林黛玉的奇眉妙目
作者:子凡shine
作为曹公笔下的女一号林黛玉,其外貌描写可谓精雕细琢。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行本《红楼梦》,校勘注据列藏本改。)
在《红楼梦》各种版本中,此段话均有异同,且有残缺之处,使黛玉的容貌刻画更生出一种神秘的色彩,丰富了读者想象的空间;也为《红楼梦》版本的研究者提供了思路。笔者才疏学浅,仅就其文字的相似度分为几组,罗列如下:
程甲本:两湾似慼非慼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有人从美学以及语言学角度,对林黛玉的眉目描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例如发表在《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12期的晏乾坤的文章《论林黛玉的眉目》,认为:"一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才更符合曹雪芹的本意。这样的描写不但能存形于外,而且能入乎其内,更能出乎其外,把人物外形的自然性和社会性高度统一,达到了"以眉目尽传其精神"的目的。
也有学者从版本学的角度对此进行阐述:
例如郑庆山先生的《〈红楼梦〉的版本及其他》(《江海纵横》 2000年04期),认为林黛玉的眉目描写,下半句尚未成文,虚以待补,仍处于稿本状态。“甲戌本林黛玉的眉目描写尚未成文,其下半句以朱笔空围。虚以待补的还有若干回的标题诗,回目前仅有“诗曰”之类空悬。这说明甲戌本仍然处于稿本状态。此稿本既然是再评本,那么它的底本自然是初评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眉目描写的异文是为了说明“甲戌本的原本为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脂砚斋抄阅再评之自藏本”这个观点的。
刘世德先生的《眉盦藏本试论——新发现的《红楼梦》残抄本研究》(2007年第一辑《红楼梦学刊》)。认为:关于林黛玉眉目描写的九种异文可以分为六组。第一组为舒本,第二组为庚辰本,第三组为蒙本、戚本、杨本,第四组为林本,第五组为甲戌本、梦本,第六组为己卯本、彼本。在细加推敲之后,我认为,按照作者修改和润饰的顺序来说,应是第一组最早,第六组最晚。……这样看来,这九种异文先后出现的顺序是这样的:舒→辰→蒙、戚、杨→甲戌→梦→林→己卯→彼。
在郑遂夫先生校订的甲戌本上关于此条的注释写到:在本书前四版中,曾将“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视为一种几可乱真的过录者补文。从2006年新发现之卞藏本获知,该本异文竟与列藏本可以互为佐证,复细按其版本渊源,实与列藏、庚辰同为一脉。始知此列藏本优异文字,极有可能是庚辰定本原文之再现。
最为棘手的是甲戌本上已被涂抹的字迹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作者涂抹待改,还是誊录者擅自涂抹欲改,并无定论。朱色方框为何人所加亦成问题。甲戌本,戚序本,蒙古王府本均有批注:齐眉妙眉,奇想妙想。奇目妙目,奇想妙想。如果面对的残缺的描写或者仅仅“一双俊目”何来奇妙之叹?列藏本的描写几乎公认为最优,然而却出现了与其惊似的卞藏本。相比之下,庚辰本的“两湾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倒显得更实在。程本“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文字也未必不优。
在《红楼梦》异文比对中,一直存在两种方法,其一从文字表现力,艺术感染力分析优劣,优者归曹公,劣者归过录者。然而是不是最优异的文字就一定是曹公的原意?最优秀的文字和最能体现作者原意的文字之间是否能够划等号?版本校勘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是让《红楼梦》更加完美化?还是更忠实于曹公的底本?
其二从墨色,纸张,书写等等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结合艺术性分析得出相关版本源流的看法,而且诸家不一。问题是我们是否比对了所有的异文?《红楼梦》从有据可查的诞生年代至今二百六十年了,其间有多少钞本是我们无法知道的,而且就目前发现的十二种钞本,其中一些钞本的真伪之辨仍在进行中。任何一种理论没有确凿的证据,以思维判断进行连接。当我们的基础是一个假设,上面的楼厦不管设计得如何恢弘壮丽,都无法成就真实。
我仅仅是查阅了林黛玉的奇眉妙目,就已经说了这么多废话了。大约《红楼梦》真的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奇书妙书。阅红人也如那批者一样只有称奇道妙了。
爱读书,更爱生活,子凡小筑与你同行!欢迎关注订阅号子凡小筑(zifanxiaozhushenghuo)发现不一样的精彩,尤其是喜欢《红楼梦》,热爱传统文化,关注历史的朋友,这里不会让你失望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