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斯大林格勒会战50周年,德国拍摄了电影《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也叫决战斯大林格勒),由几个普通官兵的经历,讲述了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那段往事。
这就是德国版《斯大林格勒》,是一部冷静的反思性影片。
斯大林格勒战役在我的印象中是不陌生的,因为教过世界历史,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欧洲战场重要的转折点,是双方阵营投入兵力超过数百万人的大厮杀,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役之首。
我曾猜测,不管如何拍这部电影,至少得场面宏大,即使不浓墨重彩地表现领导人的英明神武,至少也得表现斯大林格勒军民的英勇顽强,要体现战争的“正义性”,假若是苏联电影,更得强调苏联人民反抗侵略保卫国家的英勇和牺牲。
怀着这样的想法,我看了这部电影,看不到一半,我怀疑选错了电影——里边的战斗戏很少,完全抛弃了宏大叙事,只有巷战和坦克战两场,而且也谈不上有多么宏大的场面,一群仅仅是因为偶然原因来到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的普通士兵,成为影片的主角。
直到看完整部电影,我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部从德军的视角看待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品,一部反映战争中个人命运的影片——同时,也是一部含金量很高的反思片。
影片的开头是从美丽惬意的场景开始的:蔚蓝的海水,辉煌的城堡,打牌抽烟看书的士兵,甚至还有游泳的美女护士。这是德国第633突击工兵在非洲战场取得胜利后,在意大利的海滨城市度假休整——整个画面阳光和煦,其乐融融,跟影片结局冻死在斯大林格勒的情境相比,给人非常强烈的反差感。
上前线的命令是突如其来的——为了最终占领斯大林格勒全城,德军调走了这个精锐的工兵营——首先紧急集合,然后颁发勋章。
再之后,他们“被装上”军列,驶向2000公里外的斯大林格勒。
骄傲的德军,就这样从温暖的意大利来到了东部战线,一下子就从天堂进入了地域。
在此,电影加快了节奏,电影的色调在肃穆的主题性音乐、行军的脚步声、伤兵的惨状和士兵游离的视线中,转瞬变得阴暗。
巷战是第一场大规模战争,工兵营切身感受到死亡的阴云和深陷的泥潭。
残酷的城市巷战,使该营损兵折将——刚进入斯大林格勒,第633突击工兵营400人就迅速减员到62人。
剩下的62个人,在残破的楼房中跟对方的苏联军队僵持,从此处已经可以感受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缩影。
战友受到重伤,伤病太多,却得不到及时治疗,以至队员不断死去,而他们因为持枪威胁医生,被剥夺军职,被发配到没有补给的地方去扫地雷。
这种瞎指挥的组织能力和视人命为草芥的官僚作风,即使今天的某些地方仍然看得到——即使跳出二战来看,对现代人也很有启发意义。
电影没有主角,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汉斯中尉,几次对德军上层的阻抗,都证明在当时他是一个有人性的敢言青年。
没有补给是非常可怕的。剩余官兵为了争取获得少量补给而自愿参加了最前线的反坦克任务。战斗时间不长,但异常惨烈。我感觉,使士兵战斗意志丧失的关键事件就是这场步兵阻击坦克的战斗:面对俄军的T34坦克和伴随步兵,德军依托简陋的雪地工事抵抗,在这之后,一个营终于所剩无几了。
枪林弹雨的大战只存在电影前半个小时,但仍然没有出现观众期待已久的决战高潮戏——由于德军是主角,看战争场面时,我还老希望德军胜利。
电影是一个不断崩塌、下滑、直至毁灭的下坡型结构——反坦克战后,工兵营只剩下不到10个战友了。
风雪中一群饥寒交迫的战士拉着那门炮回去,(要知道他们当时以为打完就能突围撤退的,但仍然没有放弃他们的武器。)不愧是真正的战士!
战争题材里的苍茫雪地——艺术水准不错,雪地里的这个构图很漂亮。
俄军的攻势被遏止了,但这场战斗之后,再也没有像样的战斗——几个战士本来以为打完这仗换防后就准备突围了。回到驻地才知道他们的总司令拒绝突围,心理落差下,德兵的情绪直接就爆发了。
史实里这里应该就是12月16-19日的冬季风暴,由于保卢斯不敢突围,致使全军覆没。
他们还被迫执行泯灭良心的上级命令:参加了对苏联人的屠杀。
就这样,一支从非洲回国时建制完整,军容整齐,士气高昂的精锐部队,被当成炮灰瞎投放,难于补给,又难以补充,到此时已经成为了丢盔弃甲,衣衫褴褛,奄奄一息的几个人了——全堆在小城里,最后困在里面,饿死冻死的比战死的都多。
可见,上层的决策是多么重要——要固守就早点下决心,要突围撤退也早点决定。不能犹犹豫豫。最后封了城,想跑也跑不掉,就是想守也没有物资。
斯大林格勒的冬天温度零下30-40度!寒冷的冬天,没有任何衣物食物,甚至武器都被冻住,合格的士兵又该坚持到那一步呢?
在严酷环境下,求生的本能使士兵变成了逃兵、战士变成了懦夫。
仅存的几个残兵败将也军心涣散分成两派,一伙人坚守原地,另一伙人选择了逃亡。但无论选择留守还是逃生,都饱受寒冷饥饿的煎熬,结果还是没有一个人能逃脱死神的召唤。整个片子似乎就是这些军人崩溃、求生的过程。
一切的挣扎都是徒劳,选择逃走的人没能赶上离开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架飞机。
在士兵们最饥饿的时候,德国空运机送来了食物,同时还包含大量的勋章和奖状,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讽刺——片中多次提到铁十字勋章,但士兵们对空投下的这个玩意儿不屑一顾,只顾带走食物。这和影片开始时,颁发铁十字勋章时庄严肃穆的仪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荣誉感也是人为的产物,在这个时候,象征荣誉和骄傲的十字勋章,抵不过一片干硬的面包。
斯大林格勒的冬天温度零下30-40度那寒冷的冬天,没有任何衣物食物,甚至武器都被冻住,再合格的士兵又该坚持到那一步呢?
即便是遵守纪律著称的德国士兵,也会在最后爆发,杀死那个没有人性的军官。
真实的战斗就是这样的吧——最后都歇斯底里了。
射杀了虐待他们的军官,士兵们发现了本应属于他们的供给,却被高官们自己屯着不发的仓库。
这是个适宜躲藏起来的温暖的地方,可以享受美食,还能听着高雅的音乐……
这里确实有吃有喝,但最终面对的还是被包围的结局,仍然没有活下去的希望。况且,伙伴们都死了,希望,也死了。
战争让他们失去了一切,不仅仅是生命。所以仅剩的两名士兵,近乎心理崩溃地选择了投降求生,放弃在这个物资充足的地方等到开春。但当解救出来带路的俄国军妓被苏联红军枪杀,也一并摧毁了两名士兵最后存活的希望。
万事皆去。再无声息,中尉和他的战友欲投降而不得,在无边的雪地中耗尽了最后的力气后,相拥倒下。数小时后,烟尘般的积雪渐渐掩盖了他们的尸体。
电影结尾的镜头,在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绝望中落幕。两个在冰天雪地里冻死的德国士兵,配着哀伤的背景音乐,这个画面揪人心肠。
童年时代就亲身经历过二战的导演约瑟夫·维尔斯麦尔的反思无疑是深刻的,他理性乃至冷酷到在影片中一点希望都不留。所有的士兵都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
几千万的士兵,其实也是如你我他一样的普通人,被碾碎不留一点痕迹,它让观看的人真正认识到战争是个什么样的魔鬼绞肉机,把一切的道德和良知,一切的美好和丑陋,一切的肉体和思想,统统吞噬。要还原战争电影的真实,也只有德国人真正接近做到了。
据说,从1949、1974到1989、2013,从苏联到俄罗斯,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战争剧情片被多次搬上大银幕——历史无疑由胜利者书写,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他们用鲜血铸就的胜利,用苏联视角来描摹展现虽悲壮却顺势而为。然而,这些版本的口碑却都抵不过1993年德国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由战败国反其道而行之,书写德军视野下的斯大林格勒,由几个德国士兵的故事代替“全景式”地展现这场会战,在作为旁观者的世界观众眼中,别具一番反思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