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通过车牌识别吗(一文看懂ETC和电子车牌区别)(1)

ETC最初应用场景为高速缴费

划重点一项民生技术能否普及,新知Vlog认为至少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成熟度和迭代空间

2应用成本

3政策配套程度

4用户基础

小科普ETC和电子车牌

ETC是以近场通信、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为主导,实现车辆不停车自动收费的智能交通子系统。不停车、无人操作和无现金交易是ETC的三个主要特点。由交通运输部主导。电子车牌,简称ERI,将车牌号码等信息存储在FRID标签中,能够自动、非接触、不停车地完成车辆的识别和监控,用于全国车辆真实身份识别,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主导。


用户基础

1.92亿,这是18号交通运输部给出的全国ETC最新的安装量。而2019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2.5亿辆,安装率已经达到76.8%,距离确保年底前80%的安装率只差一丢丢。

从时间上看,如果从1996年,广东推广ETC开始算起,ETC在国内已经有了20多年的应用历史;

相比之下,电子车牌则要年轻的多,2016年1月无锡成为全国首个启用汽车电子标志进行智能交通管理的示范应用城市。到现在近3年的时间,目前仍实在北京、江苏等省市进行小范围试点。

政策配套程度

《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8项工作举措,积极推动ETC安装使用,为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创造条件。

2017年2月,国务院《“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示范推广车路协调技术,推广应用智能车载设备,推进全自动驾驶车辆研发,研究使用汽车电子标志”。同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机动车电子标志六项国家推荐性标准,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应用成本

ETC系统的车载终端最初在300元,目前成本在100元左右,路面识读设备在10万/台。

电子车牌的车载终端60元左右(含产品成本、安装服务),路面识读设备在5万/台。

技术成熟度

新知Vlog了解到,ETC和电子车牌两项技术均有国标,但在性能及技术扩展性上存在较大差异。

1、应用场景不同,ETC主要实现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取费用;电子车牌主要用于车辆身份识别和管理,即可用于交管车辆管理、城市内交通管理、环保限行、道路规划支撑、涉车小额支付类的商业应用等等,也可以用于城际交通的高速不停车通行。

2、技术ETC属于有源系统,需要终端自带电池提供电力支持,寿命5年左右;电子车牌系统属于无源系统,不需要额外电力,借助基站的电磁能量工作,寿命可伴随车辆终身。

3、系统安全等级不同,ETC采用加密算法是DES算法,不是纯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商密算法;电子车牌系统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秘SM7算法。

4、系统采集识读车辆速度不同,ETC系统空中交易一次200ms左右,故车辆速度低于60km/h时才可完成采集;电子车牌系统的空中识读一次20ms左右,实际测试,车辆在240公里的时速时,路面识读设备都能准确读取到电子车牌的数据。


etc通过车牌识别吗(一文看懂ETC和电子车牌区别)(2)

车联网是未来

未来,迭代空间

先说一个热词:车联网,这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管理及打造智慧交通体系的主要技术路线。

在通讯上,ETC采用的是短波通信(DSRC);电子车牌采用的是无源射频识别(RFID)。目前V2X(V2P、V2I、V2V)技术主要是LTE-V2X。

位于 5.9GHz 频带的一段 75MHz 的带宽被划为 DSRC 专属的交通安全频谱。这与一些常见的其它通信协议有所不同。例如,Wi-Fi、蓝牙和 Zigbee 就是共享开放的 2.4Ghz 频带。DSRC 的目标通信范围在 1 千米之内。相对于蜂窝通信和卫星通信来说,其通信距离较短。

相较于 DSRC,LTE-V2X 拥有更大的带宽,因而能更好地支持非安全性应用,但是LTE-V2X 的通信延时较大,阻碍了它在安全性相关的场景中的应用。DSRC 在碰撞预警等安全性相关的场景中的表现,优于 LTE-V。

应用,会是二者未来的主要发展路线。在场景上,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停车门禁到汽车后市场金融消费服务体系……

基于上诉分析,“ETC ”和“电子车牌 ”在一段时期内会共生共存,互相补充完成涉车应用。

那么,从技术上来看,你支持ETC还是电子车牌?


你支持ETC,还是电子车牌 单选

0人 0%

ETC

0人 0%

电子车牌

0人 0%

二者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