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剧中的一幕说起,黄埔三期六班的学员去瞿恩家,名义上去学习,实际上是去蹭瞿妈妈的饭,那个时候多好呀!一群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欢声笑语,年轻的学子真诚地和恩师瞿恩探讨着劳苦大众与中国的前途命运!这里不得不着重提一下范希亮,就湖南的农民运动,瞿恩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他传道解惑,瞿恩的心中一直秉承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这是他人格魅力中光辉的一点!然而这美好的一幕因为政治变成了枪炮对话,此中辛酸,观众看了都不胜唏嘘,更何况那么追求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瞿恩!

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瞿恩的原型(细品人间正道是沧桑)(1)

瞿恩说过,在这个世界上,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则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纵然是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终其一生,他坚定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坚信2000年前自己的祖先就是奴隶,2000年后所有的民众不能够再做奴隶,未来的中国必然是属于劳苦大众的中国。瞿恩是一个完美的没有任何缺陷的人,纵然他的对手对他的人格和他一生的坚持也钦佩的五体投地!因为,杨立仁对被捕后的瞿恩使尽了各种手段,用高官厚禄来诱惑他,拿费明的照片来打动他,甚至拿瞿杨两家多年的交情来说服他,可瞿恩……

瞿恩临死之前要求学生范希亮亲手枪决自己,一日为师,终身之恩,师命难违,范希亮履行了一个职业军人的素质,执行了命令,然而,作为学生,黄埔军校的所有国民党学生集体为老师送行!

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瞿恩的原型(细品人间正道是沧桑)(2)

瞿恩面对行刑的学生没有任何怨恨,他说了这段话:“其实死是一个人的事,谁也帮不了你,对不对?在这个地球上有个中国,中国有个广州,广州就有一个黄埔军校,黄埔军校里有一个政治部,政治部里曾经有一名教官叫瞿恩。我至今认为我在那里度过的那两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我那个时候年轻,军校也年轻,国共两党都很年轻,虽说有些磕磕碰碰,但是比较今天的血雨腥风,依然是美好的,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答案其实非常明白,那就是你们的蒋总裁,他一屁股坐到了帝国主义一边,坐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边,反共反人民,实行斩尽杀绝的白色恐怖。可惜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任何想要阻止历史前进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杀戮吓不倒中国共产党人,因为我们代表了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我相信未来的中国是属于劳苦大众的中国。”然后,枪声响起,瞿恩倒下了,但是——瞿恩的精神永存于每个中国人心中!

仔细想来,与其说瞿恩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理想主义者,倒不如说瞿恩更像是共产党在建党初期一批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共产党人的集合体。他牺牲了,还会有千千万万的瞿恩站起来,同时,也正是因为瞿恩精神的永存,黄埔三期六班的青年们之间的那份同学情就一直还在,这使得这些年轻人们即便分属不同的政党,但在他们一生的戎马生涯中依然能够超脱政治的束缚,保有一份赤子之心!

瞿恩在剧中活着的每一秒都在闪烁着他的光芒,即便牺牲了,也仍有他牺牲的巨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