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复产推进会(企业复工复产忙)(1)


  在抓牢抓实疫情防控的同时,经开区提前谋划、提前准备、提前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受疫情影响而面临的吃、住、行等难题,在已经摸排的企业中,有超过1/3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不同形式实现复工复产,为完成年度经济指标打下了基础。

赛升药业 大年初二复产疫情防控药品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2月1日,区内企业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升药业”)门前,一箱箱抗击病毒药品堆积成“小山”,一辆接一辆运输车装满药品,直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发地区。

  赛升药业研发生产的注射用胸腺肽及薄芝糖肽注射液,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力,有效抗击病毒。作为国内首家生产100mg规格注射用胸腺肽药品企业,赛升药业早在2003年SARS期间就被定为非典治疗用药定点生产厂家,曾为抗击非典作出了突出贡献。此次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赛升药业再一次投入到抗击疫情战役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赛升药业时刻紧密关注疫情动态,春节放假前已做好相关药品生产和检验工作,保证库存,以便随时应对放假期间用药需求。随着疫情逐渐加剧,对免疫调节类药物的需求日趋紧张,赛升药业紧急召回员工,大年初二即开始复工,员工们积极自愿报名,主动放弃与家人的团聚,第一时间返回公司,投入生产、检验工作中,各部门克服人手不足、交通不便、物流不通等困难,加班加点生产疫情防控药品。

  截至目前,赛升药业生产并捐赠注射用胸腺肽及薄芝糖肽注射液等两种免疫调节类药物价值逾200万元。为保证精准快速支援,赛升药业积极与湖北省内各医院进行沟通,将捐助药品直接配送至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汉口医院、中部战区总医院等50余家医院,可以保证受捐医院一定时间内医患用药需求。

华兴长泰 为10余家医院“赶制”智能药房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机器运转、人员穿梭、产品逐渐成形……2月3日,经开区企业华兴长泰物联网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兴长泰”)生产车间恢复生产,生产药品耗材智慧管理系统,向医院发热门诊和病房供应,助力医院疫情防控。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重视,各大医院建起发热病房。然而,医护人员频繁往返病房与药房这种传统的取药方式不适用发热病房,容易增加病毒传播及感染的几率。华兴长泰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的药品耗材智慧管理系统可发挥作用,通过在病房设置智能药品柜,不仅方便医护人员在病房内取用药品,隔几天填补一次药品也减少医护人员跑动。

  春节前夕,华兴长泰药品耗材智慧管理系统应用到北大医院发热病房,起到了疫情防控的作用。春节期间,中关村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安贞医院、301医院等10余家医院向华兴长泰发来了采购订单。为了让耗材智慧管理系统能尽快应用到更多医院中,春节假期结束后,华兴长泰立即恢复生产。

  “恢复生产,员工的疫情防护是放在第一位的。”华兴长泰相关负责人说,对于返京员工,先登记隔离,确认无误再要求返岗。而在企业入口处,设置测体温登记台,进入企业先测体温登记再放行。生产厂房内部,也高频次喷洒酒精进行消毒。

悦康药业 消炎类药品产量增2-3倍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天宇)一排排整齐的药品在产线上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这是记者1月31日下午在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洁净生产车间看到的一幕。“目前这些药瓶中的药品只是液态,还要经过36个小时的冻干流程,才能成为市面上常见的注射用药品粉末。”悦康药业厂长张将告诉记者。

  “为了支援抗疫一线,昨天我们提前开工,紧急抽调人员、协调原材料供应,主要生产抗病毒消炎类药品,预计该类药品产量将增加2-3倍。”张将说。据估计,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注射用炎琥宁每日产量就可达36万支。

  “而除了注射用炎琥宁,目前我们厂的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胸腺五肽、注射用更昔洛韦、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等产量均大幅增加。”车间主任楚罗克告诉记者,“自疫情发生以来,抗病毒消炎类药品订单激增,公司也是要求我们克服困难,保障生产。”

  “目前,我们车间实行两班倒,人可以休息,但是机器不能停,我们都知道这些药都是救命的药。”已经连续16个小时没有休息的楚罗克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在保证数量的同时,还将一如既往地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每一瓶药安全有效。

  据了解,1月31日上午,悦康药业还通过多方联系调配,紧急筹措了一批抗病毒消炎类药品先期运往了湖北。“这个也是我们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在得知由于疫情影响急需相关药品后,就立即采取了相关措施,全力保障相关急需药品的生产。”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伟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悦康药业集团还将按照实际需求的情况,进一步加大相关药品的产量。

  企业担当背后是政府的全力支撑与保障。经开区相关部门为了帮助企业将药品尽快运输出去,协调交通委打通了防疫药品运输绿色通道。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若区内企业生产中需运送疫情防控相关物资进京,也可协调市交通委予以解决。

万东鼎立 应急生产战疫“床边机”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天宇)2月1日下午2点半,刚刚结束15个小时连续工作的北京万东鼎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东鼎立”)生产经理武强一脸疲惫地走出厂房,记者观察到他的眼睛里布满了红色的血丝。“今天我们已经发往湖北咸宁医院2台‘床边机’,工厂预计今天还有3台下线。”武强说。

  武强口中的“床边机”全称是移动式X射线机,它把传统的X光机和现代的网络通信技术有机结合,可以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需要灵活移动,能准确高效地反映肺部的病变情况。随着疫情发展,医院的“床边机”需求量急剧增加。公司市场经理姜华告诉记者:“我们是1月23日拿到的首个订单,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了22个订单。”

  疫情初发,万东鼎立的管理层就通过新闻报道,并结合多次参与疫情防控及救灾等经验,预测市场需求量可能会有所增加。1月22日,公司组织各部门经理及相关人员开会,梳理产品库存、进度、物料和人员状况。“与此同时,我们还及时与各相关供方联系,告知可能春节期间要应急生产,要求予以协助、做好预案。”公司总经理童净告诉记者。

  经过紧张的工作,原本需要至少7天才能完成的设备组装,万东鼎立的首批“床边机”仅用了2天多就完工发运了。目前,公司已经开始第3批生产调试。

  下午3点20分,万东鼎立第二批设备终于完成调试,准备打包起运。“由于物流放假,木箱包装材料无法抵京,所以我们就采用了紧急包装。”姜华说。记者注意到,每台“床边机”姜华都亲自上手,先用塑料泡沫包住机头,然后用胶带缠好。他还不停地嘱咐:“要多包几层,一定要保证机子完好无损地到达。”

  据了解,万东鼎立移动式X线机曾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物资,在非典、禽流感、非洲埃博拉疫情防控,以及四川、青海地震等灾害救援时期,公司设备和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公司还有多项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