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经典诗词(名家钟振振宋吴文英梦窗词新解)(1)

钟振振经典诗词(名家钟振振宋吴文英梦窗词新解)(2)

作者简介钟振振,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经典诗词(名家钟振振宋吴文英梦窗词新解)(3)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消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关于“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卷下曰:“均写守岁,用‘有人’领下,‘添烛’无眠盖指那人,语笑喧哗盖指他人,包括中又有分疏,极浑成细腻。”

按:“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三句,共属一韵,当一气读下,中间不容隔断。也就是说,主语“有人”,直贯到“莺语”二字为止,自当统一作“他人”解,而不好说半指“那人”,半指“他人”。

这首词的章法,上片的后三句,是实写“他人”守岁欢度除夕、新年;下片的前三句“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才由“他人”引出“那人”,追忆过去自己与“那人”(爱侣)守岁欢度除夕、新年的美好时光。

关于“柔香系幽素”

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卷下曰:“‘柔香’承上分柑,‘幽素’指自己忧郁的情怀。”

按:唐·李贺《伤心行》诗曰:“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题曰“伤心”,诗曰“伤幽素”,可知“幽素”是“心”的文学修辞(“幽”谓心之深隐,“素”谓心之纯洁),二者的关系,好比代数中的“等量代换”。

“幽素”这个词汇,不是李贺的首创。在他之前,韦应物《司空主簿琴席》诗已有“掩抑虽已终,忡忡在幽素”。但李贺诗无疑是“幽素”一词最明确的解释。

宋词中,“幽素”的用例也不少。如周邦彦《扫地花》(晓阴翳日)曰:“叹将愁度日,病伤幽素。”游次公《贺新郎·宫词》曰:“一自昭阳扃玉户,墙角土花无数。况多病、情伤幽素。”姜夔《越女镜心·别席毛莹》曰:“镜底同心,枕前双玉,相看转伤幽素。”汪莘《水龙吟》(当年剪彩垂髫)曰:“长揖烟尘,静朝日月,谁知幽素。”叶润《莺啼序》(离骚困吟梦醒)曰:“曲高调古。更人何在,谁比和、此幽素。”其“幽素”二字,都可以用“心”字去替换。

要之,“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是说,当年“那人”纤手为我剥柑橘,那份温柔芳馨,长系在心,不能忘怀。

钟振振经典诗词(名家钟振振宋吴文英梦窗词新解)(4)

关于“旧尊俎”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二曰:“‘旧’者,姬(词人之姬妾)在时所用物。”

按:这里的“旧”,表达的是“昔日”“过去”的意思。

“尊”的本义是酒器,今酒杯之属。“俎”的本义是盛肉食的器具。二者的本义都是“物”。但连用为“尊俎”,就不专指“物”了。在很多语境中,它指的是“事”——“宴会”。仅以宋词为例,如张舜民《朝中措·清遐台饯别》曰:“三湘迁客思悠哉。尊俎定常开。云雨未消歌伴,山川忍对离杯。”毛滂《踏莎行·追往事》曰:“尊俎全稀,风情终较。安仁老也谁知道。”朱敦儒《醉思仙·淮阴与杨道孚》曰:“人世欢易失,尊俎且更从容。”杨无咎《水调歌头·次向芗林韵》曰:“长记芗林堂上,静对小山丛桂,尊俎许从游。”赵彦端《江城子·上张帅》曰:“尊俎风流,谈笑酒徐倾。”沈端节《念奴娇》(重阳恁好)曰:“千里江山供胜践,尊俎延登儒雅。”丘崈《满江红·渚宫怀古即事用二干韵》曰:“著诗书元帅,笑谈尊俎。”吴文英词别首《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亦曰:“强醉梅边,招得花奴来尊俎。”皆可参看。

要之,此词所谓“旧尊俎”,犹言昔日之宴饮。是“事”,不是“物”,故不得指为“姬在时所用物”。

关于“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二曰:“越中鉴湖,以人行‘镜中’得名。去而不返故曰‘迷’。”

按:这两句词,只是说自己客居在外,身不得归家。但说得非常艺术,非常凄婉。身不得归,梦魂总可以归吧?然而就连梦中也迷了路回不了家,其情之苦更不待言。

宋人诗词文中,写梦中迷路不得归家者,在吴文英之前,有王令《秋日寄满子权》诗曰:“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张元幹《辛酉别杨聪父》诗曰:“家山彼此归心速,歧路东西客梦迷。”

又《临江仙·荼蘼有感》词曰:“长记枕痕销醉色,日高犹倦妆梳。一枝春瘦想如初。梦迷芳草路,望断素鳞书。”在吴文英之后,有黄仲元《昭武危西仲寄傲轩记》曰:“不尔畏途驰狂,归路梦迷,子身客寄乎东西,何时傲笑乎山溪。”皆可参看。

钟振振经典诗词(名家钟振振宋吴文英梦窗词新解)(5)

关于“可怜千点吴霜”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二曰:“‘吴霜’,言发白;曰‘吴’者,时在吴也。”‘寒消不尽’,以‘立春’尚在除夕也。”

按:“千点吴霜”,语出唐·李贺《还自会稽歌》:“吴霜点归鬓。”

宋词中用此语典者特多,如晏几道《泛清波摘遍》(催花雨小)曰:“归思正如乱云,短梦未成芳草。空把吴霜鬓华,自悲清晓。”晁补之《蓦山溪·和王定国朝散忆广陵》曰:“吴霜点鬓,流落共天涯,竹西路。”周邦彦《玲珑四犯》(秾李夭桃)曰:“憔悴鬓点吴霜,念想梦魂飞乱。”刘一止《水调歌头·和李泰发尚书泊舟严陵》曰:“愁绝未归客,衰鬓点吴霜。”王灼《渔家傲·次韵赠戴时行》曰:“吴霜点鬓教谁扫。”李弥逊《菩萨蛮·富季申见约观月以病不能往夜分独卧横山阁作此寄之》曰:“金茎秋未老。两鬓吴霜早。”张元幹《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曰:“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吴文英词别首《丁香结·秋日海棠》亦曰:“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又《贺新郎·湖上有所赠》曰:“不是秦楼无缘分,点吴霜、羞带簪花帽。”又《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曰:“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皆是其例。详其主旨,不过是表示“鬓发花白”而已,并没有强调人在“吴”地的意思。吴文英此词也不例外,故不能证实他“时在吴也”。

关于“寒消不尽”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二曰:“‘寒消不尽’,以‘立春’尚在除夕也。”

按:这里的“寒消不尽”,紧跟上文“千点吴霜”四字而来,主要是说鬓白难黑,与“立春尚在除夕”没有太大的关系。

钟振振经典诗词(名家钟振振宋吴文英梦窗词新解)(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