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长安、荔枝,让我们很容易想起一首唐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长安的荔枝电视剧上映时间?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长安的荔枝电视剧上映时间(长安的荔枝)

长安的荔枝电视剧上映时间

《长安的荔枝》

长安、荔枝,让我们很容易想起一首唐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让人从几千里外快马加鞭运送鲜荔枝来取悦杨贵妃,这个故事,我们都听说过。

但是仔细一想,你会发现我们听到的那个版本当中,少了太多细节。那些荔枝是如何运到长安的?你要知道,荔枝这个东西挺娇气的,古人说它被摘下来之后,“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要真是三天时间就吃不得了,那这些荔枝是从哪里运来的呢?再有,历史书上讲这个故事,往往都是批评唐玄宗劳民伤财。既然是劳民伤财,那么这肯定是个大工程,这个大工程又是如何实施的呢?

你看,一个我们以为很熟悉的故事,其实背后有很多细节对我们来说是空白的。今天我要给你解读的《长安的荔枝》,它的作者马伯庸,就尝试用史料和想象力去还原那段历史。

马伯庸的历史小说,有一个鲜明的特色,他采用的是一种“三明治式”的创作方式:故事的大走向符合真实历史,故事中的小细节尽量还原当时的情况,在这两层真实中间,用一些虚构的人物和小桥段来推动故事发展,让情节扣人心弦。

这本《长安的荔枝》也是一样。马伯庸在写作前参考了很多古今历史学家的研究,尝试用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还原这个千里送荔枝的大工程。这本书在2022年一经出版,就备受好评,在京东、当当热销,并且成为微信读书2022年的年度小说 。

接下来,我会分成两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来了解小说讲了怎样的故事。在第二部分,我们来聊聊小说背后的真实历史。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听故事。

故事发生在大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被后世称为“唐玄宗”“唐明皇”的李隆基。不过,故事的主角不是唐玄宗和杨贵妃,而是长安城里的一个小官,他叫李善德。

李善德是上林署的一名普通官吏。上林署的日常工作,是给朝廷供应各种果品蔬菜。李善德精通算学,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个很有水平的财务人员。不过,当时的朝廷选人看重的是诗文,所以李善德一直得不到升迁,五十多岁了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九品芝麻官”。

但是这一天李善德来上班的时候,发现同事们对他格外热情。上林署的一把手还摆下丰盛的酒宴,专门请李善德吃饭喝酒。一把手对喝得有点晕乎乎的李善德说,有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他:当今圣上亲自下令,要设置一个“荔枝使”的职位,替皇家采办荔枝煎。所谓“荔枝煎”就是一种用荔枝做的果脯。一把手告诉李善德,荔枝使的位置就交给他来干了。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因为是皇帝亲自下令,所以显得格外重要。李善德非常高兴,感觉自己就要一步登天了。他晕晕乎乎地就把这个任务领了下来。

让李善德没想到的是,等到酒醒之后,他细看皇帝发下的文书,差点被吓死。皇帝要他采购的,不是“荔枝煎”,而是“荔枝鲜”,也就是新鲜荔枝。

从荔枝的产地岭南,到首都长安,不下五千里路,那个年头既没有空运,也没有冰柜,新鲜荔枝从树上摘下来,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就算是传说中日行千里的宝马良驹,也来不及把鲜荔枝送到长安城。这根本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善德这时才明白,同事们的热情,一把手的重视,全是假的,自己是被算计了。这个“荔枝使”根本不是肥差,而是一道催命符。上林署的人避之不及,所以串通好,骗他李善德当这个替死鬼。

皇帝的命令是要在六月初一,也就是杨贵妃的生日当天吃到鲜荔枝,而此时已经是二月。李善德现在就是一个提前被判了死刑的人。四个月后,李善德的小命就保不住了。

李善德绝望了,他现在能想到的,只能是抓紧最后的时间,用手里的权力捞一笔钱,好歹给妻儿留点遗产。但是一位朋友劝住了李善德,那位朋友给他讲了个故事,自己认识一位老兵,每次战斗,这位老兵都是凭着不退缩的勇气,方能百战余生,安然无恙。那位朋友原本蹉跎半生,四十岁仍没有通过科举,感觉自己此生已经无望。但是受到老兵鼓舞,他从此发奋创作诗文,凭借三篇赋,终于获得唐玄宗的赏识。他劝李善德,既然退无可退,不如也拼死一搏,搏出一线生机。

李善德的那位朋友,也是个你很熟悉的历史人物,他叫杜甫。

百战余生的老兵、中年发奋的诗人,还有此时的李善德,事虽不同,心境与情理却可以相同。李善德被杜甫鼓舞,决定拼出一线生机。

李善德先是在地图上做了一番研究。当时从长安一共延伸出六条主道,相当于那个年代的国道。国道上每隔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唐代当时传递公文的速度,最慢是日行七十里,最快是日行五百里,还有一种传说中的八百里加急,二十年间只用过一回。李善德要去的岭南,距离长安一共是五千四百四十七里,就算是八百里加急,时间也未必来得及。

地图上找不到解决办法,李善德决定亲自去一趟岭南,到当地看一看。

别看李善德在长安城是个被同僚当做替死鬼的九品芝麻官,但是到了岭南,顶着皇帝亲封荔枝使的名头,李善德不说是一言九鼎,也是颇有一些权威的。当地的节度使亲自给他开介绍信,让他在整个岭南畅行无阻。当地富商主动找上门来,帮李善德解决经费问题,只求把路线跑通之后,自己来承办这项业务。有了钱有了权的李善德,决定搞一场宏大的实验。每个人都说,新鲜荔枝太容易变质,不可能运到长安。但是细致想来,这中间有很多变量:什么品种的荔枝更耐储存?哪一种马更适合运输?最重要的,从岭南从长安可以走四条路线,有旱路有水路,哪一种路线能够最快到达长安?

太多变量衍生出太多种可能,李善德觉得从这些可能中找出一线生机。就算每一种可能最后都被否定,用李善德自己的话来说,就算失败,他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四路人马携带的荔枝,都在第四天晚或第五天一早味变,可见这是荔枝保鲜的极限了。最远的一路,用四天的时间,跑了足足一千七百里。而这段时间,最出色的队伍也只完成了不到一半的路程,差距之大,令人绝望。

绝望中的李善德天天在荔枝树旁溜达,他认识了荔枝园的主人,一位天真无邪的少数民族少女阿僮。天天和荔枝树打交道的阿僮,给李善德讲了不少关于荔枝的知识。

李善德常常自言自语,到底怎么才能让荔枝不变味,阿僮总是跟他说,你别摘下来啊。一开始李善德以为这是阿僮在嘲笑他,但是跟着当地人一起摘了几天荔枝之后,李善德发现,阿僮说的还真可能是个思路。当地人有句话叫“荔枝不离枝”,摘荔枝不是摘果子,而是直接把枝条切下来,这样可以延长荔枝存储的时间。

李善德的方法更加激进,他决定不切枝条,而是直接切树干,荔枝树支干切下去,截下约莫三尺长的分杈。尾端斜切,露出一半茎脉,直接扎入瓮中水土。这种方法,基本上相当于直接运荔枝树,让半生不熟的荔枝在路上成熟,这就能延长一段保鲜时间。不仅如此,阿僮还教给李善德一个法子,将荔枝果提前用盐水洗过一遍,这样还能延长一段保鲜时间。李善德又想到,北边的城市都有冰窖,如果能把北方存储的冰块向南运,迎着运输荔枝的队伍走,这样在运输的后半程,就能把荔枝冰镇,这样又能抢出一点时间。

李善德又经过一番实验,所有这些方法都用上,一共可以让荔枝保存十一天。在李善德自己的实验里,十一天把荔枝运往长安,时间还是有些勉强。但是,如果能在沿途增加人力和马匹,加快运输的速度,那这十一天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李善德终于给自己找到了生机,但是,想要实现心中的计划,李善德自己的能量还是不够用。他必须回一趟长安,找到一位能量比他大得多的人物,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

就在李善德启程之前,另一件事情让他慌张不已,当地的节度使竟然派人追杀李善德。李善德死活想不明白,自己干点运输水果的事情,怎么还会引来别人的追杀呢?到了长安,一位久经官场的朋友一语点醒了李善德。之所以会引来杀身之祸,是因为李善德一旦成功,就会映照出很多人的失败。皇帝会疑心,为什么一个九品小官就能办成的事情,那么多大人物却办不成呢?是不能办,不愿意给自己办?那些大人物,为了消除皇帝也许有也许没有的疑心,就不惜扼杀一个生命。

李善德发现,自己曾经的拼死一搏,是和时间赛跑。如今自己苦心经营,眼看有希望跑赢时间,可又迎来了第二场恶战。他这一次要斗的是诡谲难测的人心。

好吧,既然已经卷入大人物的争斗,唯一能自保的方式,就是将这场功劳献给最大的人物,自己隐在他的身后。

谁是当时最大的人物呢?杨贵妃的堂兄、当朝宰相、身兼四十多个职位的帝国二号人物,杨国忠。

机缘巧合之下,李善德拜见了杨国忠,把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他相信只要有杨国忠的帮助,自己就能用十一天的时间,让荔枝跋涉五千里,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杨国忠没有给李善德下任何文书,而是从腰带上解下一块银牌递给他。李善德知道,这块银牌比任何文书都管用。

他不知道的是,杨国忠还有一层深意。如果李善德把事情办砸了,他只要收回银牌,就能切割得清清楚楚。不过李善德此时没空想这些弯弯绕绕,他想的是有了杨国忠的支持,他就有了足够的力量来实施他的计划。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马上回到岭南去做布置。

回到岭南,来到阿僮的荔枝园,李善德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只见将近一半的荔枝树都惨遭毒手,粗大的干枝被锯下。阿僮愤怒地质问李善德,一棵荔枝树要长二十年,现在,为什么要毁掉他们二十年的心血?如果明年再来一次,岂不是整个荔枝园都要被毁掉?

李善德也不知道,他很清楚地记得,在向杨国忠汇报的计划里,他说的是只需要十棵荔枝树就足够了。而当地的官员告诉他,是杨国忠为了稳妥,下令至少砍三十棵运到长安。命令到了下一级,下一级为了稳妥就要砍五十棵,再下一级就要砍一百棵,到了这里,命令就变成把半个荔枝园的树都运到长安。

可是,命令出自杨国忠,李善德也改变不了,他只能在阿僮失望的注视下,启程前往长安。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李善德更加愤怒,他记得走之前杨国忠和他说,自己想了个好主意,可以不要国家出钱,也不用唐玄宗动用小金库,就能完成这个大工程。原来,杨国忠的这个好主意,就是摊派给沿路的老百姓,要么来服徭役,要么多交一笔荔枝税,下级官吏又借此机会层层摊派,最终,沿途百姓不堪重负,整村整村的人纷纷逃走。

终于到了正日子,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李善德来到长安,此时的他已经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心血,如同一个半死的人。他也不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是否真的能成功,他也和其他人一样在等待。

终于,来了,两百棵荔枝树,无数人呕心沥血,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岭南出发,最终送到长安的,只有一名骑手,两坛荔枝。

不论怎样,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完成了。杨贵妃很开心,唐玄宗也很开心,杨国忠同样开心。他准备让李善德继续当这个荔枝使,还要给他升官,先升到六品,后边还会再升。

但是,李善德不开心,他对着杨国忠爆发了。他质问杨国忠,有没有顾及荔枝园里人们的死活,有没有顾及沿途百姓的死活,有没有顾及那些骑手的死活,只为了京城贵人吃上一口鲜果,就要搭进去这么多条命吗?

可惜,李善德的爆发,其实也改变不了什么,最多引来杨国忠一时的恼羞成怒。但是,杨国忠的恼羞成怒,却能给李善德带来杀身之祸。

又一次,李善德觉得,自己死定了。

而在此时,有个神秘人给李善德带了句话,让他在规定时间去皇宫附近的一个地方。李善德去了,远远看见皇宫里边的一座楼,上边站着唐玄宗、杨贵妃、高力士。高力士冲着李善德的方向指了一下,对皇上和贵妃说了些什么,然后一个小太监出来告诉李善德,皇上赏了他一篮子水果。

李善德一头雾水,但是他那位久在官场的朋友却恍然大悟。一切终于都清楚了,源头竟然在高力士这里。高力士就是岭南人,很可能是出身岭南的高力士向杨贵妃夸赞家乡的荔枝,这才引出了后边的一堆麻烦。当初李善德一个九品芝麻官能够机缘巧合见到杨国忠,背后可能也有高力士的推动。如今,高力士把李善德叫过来,只用远远一指,再和杨贵妃说一句,楼下那人,就是把新鲜荔枝办来的小官。唐玄宗和杨贵妃就会相信,这些事情都是高力士安排的。高力士就这样不动声色地,从杨国忠那里分走了一份功劳。

李善德此时才感觉到,自己不过是大人物们争斗中的一枚棋子,自己的担惊受怕,自己的拼死一搏,其实不过是他们争得皇帝宠信的一个小插曲。

但是不管怎么样,高力士一次远远的手指,唐玄宗一次随手的赏赐,让李善德即使触怒了杨国忠,也能保住一条命。只不过,死罪能免,活罪难逃,李善德一家人被发配到岭南,好在,阿僮收留了李善德一家。

转眼一年过去,如今的李善德不再想官场的是是非非。他每天在地里挥汗如雨,要把那两百棵被挖的荔枝树一棵棵地种回去。从曾经的京官,到如今的岭南农夫,李善德反而轻松了许多。

唯一让他感到疑惑的,又是一年荔枝成熟的季节,为什么今年却没有官员再来岭南采办荔枝?按说,这种能让皇帝高兴的事情,官员们应该争先恐后才对。直到一队官兵经过,李善德才听到消息,原来,就在去年年底,安禄山起兵叛变,到如今,连长安都已经沦陷,皇帝带着杨贵妃、杨国忠逃离了长安。

后边的故事我们在历史书上都看到过,逃出长安不过百里,士兵哗变,杨国忠和杨贵妃都死在了马嵬坡。自此之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被反复写进诗中,有的诗句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的诗句则是“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不过,这些事李善德并不知道,他只是听到长安沦陷,僵立在当场。这个故事,就在大唐由盛转衰的瞬间戛然而止。

第二部分

听完了故事,我们来聊聊故事背后的历史。

前边咱们说过,马伯庸的历史小说是“三明治式”的,故事的大走向符合真实历史,故事中的小细节尽量还原当时的情况。所以在小说中,能看到很多历史的细节。比如主人公“李善德”这个名字就不是随便取的。在敦煌发现的文献中,曾经有武则天时代的“司农寺上林署令李善德”,所以马伯庸就把这位李善德拉到唐玄宗时代来串场。再比如杜甫激励李善德,如果你去看杜甫的年谱,他那段时间也确实身在长安。

再说一个故事里的一处细节。你肯定还记得在故事开头,上林署的同僚们合谋设计圈套,给李善德灌酒,让他接手“荔枝使”这个要命的职位。在小说里,李善德想明白这些以后,他的心理活动是这帮人哄他接下这枚“烫手梨子”。

不对啊,今天我们都说“烫手山芋”,为什么小说里说的是“烫手梨子”呢?这可以说是马伯庸埋的一个有关历史的小彩蛋。山芋,也就是地瓜、红薯,是在大约16世纪,也就是明代才传入中国的。所以,唐朝人李善德是看不见烫手的山芋的。但是,唐朝人有把梨烤着吃的习惯。有记载说唐肃宗,也就是唐玄宗的儿子,还专门在宫里弄个炉子,亲手给大臣烤梨吃。 所以,活在唐玄宗时代的李善德,应该是见过烫手的梨子的。

那这部小说有没有想象的部分呢?有。而且你可能想不到。马伯庸想象的部分,是荔枝的产地。小说里说荔枝是从岭南运来,但是实际上,杨贵妃吃的荔枝产自哪里,历史学家从宋朝一直争论到了今天。

其实,马伯庸之所以写这篇小说,灵感之一就是来自一篇历史学家的文章,叫《再谈荔枝道:杨贵妃所吃荔枝来自何方》 ,作者是陕西师范大学的隋唐历史专家于赓哲教授。于老师其实也是我们得到听书的老朋友,我们解读过他的两本著作《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和《从疾病到人心》。

马伯庸在写作过程中,于老师还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给了他很多建议。为表示感谢,马伯庸请于老师给这本书写了序言。

那接下来,我就围绕着于赓哲老师这篇《再谈荔枝道:杨贵妃所吃荔枝来自何方》,再配合其他历史研究,合在一起来聊聊,“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荔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要看唐朝人留下来的文字,这个问题好像没有别的答案,荔枝就是从岭南来的。杜甫就写过诗“忆昔南海使,奔腾进荔支”,还有“炎方每续朱樱献,皆是岭南贡荔枝”。可是随着后人对于历史的研究越深入,这个问题却变得更加复杂。毕竟,跋涉数千里运送荔枝,这在当时一定是个大工程,可是诗人们在诗中没有描写更多的细节。这样看来,他们的诗句到底是自己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甚至是艺术幻想,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史书上的描写也比较模糊。《新唐书·杨贵妃传》里边只提到这么一句:“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送荔枝这事儿是有的,但是荔枝的产地是哪里,没有说。所以,不能根据这些诗句就断定上贡的荔枝来自岭南,历史学家们决定亲自下场做一番更细致的研究。

这一研究不得了,还真有很多发现。首先,唐玄宗让人跋涉数千里上贡荔枝,这事儿既不空前也不绝后。往前看,早在汉代,汉武帝就曾经让人从南方运送荔枝到长安。而且,那段故事读来更加惊心动魄。

在汉朝早期,南方有个国家叫“南越国”,领土包括今天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甚至还包括越南北部。到了汉武帝时,他派兵灭了南越国,让岭南地区成为汉朝的领土。得胜的汉武帝在长安兴建了一座“扶荔宫”。从南越国那里移植了上百棵荔枝树,要栽种在长安。但是,长安的水土不适合荔枝生长,移植的荔枝树无一生还。汉武帝不死心,继续移植,偶尔有一棵能成功种下,但是最终也没有果实。后来,汉武帝就依靠人力,从南越直接运输荔枝。

汉朝运输荔枝是个非常耗费人力甚至残酷的工程。史书记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后边八个字“奔腾险阻,死者继路”。 唐朝人喜欢拿唐玄宗和汉武帝作对比,确实,在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上,唐玄宗是向着汉武帝看齐的。

汉武帝之后,东汉和晋朝也有从岭南上贡荔枝的记载。

这是从唐代往前看。往后看的话,宋代、明代、清代,都有往首都运荔枝的记录。而且,宋、明、清留下了大量细致的史料,里边既记载了地理路线,也记载了荔枝保鲜的技术细节,能够让我们大致还原出荔枝的运输过程。像是马伯庸在小说里提到的那些给荔枝保鲜的方法,都是出自宋、明、清的记载。

历史学者就从这些记载中发现,岭南并不是荔枝唯一的产地。经过他们的考证,上贡荔枝的来源又多了两种说法,一个是来自今天的福建,一个是来自今天的四川。

来自福建的说法,是因为宋代有从福建运荔枝的成功案例。北宋的宋徽宗时代,也就是《水浒传》里那段故事发生的年代,太师蔡京就从福建选择小棵的荔枝树,种在瓦缸里,然后装上船,走海路运往北方,成功移植到当时的首都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

宋朝人记载了这段故事,还写了首诗,其中有一句叫“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芬数本座中看。”明显是指着“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诗句在嘲笑,你们唐朝人就为了运几颗荔枝果子,一路上指不定累死多少匹马,我们走海路,整棵荔枝树移植过来,放在家里想怎么看就怎么看,那种自得的感觉溢于言表。清代的乾隆皇帝爱写诗,他写过一首关于荔枝的诗,其中有一行注释:“闽中岁进荔枝多连树木,鲜摘色味绝佳。”乾隆那首荔枝诗的第一句是“岁贡非劳驿骑驰”。这些放在一起看,说明乾隆皇帝吃的荔枝,也是产自福建,而且大概率也是走的海路。

除了产自岭南、产自福建这两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荔枝产自四川。支持这一派说法的,最著名的人物,恰恰是写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轼苏东坡。

苏东坡当时被贬到广东惠州,广东盛产荔枝,苏东坡就写了好几首关于荔枝的诗。除了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轻松愉快的诗,他还写了一首《荔枝叹》,批判汉代、唐代上贡荔枝劳民伤财。这首《荔枝叹》其中有两句“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永元是东汉的年号,天宝是唐玄宗用过的年号,苏东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当年东汉进贡荔枝是来自交州,也就是岭南,而唐玄宗时进贡的荔枝则是来自涪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涪陵。怕别人看不明白,苏东坡在这句诗后边还加了一句注释“唐天宝中,盖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进入。”

其实,不只是苏东坡,从宋代开始很多人都认为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四川运过去的。从四川出发,要走一千八百里,比起岭南到长安的五千四百里,路程只有三分之一。虽然说“蜀道难”,但是岭南也是山地,路同样不好走。所以从四川出发,时间上有巨大的优势。

历史学家还从史料中翻出一些细节作为佐证,比如唐朝确实有朝廷让四川进贡荔枝的诏书,只是今天已经不知道要进贡的是荔枝煎还是鲜荔枝,但是这至少说明,在唐代,四川是产荔枝的。

到底荔枝来自哪里,至今历史学家们还没有达成共识。其实在宋代,人们的看法就已经分裂,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时选择了产自岭南,身在岭南吃荔枝的苏轼选择的却是产自四川,真正给皇帝运荔枝的蔡京,则选择了福建。

如果你问我,我会选择四川。当然不是因为有什么历史研究,单纯只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杨贵妃就是四川人,小时候生长在四川。所以除了小说里提到的故事起因,岭南人高力士向杨贵妃夸耀自己家乡的荔枝多么美味,让杨贵妃心动不已,所以唐玄宗下令要从岭南运鲜荔枝。其实我们还能想象出另一种可能,杨贵妃还是一个小女孩时,在四川吃过荔枝。多年后,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高兴,下令让四川进贡荔枝,好让杨贵妃再一次吃到故乡的水果,也是一个动机。甚至,顺着这种猜想,我们还能给马伯庸老师提出一个《长安的荔枝》的续集方向: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正是逃往四川避难,他在四川看到了荔枝树,吃到了刚摘下来的新鲜荔枝,可惜他身边已经没有了杨贵妃,此时的唐玄宗又会作何感想呢?

听过这些,其实你就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小说了。这本虚构的小说,正是你走进真实历史的入口,你也许会像关心一个朋友一样,关心小说中的人物之后的人生会变成怎样,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寻找他们的踪迹。

我们总以为,想要了解历史,首先重要的是真实,可是实际上,兴趣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我看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回忆文章,他一开始对历史感兴趣,是因为《三国演义》的评书和戏曲,甚至我看过另一本更神奇的书,一位“ 80 后”的历史学教授,是因为电子游戏《三国志》,才让他决定从事历史研究。

评书、游戏、小说,当然是假的,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对那段历史产生一个印象,再去顺着这个印象继续从史料中去探究。希望未来,有更多作者去探寻更多方式,让我们能爱上历史。

结语

到这里,这本由马伯庸著的《长安的荔枝》,我就为你解读完了。

在这本历史小说中,马伯庸用“三明治式”的创作手法,借助真实历史的细节,和自己想象的情节,尝试还原唐代运输荔枝到长安的大工程。

在读完故事之后,如果我们深入史料中,又会发现,小小一个荔枝,竟然能牵连起那么多的历史。空间上,四川、岭南、福建,借着研究这个问题,你能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多出许多了解。时间上,从汉武帝踏破南越,此后将近两千年,汉、唐、宋、明、清,史书上写到的是汉武帝的雄心、唐玄宗的爱情、宋徽宗的雅玩、乾隆帝的自得,史书上没有写到的,是这背后有多少人在付出心血和生命。恰如小说里李善德问杨国忠的那一问,值得吗?

用清代袁枚的一首诗,作为这期音频的结尾吧:“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也许未必真实,但是这部小说让我们在帝王将相之外,可以从普通人的视角去重新审视那段历史。我觉得,这恰恰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