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相信很多人都有用过手电筒的经历,现在手机这么方便,几乎人手都有一个手电筒。手电筒可以帮助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照明,但把手电筒关闭之后光线也随之消失了。那么原本的那束光线是直接消失了呢,还是继续在传播呢?
在照明系统不太发达的地方,手电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一些没有路灯的地方有人拿着手电筒在照明。手电筒和其他的电器一样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从最初的“大块头”到后来的“小块头”,现在每个人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够用来充当手电筒,无论它是否为智能机。或许在使用手电筒的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当我们打开手电筒开关时,就会有光束照射出来,关上开关之后光线就消失了。那么原本的那束光真的消失了吗?还是以其他的方式继续在传播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从光的本质开始了解。人类最早对于光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代表人物墨子通过对光的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装置,从这次的实验中墨子得到了一个既基础有重要的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虽然这个理论现在看来十分简单,但是在2500多年前能够得出这个结论是相当了不起的。在之后的两百年里,西方著名的数学家欧几里得撰写了一部研究光的著作《光学》,在该书中欧几里得同样提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理论,同时还运用了数学的方法证明了光的反射定律。
然而欧几里得始终无法解释为什么每到晚上人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在现代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因为是宇宙中的天体发出来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由此可见大部分研究光的人只是在研究光的规律,并没有真正探讨光的本质。直到一个名为卢克莱修的罗马人提出光是由微粒组成之后,人类才开始对光的本质进行探讨。在光学的后续发展中,许多科学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牛顿、爱因斯坦等。
其中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提出的光电效应是被认为解释光的本质问题的最好回答,因为它在原子层面对光的出现作出了解释。我们都知道宇宙万物皆是由原子组成,而在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外面有环绕着它运动的电子,而且这些电子是按照能级进行排布的。
那么我们是如何通过光来看到其他物体的呢?原因就是当宇宙中的光线照射到地球上的物体时,使得原子核外的电子发生跃迁现象。低能级的电子跃迁到高能级需要吸收能量,而高能级的电子跃迁到低能级就会发出能量,这些能量就是光的来源。
而且光的跃迁现象还分为自发跃迁和受激跃迁,而手电筒中发出来的光就属于受激跃迁,它的能量是其中的电池提供的。那么发射出去的光最后去了哪呢?其中有一部分光子会被空气所吸收,另一部分光子会去向宇宙,如果不遇到障碍物的话它会一直传播。所以当我们关闭手电筒之后,直观上看光线是直接消失了的,实际上光子还在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