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他是杂货铺学徒,他痴迷于打磨镜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打磨,生活困窘、时间流逝没能磨去他对科学的热情和追逐——他就是微生物学开拓奠基者、“显微镜之父,安东尼•列文虎克。

一、少年时代的困境

1632年,随着一声婴儿啼哭,这位传奇的科学巨匠降生在了荷兰代尔夫特这座历史悠久的小镇上。出生在一个普通通道的家庭中,父母都是底层工人,这注定了他将来要走的路是坎坷曲折的。在16岁时,列文虎克的父亲离开了——父亲的辞世让年幼的他不得不扛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于是他来到了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布料店当学徒赚取一点微薄的收入。

不过这段学徒生涯却并未持续很长时间,20岁时,列文虎克回到了家乡代尔夫特。凭借学的手艺,他开了一间小小的布料店,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另外一件好差事——代尔夫特市政厅看守。看门的工作轻松,重要的是时间充裕还能和进出来往之人交流了解各行各业的情况。

前往小人国(遨游在小人国中的)(1)

二、从“看门人”到“皇家学会会员”

一次偶然的机会,列文虎克听一个朋友说,在首都阿姆斯特丹有非常多眼镜店,除了制作普通镜片之外还有一种能放大东西的镜片,能更好的观察物体。这令一向好奇心极重的列文虎克心动不已,于是急匆匆赶到一家眼镜店去打听结果却令他头疼不已——这种能放大物体的镜片卖价极为高昂,根本不是他这个普通的看门人能承受得起的消费。

可是他又非常想看看这种神奇的镜片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好在曾经身为手工艺学徒,列文虎克凭借着天赋和细致认真的琢磨,他通过悄悄观察眼镜店工匠制作镜片的过程并记录在心中,回去便找来玻璃等原材料,开始利用看门的空闲时间打磨起了镜片

当然,这个过程刚开始是极其不顺的。由于受过的书本教育很少,又只懂荷兰语,列文虎克没办法翻阅那些文献资料,只能靠着耐心一点一点自己摸索。如果是一般人也许磨着磨着也就放弃了,可是这个“看门人”居然真的凭借着惊人的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了。

或许是天赋、也或许是上天注定要让他改变世界,通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打磨,列文虎克居然真的磨出了世界上第一枚放大镜片——放大倍数达到了惊人的200倍!他终于以平凡的双手敲开了一扇通往“小人国”的大门!

前往小人国(遨游在小人国中的)(2)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做到了,难以按耐住心中的喜悦和激动,他找来了各种小东西——在这枚神奇的镜片下,鸡的细绒毛变得跟树枝一般粗细,跳蚤的腿变得跟蚂蚁一样粗。

为了方便使用,列文虎克还用两个金属片将镜片夹住,又在镜面前方安上一根带尖儿的金属小棒(能把要观察的物体戳在尖儿上),他甚至还装上了一个螺旋钮用来调节焦距。通过不断的完善,1674年,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被列文虎克发明了出来。他继续利用这个神奇的发明观察着一切他想要观察的物体:蜜蜂腿、人的皮肤及血液、肉类等等。

起初,列文虎克的所有研究和发明制作过程和观察过程都是保密的,没人知道这个整天神神秘秘、行踪诡异的看门人在搞什么把戏,只知道他好像是在弄什么奇怪的眼镜。后来有一天,他的朋友格拉夫来拜访他的时候才得知他的所有发明和研究的过程。

作为一名医生兼解剖学家并且还是英国皇家学会的通讯会员,格拉夫敏感的意识到了这项发明的光明前景,他激动不已并且告知列文虎克:“亲爱的朋友,你的这个发明真是极其伟大和了不起的,你不能再继续这样隐藏起来了,你应该把你的研究观察记录和显微镜拿到英国皇家学会去,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什么?连显微镜也要送过去?这可不行!”,一想到自己的心血成果居然要交给别人,列文虎克严肃拒绝了。后来在格拉夫的苦心劝告下,他终于明白这项发明对人类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将他所有的记录整理之后寄给了英国皇家学会,格拉夫这位朋友真算得上是上天派来帮助他的天使了。

前往小人国(遨游在小人国中的)(3)

起初,学会里的大佬们对这份名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的报告嗤之以鼻,可是越往后看却越为震惊——这个发现可是会在科学界引起震动的啊,这是以前毫无所知的新世界啊!

可是列文虎克的这份观察记录却还是太过超乎当时学术界的认知范围,有许多人还是觉得太过不可思议了,经过后来的几经周折和实验证明,列文虎克的发明和观察研究结果终于得到了英国学术界和皇家学会的认可并且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家学会的会员——作为欧洲甚至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权威的学术机构,能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承认,不得不说,列文虎克真算得上是逆袭成功了。

不过他却不满足于成功的现状,列文虎克开始观察雨水、血液以及人和一些哺乳动物的精液和牙垢——这一看可就牵扯出了一个更颠覆当时科学界的新群体了。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发现了许许多多在运动着的“小东西们”,它们简直就像是童话里的“小人国”一样奇妙!

不过由于当时技术和学术的限制,他并不能得知这些奇妙生物的具体情况。直到200年后,这个奇妙的“小人国”的真面目才被揭开——原来它们是无处不在的细菌。

前往小人国(遨游在小人国中的)(4)

三、后记

时间来到了1723年,91岁高龄的列文虎克尽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还是坚持着观察研究,没有因为功成名就而有一丝懈怠。在他去世后,皇家学会收到了列文虎克寄过来的东西——一封信和几百个放大镜!

这位传奇巨匠几乎一生都奉献给了显微镜制作和微生物的观察和研究,去世后给后辈还留下了这样一笔巨大的科学财富,他的毅力和坚持、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真是令所有后来者感到敬佩和感动!

“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安东尼•列文虎克

参考文献:

刘仁志:《微观世界的故事》

张洪魁:《微生物新的先驱者——列文虎克生平简介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