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蘑菇姐其人蘑菇姐人如其名,个头不高、留着蘑菇一样的发型,央视金龟子的那种,性格也和刘纯燕差不多,喳喳呼呼、大大咧咧的,一副长不大的样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蘑菇姐逗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蘑菇姐逗乐(蘑菇姐遇到葫芦哥)

蘑菇姐逗乐

1.蘑菇姐其人

蘑菇姐人如其名,个头不高、留着蘑菇一样的发型,央视金龟子的那种,性格也和刘纯燕差不多,喳喳呼呼、大大咧咧的,一副长不大的样子。

蘑菇姐看似精明能干、两眼放光,可讲话就露怯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云山雾罩的说不到重点。

她家是八义集南边十几里的南黄山的,家里兄弟姐妹多,她小学两年级就下学带弟弟妹妹了,基本不认识字,但记忆力好,人也热心,长年喜欢找大姐聊天。

每逢我返乡,她就记着我临走的日子,给我摘几个玉米、西葫芦、黄瓜一类的蔬菜,让我带着,说图个青鲜。礼轻情意重,很热乎人。

蘑菇姐做裁缝是半路出家的,当年农活干急眼了,和父母吵架,就跑街里亲戚家来了,凭借唾面自干的勇气、抹了蜜一样的情商和不服输的毅力,四处到裁缝店偷师学艺,虽然没文化,裁剪手法都是野路子,几年下来,竟也能歪歪扭扭帮人做衣服了。

后来她在大姐的裁缝店经常做帮工,算是大姐的半个徒弟,但大姐坚持和她姐妹相称,因为蘑菇姐比我大姐还大一岁,这徒弟没法收,农村挣钱都不容易,她愿意学,大姐就全力教。

蘑菇姐因为和大姐学了裁缝,关系处得好,平日又得益于大姐识文断字、做事公道、讲话有条理,顾全大局,一度曾想拉几个裁缝姐妹要跟大姐拜干姐妹,大姐觉得关系处的好就行,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不重要。

2.蘑菇姐讲话不当得罪人

曹大海和蘑菇姐的姻缘也发生在大姐的裁缝店里,说起来挺滑稽,也感慨月下老人的别出心裁。

90年初的一天,大姐不在店里,蘑菇姐接待了一个做衣服的潘集老太太,老太太腰有些佝偻,对衣服领子、下腰提出了特别要求。

蘑菇姐一向大马哈,当场没听清,就稀里糊涂答应了下来,结果做成衣服后,老太太不认可,让修改;蘑菇姐硬着头皮,修改了几次,老太太还是不满意,让再修改修改。

几番修改,老太太没生气,蘑菇姐的脾气上来了,冲着老太太发脾气,意思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有块布盖身上就行,老了老了,还这么讲究?

祸从口出,这句话惹恼了老太太,嫌蘑菇姐讲话难听,就吵了起来,后来衣服也不要了,气呼呼地走了。

大姐回来后,得知此事,说是蘑菇姐的不对,衣服做得不好,还讲话不饶人,人家老太太好脾气,脾气不好,给你一个嘴巴,你也得受着。

因为老太太是老主顾,大姐知道她家住南边的潘集,就新买了一块布料,重新给老太太加工好了衣服,收工后就带着蘑菇姐登门送衣致歉。

3.蘑菇姐问路的尴尬

到了潘集村口,自行车坏了,大姐蹲下修车链子,路边来了一位扛着铁锹、高大帅气的年轻小伙子,大概是去稻田里放水。

蘑菇姐嘴欠,又有点花痴,见了好看的男孩子走不动路,一边看大姐修车,一边添油加醋、绘声绘色的向小伙子比划打听,

“你们村有没有长得像龙虾(腰佝身肥)、讲话像风箱(豁嘴漏风),做衣服还挑三拣四、讨人嫌的老太太........?她家住哪儿?”

她只顾自己讲得兴起,还模仿着老太太的样子,对大姐频频使眼色的制止,毫不理会。

结果尴尬的事情来了,那个小伙子气得脸红脖子粗,一句炸雷,“那是俺娘!”

惊得蘑菇姐恨不得抽自己的几个嘴巴,见小伙子气呼呼地朝地里走去,她赶紧追上去,继续道歉,结果给老太太道歉,成了追着给儿子道歉了。

大姐这边继续登门,找到老太太,送衣服的时候,再三道歉。

老太太也是懂道理的人,谦让一番,说大姐怎么收了一个“小老太太”当徒弟啊?——把蘑菇姐直接怼成了“小老太太”,气性也不短。

大姐介绍了这个南黄山姑娘的来历,解释不是徒弟,只是一个愿意学活的三脚猫,口直心快的老姑娘,七聊八聊,时间就耽搁久了,老太太要留晚饭了,大姐赶紧三言两语结束话题,向老太太告辞。

大姐出了潘集村,就见蘑菇姐猴子般地蹲在桥头,小脸红扑扑的,见了大姐,就问,“你觉得那个小伙子怎么样啊?”

大姐不明所以,“谁啊?”

4.蘑菇姐自定姻缘

蘑菇姐平生第一次,还有点羞涩,“就刚才遇到的那个找我后账、怪老太太的儿子啊。刚才我跟过去问了,小伙子比我小两岁,还没对象,你说我找他,能行么?我也不小了,不然,你帮我说合说合?我就看中他了。”

大姐一听就笑了,没见过这么上杆子找对象的,她骑着带着蘑菇姐,笑话她不知孬好,捡到盘子里就是菜。

大姐当时没当回事,心里觉得这个事情说合难度大,主要是小伙子曹大海的条件好,年轻高大、建筑工地的大工,木工电工瓦工样样精通,还上过高中,人家能看上小学二年级,个子一米四五、讲话天上一句、地上一句,大字不识一筐的大两岁的乡下姑娘?

蘑菇姐见大姐不吭声,知道大姐犯难。就怂恿大姐,“你只管张开金口,见到小伙子帮我提一句,成不成,就没你的事了。我能不能在三十岁嫁到街里来,就看你这一句话了。”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蘑菇姐一见钟情的对象,竟然稀里糊涂地成了。

隔两天,老太太得知大姐重新买了布料,给她加工的那件衣服后,心里过意不去,让曹大海来店里送布料钱,大姐见小伙子确实比较腼腆,又看到缝纫机后面的蘑菇姐不停的给她使眼色,等曹大海刚出门时,不失时机的叫住了他。

在店门口,大姐避开其他人,和小伙子聊了一会,在问询老太太的饮食起居、衣着偏好的过程中,又套出了小伙子的一些信息。

小伙子果然还没对象,原因是性格太腼腆,像个“闷葫芦”一样,不会和女孩子打交道,见了女孩子脸红头晕,好几个女孩都觉得他太木讷,面瓜一样,聊着聊着就没了下文。

大姐看店里的蘑菇姐不停地给她做大拇指的小动作,笑着多问了一句,想找对象么?想找什么样的?

5.“下雨知道朝家跑就行了”

曹大海人很老实,三棍子也打不出一个屁来,人送外号“闷葫芦”,也喊他曹葫芦。

当时也有二十五六岁了,有了几次相亲经历,也不绕弯子,说“就咱这条件,是个女的,不嫌弃咱四个兄弟的家庭,下雨知道朝家跑,吃饭知道端碗就行。还能挑别人?”

说罢,脸一红,就匆匆走了。

这边蘑菇姐见曹大海走远了,闻听曹大海的择偶标准,一蹦三尺高,搂着大姐欢欣雀跃,开心得不行。

缘分来了城墙也挡不住。这身材高大、憨厚话少的“闷葫芦”曹大海和精灵古怪、个矮话唠的蘑菇姐偏偏王八看绿豆,瞅对了眼,越看越觉得对方好。

在大姐帮着牵线两次,就热络地踢开介绍人,开始浓情蜜意起来,一起跑徐州买布料、跑邳县逛桃花岛,半年后,就结婚了。

婚后两口子感情一直不错,蘑菇姐性格外向、主外、一天天嘻打哈笑,裁缝赚不赚钱无所谓,就图个热闹;曹大海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庄稼,分工和常人家庭相反的,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蘑菇姐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当着众人的面,和曹大海也是你侬我侬,卿卿我我,反而让大家觉得有些尴尬,因为老家人感情表达方式比较内敛含蓄,像他们这样的两口子不多。

6.曹大海当了小工头

老街裁缝生意每况愈下后,一家四口人生活捉襟见肘,蘑菇姐安排曹大海跟亲戚,出门到外面的建筑工地去干活,在大型工程中,进一步学习了钢筋工、造价员、土建员。

曹大海高中毕业,性格沉稳内秀、动作麻利、出活快、质量高,几套工程下来,各个工序都干过了,一般的工程不在话下,很快就成了一个施工队小头目,能组织一批人承包一个小工段了。

那些年,曹大海在天津港的大工地,有了立锥之地。春节串门,一则蘑菇姐搂不住话匣子,说自己要出去干老板娘了;二来工地也的确缺人,用生不如用熟,毕竟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当时以乡村伦理、亲情为纽带,带着一帮家乡人一起干一个工程,彼此照应、互相帮衬,平时记工、年底统一结账,是当时农村主要的打工形式。大姐夫也经常这样跟别人外出务工。

一般春节前回到家,就要相互之间打听当年在某地的打工收入、活儿忙碌程度、一天工作时长、吃的住的如何?老板待人怎样?年底拖欠钱么?.......等等问题。

然后比较判断着,来年一起去哪,经常是见贤思齐,跟随他人去更好一些的地方打工,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在哪不是干?出去干活,说白了,再苦再累,也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头一年,大姐夫就带着四姐夫和他的外甥、姐夫几个人去了,也是曹大海第一年承包较大的工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工程质量和进度完成的不错,年底也如期领到工资了。

但大姐夫从天津回来后,一直怏怏不乐,跟大姐说明年换个地方,不想跟曹大海两口子出去干了。

大姐不明所以,追问其故,说你带上你姐夫和外甥再干上两年啊。

大姐夫叹息一声:人一阔,脸就变。才出去一年,那“蘑菇”已不是以前的“蘑菇”了。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