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飞棍」的往事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1)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2)

“真正有价值的是精神的成长” - 里奇艾尔


JOJO石之海最终章New Bee!!荒木老妖New Bee!!大卫社永远滴神!!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3)

大卫社:认识,但我一点儿也不慌。

不过笔者听到外界一直有传言JOJO7,官方译名:《JOJO的奇妙冒险PART7飙马野郎23》)可能会因为各种问题无法制作,进而直接制作第八部。主要原因大概是第七部的题材有些敏感,剧情是讲述的收集圣人遗体涉及到当今宗教,而宗教题材属于比较敏感的题材,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弄的很麻烦。但其实这倒不算主因,更麻烦的是第七部的剧情始终进行在马上,因为整段剧情其实就是一场赛马,但要想表现好这样的镜头与画面需要巨大工作量与制作预算(经费预警)处理不好不但砸了招牌还有可能拖垮大卫社,但还是希望可以拍摄吧,毕竟笔者漫画从幻影之血到乔乔福音最喜欢就是飙马野郎这一作,真的是充满了硬汉间的铁血柔情,男人的浪漫(泪目。

切回本次正题!

铛铛!(音效~)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4)

飞棍!

正是因为jo6里面里奇艾尔的能力便是操纵飞棍,所以打算开篇写一下这个小东西,可能许多人小时候都在走进科学里看过了事件的原委,也了解了飞棍的全貌,但是,这不妨碍笔者水一期[吻]。

好,我们正式开始~

飞棍,又称天竿鱼(源自日本神秘动物学家并木伸一郎建议的名称“Skyfish”)或螺姿(源自这种生物的英文名称“Rods”)。

而对于此类未确认生命体的具体称谓是:

UMA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UMA

比较有代表性的UMA如神农架野人、尼斯湖水怪、蒙古死亡蠕虫、泽西恶魔、天蛾人等(以后有时间都会单独写一期给大家~)

而最早宣称发现的“飞棍”的报道是在1994年的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维尔地区的东南方小镇上(无独有偶的冷知识:罗斯维尔也是最早发现UFO和外星人的地方),独立电视制作人朱斯·伊斯加米拉JoseEscamilla 在寻找灵感之时偶然拍摄下来的。朱斯回家后在整理检视拍摄影像时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影子从画面中一闪而过,最初他并没有在意,可随后当他逐帧的播放画面之时却认为这是“从没看到过的东西”。伊斯加米拉的妻子给这个谜一样的飞行物起名叫“Rods”(棍子),因为这和她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棍状微生物很相似。而当时朱斯前往罗斯维尔正是想要拍摄UFO,也算歪打正着。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5)

(后来发现最早1958年美国人詹姆斯James所拍摄的视频中便出现了飞棍,而我国最早出现飞棍影像记录则是在2002年。)

随后朱斯便公开了自己的影片并宣称自己发现了“新物种”,但彼时并没有太多人关注这件事,大家普遍认为莫名其妙,或者这是朱斯为了出名而伪造出来的产物。

而随后关于飞棍存在的决定性证据是,同年的极限运动摄影师马克.李奇MarkRiki 在位于墨西哥的一个山谷中的洞穴附近拍摄跳伞特技爱好者表演时,无意中拍摄下来的,但不同的是他这次拍下了上百只飞棍。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6)

马克.李奇拍摄的其中一张飞棍照片(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觉得很萌很好笑....)

马克李奇的这段录像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飞棍”这个突然出现的迷之生物,飞棍的出现让全世界的UMA爱好者都开始紧密的关注这件事并开始自己的飞棍探索,随后世界各地不断地出现了拍摄到飞棍的照片与影像。

有研究者认为从部分录像可以看出,洞穴是大多数飞棍的栖息地。而且在李奇所拍摄的其中的一组画面里,可以看见飞棍在刻意避开跳伞者,避免与他们接触,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它说明了飞棍是有智力的。而且不会攻击人类,对人类可能不会产生威胁。此外据当时的爱好者调查说,飞棍已经在美国全境28个州被发现,在加拿大、挪威、瑞典和墨西哥都有。

最早发现飞棍的朱斯当时指出,目前已知的飞棍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种是像长着很多翅膀;第二种是“白棍”,它们没有那么多翅膀,但好像被一条白色带子绕着;此外就是矛状飞棍,它们十分细长,没有翅膀,但飞得很快。飞棍的颜色有黄、白、红棕色和深棕色。它的长度从几厘米到上百米都有。在马里兰州拍摄的一张图片中,飞棍的身体被一片云遮盖,但头和尾露出来了,因此有人判断其长度可能在450米到600米之间。而且需要将相机的帧率调至1/12才能看的清楚其姿态,按照这样推算飞棍的时速很可能达到每小时240km/h以上甚至是1600km/h

好家伙一群动车导弹在天上飞是吧...

而在目前已知的飞行最快的鸟类是尖尾雨燕时速可达353km/h,而飞行最快的昆虫是澳洲蜻蜓时速可达58km/h,而飞棍的速度则大大的超过了上述两种已知的生物的速度,据“砖家”分析想要以这种极高的速度行动则需要极度流线的形体,虽然飞棍本身比较符合这种形体,但同时想要以如此之高的速度移动也势必要消耗极多的能量,那么飞棍又究竟以什么为食呢?而且这么多目击报告却又从没有人见过飞棍的尸体,而朱斯是这样解释的飞棍可能是比空气还轻的单细胞生物,当它们死后就会像氢气球一样飘到空气更加稀薄的高空。此外,飞棍还可能吃下同伴的尸体,以得到宝贵的生命物质。同样的一时间众说纷纭有说是处于不同位面的幽灵生物,有说是外星生命,还有人说飞棍是外星人派来做侵略之前的侦查工作等等...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7)

来自jojo里「骇飞天外」替身所操作的飞棍解析,捕食体温这个设定蛮有意思的。

而飞棍也不负众望,不仅仅“低调”地出现在民间拍摄的视频当中,甚至直接在官方场合中公开亮相。而其中最著名的一段“飞棍来袭”是在美军驻巴格达基地的拍摄现场,一只忧郁的飞棍“倏地”飞过。随着视频的播出这时的人们意识到飞棍可能不仅仅是爱好者捏造的产物,很有可能真的是某种未被发现的生物。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8)

飞棍袭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行凶现场

而随后更是有人发现在古老的洞穴的壁画中,有一些东西和现时拍到的飞棍颇为相似,认为人类在多年前早已知道飞棍的存在。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9)

画的真不是海带吗?

而直到1998年朱斯依然在孜孜不倦的研究着“飞棍”,朱斯一度打算从科学的角度制作波动膜学说制造飞棍的模型并想要以此打消人们的怀疑。但是5年过去了他也没能拿出任何能在空中飞行的飞棍模型。

而这五年里虽然“飞棍”的真相没有任何进展,但是科技却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高速摄影机的不断进化与普及而来到普通人手中,而“飞棍”的真相正是揭示于03年美国一台高速摄影机的镜头之下。

那日人们在经常出现飞棍的地方架设起高速摄像机并静静地等待“飞棍”的出现,而令人惊奇的是摄像机确实捕捉到了飞棍而这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可以从慢镜头中看清那“飞棍”的真正身姿,而这个困扰了人们许久的飞棍真身正是在几亿年前便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最熟悉的老朋友——“昆虫”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10)

请欣赏小魔术 “蜻蜓”变“飞棍”

而随着真相的揭开,大家研究了这么长时间的飞棍竟然只是一只只会飞的虫子,这让人们一时间哭笑不得。而为什么会飞的小虫子到了影像里会成为一只只“飞棍”,这其中的原因便要从录像机的工作原理讲起。

熟悉摄影拍照的朋友们大家一定对快门这个词不会陌生,而对于按下快门拍照这个动作便意味着这时相机将会记录下按动的那一刻镜头内的画面,而摄影机的工作原理亦是如此大多数摄像机是以每秒25帧到30帧进行拍摄,而每帧图像又是以一定的快门速度拍摄的,最常用的是1/50或1/60秒。而有摄影知识的人会知道,1/50秒的快门速度并不算快,这个速度在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便会出现拖影。

而昆虫的振翅频率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一般在飞行中的昆虫在这1/50秒的瞬间内能够煽动3到6下,例如黄蜂的振翅频率可以达到每秒400次,而振翅频率最快的昆虫摇蚊(它不咬人嗷[灵光一闪]),振翅频率可达每秒1000 ,所以这些生物在被快门记录的瞬间内便成了“飞棍”,而高速摄影机的快门速度则完全在1/60这个标准之上,

美国Vision Research公司推出世界上最快的4百万像素高速摄像机Phantom V640,达到了满幅摄速率为1,400帧/秒,最高拍摄速率达到300,000帧/秒在这样的设备之下任何飞棍都终将绳之以法!(雾...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11)

本以为是抓到一只飞棍没想到捅了马蜂窝了...

至于为什么我们人类以肉眼无法观测到飞棍,是因为我们的眼睛作为取景器能够识别到的最高帧率不过30帧,这也是为什么影视动画都是以24、30帧为主,况且又由于人眼对影像的感觉是连续的,所以基本不可能会有人用肉眼看到昆虫在飞行时呈现棒状飞行物的姿态。

而到此飞棍的真相被彻底揭开,大多数的人都是感到自己智商被侮辱,被快门蒙蔽了十几年又好气又好笑。而有些极端爱好者魔障人则对真相视而不见,比如来自南加州的克里斯.莱特ChrisWright就表示这些是政府为了掩盖真相而伪造的飞棍证据,而飞棍则是外星人的斥候小队,证据就是他在美军基地周围的山上拍摄到了有飞棍存在的影像(废话,就算是51区里面也有虫子罢...)

飞棍UMA之说的兴起无疑是众多神秘论形成的典范,更多的也是因为朱斯的发现地点就在神秘的罗斯维尔。而在当今社会也无不充斥的各类谣言与欺骗,而这些则大多数都是源于个人的虚荣心或与事件相关的既得利益者,随着网络骗子的炒作与无知者的推波助澜,一时间真真假假的各类新闻与所谓的爆料让人难以辨清真伪,而我希望我的读者老铁们在审视网络信息的同时始终让自己保持着一颗科学家般严谨的心,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保持怀疑、保持警惕,从源头去推想。

爱因斯坦虽然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大胆的想象与猜测虽然重要却不是核心必要,真理的诞生只在于进行过科学实践所取得到的确凿证据,或许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像飞棍一样神秘的生物,但那只限于我们亲手捕捉到它的那天。


我是Rinky,我们下期再见!

悬浮旋转双节棍解密(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学)(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