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独家。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描述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诗句(天涯何处无芳草)(1)

徐读诗词系列(22)

文/江徐


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说:苏轼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

因为完成了自己,苏轼具有完整饱满的人格,作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开阔粗犷,也有“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的细腻婉约,既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乐天,也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深情哀伤。

这种看似矛盾的相融结合,正是苏轼的独特与非凡之处。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花褪残红青杏小”,四季轮转,冬去春来,春去夏来。当枝头的杏花飘零,青杏却在慢慢成长。这是一个近距离的特写镜头。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然后诗人将眼光放远,引入眼帘的是:燕子在枝头之间飞来飞去,河水绕着村庄缓缓流淌,一派怡然春景。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很多人会以为“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后面一句是“何必单恋一枝花”。苏轼所写的,其实是柳絮渐少、芳草萋萋的春景。但我们也不妨将“天涯何处无芳草”理解为诗人一以贯之的豁达。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诗人在路上走着,忽然从墙头传出一阵笑声,原来有佳人在院墙里面打着秋千。春色如此,佳景佳人,让诗人忍不住驻足观观赏。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墙内的佳人发现了墙外的“偷窥者”,于是又羞又恼地转身离去。随着她的离去,笑声渐行渐消,徒留诗人站在墙外,似有怅然。此时,面前春光无限,诗人感到自己的多情被“无情”的人恼了去。

描述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诗句(天涯何处无芳草)(2)

残花、青杏、燕子、流水、人家,又有院墙内打着秋千嫣然而笑的佳人。自然之中这一切的人事,对于常人而言熟视无睹,却能引起苏轼的妙赏之心。

这种妙赏之心,正是诗人独有的多情。他在这里说,自己被无情恼了去。事实上,这种恼,更像自嘲。苏轼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虽然一生不断地遭受贬谪,颠沛流离,从内心而言,他达到了圣人境界。

庄子说,圣人无情。其实圣人也有情,但圣人能够超然物外而忘情,所以有情而不累。凡人做不到无我两忘,所以情深而心累。

描述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诗句(天涯何处无芳草)(3)

【作者简介:江徐,80后老少女,自由写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本文原创独家,严禁转载,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