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燕是楚国末年最有名的将领,历史上学者们都认为项燕是在和王翦的交手中战死的,但是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两人的交手其实只有最终的一次小规模战斗。进入到战国时期后,天下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秦国一统天下的局势难以逆转,但楚国靠着其绝对实力成为秦国统一大业上的最大阻碍,秦楚大战便在所难免。

秦国王翦为什么战胜楚国项燕(秦国篇之秦楚决战)(1)

秦灭六国行动图

楚国实力强横,名将众多

楚国的名将众多,项燕算是其中最为出名的将军,秦楚交战时天下大势几乎已经是确定了,韩、赵、燕相继被灭,魏国也在饱受围攻,全力坚守的魏军还在期待着楚军能够前来助自己一臂之力,可是当魏王意识到楚国已经自身难保时,只能是献城投降。魏国被灭之后,楚国也就成为了秦国唯一的死敌了,但是灭楚的道路并不容易,前前后后一共是打了三次,出动百万大军才彻底了结这一心腹之患。

第一次秦楚战争就是著名将军李信的那一仗。李信在灭燕的战斗中是名副其实的一级将军,而且整个秦国在灭掉其余诸侯国的过程中也从未动用过超过三十万以上的兵力,因此面对王翦提出来的六十万大军,显然李信的二十万更加合情合理。在李信二十万大军攻楚的过程中,项燕手下只有楚国的五万精兵,但是在其一系列的游击战术之下,二十万秦军数月不多就丢掉了十三万,剩余的秦军防守还可以,若是进攻则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李信也只好从战场上撤离。

秦国王翦为什么战胜楚国项燕(秦国篇之秦楚决战)(2)

战国前期各诸侯版图

楚国纵深太大,以巧取胜必不能行

其实李信的作战思想并没有什么问题,那就是纵深穿插,以极快的速度去彻底的破坏楚国现有的秩序,但是面对项燕之后,这种打法显然是属于投机取巧了,在项燕不停的消耗和机动作战之后,秦军还没有接近楚国都城就不得不撤退了。李信战败之后,嬴政只好去求王翦再次出山,王翦还是一如既往的点兵六十万进攻。楚国这边一听到秦国出兵六十万灭亡自己时都惊掉了嘴巴,这灭亡的阵仗实在是太大了,为了达到势均力敌的效果,楚国也是举全国之力出兵五十万,由项燕、景春统领。很多人认为在这一战中,项燕战死,楚国灭亡,秦国的胜利轻而易举,但实际上战争情况要远比此复杂的多。

秦国王翦为什么战胜楚国项燕(秦国篇之秦楚决战)(3)

战国后期各诸侯版图

楚国这边确实是要和秦国决战,毕竟五十万对六十万劣势也不算太大,若直接是一比一拼掉的话,残存的秦军在楚国的地盘上肯定是再难以掀出什么大风大浪了,因此楚国作战急切,但是王翦却不着急,他在等着蒙武穿插,伺机搅乱楚军的阵脚。楚国大将景春在被敌人声东击西后误以为秦军主力即将到来,于是率军撤退,结果在撤退途中碰到了蒙武和王翦的主力,随即大败,五十万大军只剩二十余万渡了河,而后秦军长驱直入攻下了楚国都城,灭掉了楚国。

作战主将是景春而不是项燕

其实这场战争其实是楚将景春的主场,项燕虽然坐镇楚军,但是景春才是先锋的角色,一路大败之后,其余军队自然陷入包围,想全身而退自然是不可能,所以最终二十万楚军突围了出来。在楚国灭亡之后,项燕又扶持了新的楚王,率军继续战斗,而秦国方面自然是斩草除根,王翦蒙武率领四十万秦军给予楚国最后一击。其实在刚开始时,蒙武的十三万大军迅速被项燕包围,危在旦夕,由此也可以看出项燕的军事才能,正当楚国渐渐占据主动时,都城被蒙恬的两万秦军攻陷了,项燕没得选,只能率领三万楚军回援。

秦国王翦为什么战胜楚国项燕(秦国篇之秦楚决战)(4)

项燕形象图

项燕能力强悍,三万楚军决战大势已去

所以结局很明显了,项燕此时和秦军的决战只有手里的三万楚军,等到项燕赶到当时楚国的都城昌平时,昌平已经沦陷,楚王自杀,在这种无奈的局面之下,项燕自刎而死,楚国彻底灭亡。所以项燕并非是在和王翦的决战中战死,而是自杀。其实项燕和王翦之间的才能不分上下,只不过两国背景不同,一国是攻,一国是守,最终的局面自然也就可以预料了。在项燕临死之前,曾说出了著名的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虽然最终他没有实现这个宏伟的计划,但他的后人项羽做到了,也算是给了黄泉之下的他一个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