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姓张的当皇帝(姓张的为什么不能当皇帝)(1)

众所周知,张姓在中国是大姓,也是很常见的姓氏。中华五千多年历史,当皇帝或者国君的,张姓特别少,而且即使勉强当上了,也不长久。

五千年历史中张姓皇帝可谓凤毛麟角。北宋末年的张邦昌算是当过皇帝了,但是也不过是在辽国的威逼下做了32天的傀儡皇帝——大楚皇帝。而且张邦昌在这32天里,可能还自称朕,穿着龙袍,金兵一退,他就立即脱掉黄袍,不敢自称朕了,甚至不敢在正殿里面办公。最终逃离北地,回归南宋去了。当然张邦昌的下场也很惨,被“真皇帝”赵构赐死,自缢身亡。

和李自成一起造反的张献忠,最终在四川成都也做了大西政权的皇帝,不过最终也没能善终,在各方势力的军事打击中中箭身亡。

道教称天界最高主宰之神为玉皇大帝,犹如人间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圣和人间、地府之事。亦称为天公、天公祖、玉帝、玉天大帝、玉皇、玉皇上帝。

据《玉皇本行集》记载﹕光明妙乐国王子舍弃王位,在晋明香严山中学道修真,辅国救民,渡化众生,历亿万劫,终为玉帝。有说玉皇大帝就是道教的“元始天尊”。

历史上有没有姓张的当皇帝(姓张的为什么不能当皇帝)(2)

明代《道藏》本《搜神记》记载地比较详尽:很久以前,有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叫做净德王,其王治国民安物阜灾害不兴。皇后名曰宝月光,天性仁慈善良,常与民同甘共苦,爱民如子。但美中不足的是,国王王后老来无嗣,于是令诸道士举行祭祀,王与王后则虔心祈祷。后来,王后(宝月光)梦太上道君抱一婴儿赐予自己,梦醒而有孕。怀胎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生于王宫。太子长大后继王位,不久即舍国去普明香严山中修道,经过三千劫成为大罗金仙。又经十万劫,成为总执天道之神。又经亿劫,终于成为了宇宙的共主玉皇大帝。

小说《西游记》记载:“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老君又使金刚套,把我擒拿到上方。绑见玉皇张大帝,曹官拷较罪该当。”这里面的玉皇大帝是姓张的。这几个传说都没有揭露玉皇大帝的真实姓名。

历史上有没有姓张的当皇帝(姓张的为什么不能当皇帝)(3)

那么,按照传统的记载,玉皇大帝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之前是什么身份?又是怎样坐上这样一个高位的呢?

据传说,盘古开天地之后,大地初见人群,玉皇大帝之前也是一个山寨的寨主,名叫张友人(别称有仁,友仁),又称张百忍。当时,天地间一切祥和,后来诸神开始争斗、人间荒淫无度,使得天地三界大乱,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寻找才德兼备之人来做三界大帝。太白金星化身成为乞丐,四处寻找,后来到了张家湾,发现人称“张百忍”的张友仁,张友仁非常能干,将寨内治理的井井有条,并且为人和善慈悲,寨子里的人都和睦相处,非常和谐。因此带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后来三界众神仙纷纷陈请共同推崇张百忍为“终身天帝”,共称“玉皇”,又因玉皇是三界的总皇帝,因此加称为“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

历史上有没有姓张的当皇帝(姓张的为什么不能当皇帝)(4)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当年张友人在众神之中是一个小角色。姜子牙主持封神榜之后,本来给自己留的位子是“玉皇大帝”,但是在众神问姜的时候,他说:“玉帝的位子,自然是有人(与张友仁谐音)坐。”孰料,张友人立即拜叩姜子牙,道:“友人谢过封神主!”于是阴差阳错,成了玉皇大帝。

历史上有没有姓张的当皇帝(姓张的为什么不能当皇帝)(5)

根据民间传说的说法,因为玉皇大帝姓张,所以尽管张姓人口众多,所以,人间的张姓皇帝却没有几个,且做了皇帝的都不长久。

张氏家训以忍为贵

张姓,现为全国第三大姓,约有人口85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79%。也就是说每一百个人中,就差不多有七位是姓张的。这规模,够壮观吧?但是,以张氏如此壮观的人口,从古至今,居然愣是没出个皇帝,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吗?

历史上有没有姓张的当皇帝(姓张的为什么不能当皇帝)(6)

一、“张”字的结构,难以直起腰来

张字由弓、长组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一般都说是“弓长张”。

张,繁体字写作“張”,是个象形字,就像一个张弓欲射的人。张字的本意也是开、展开、拉紧,并引申为扩大、料理、应酬等等。

所以说,张字虽然是左右结构,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但从字义上来看,“弓”在张字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而“弓”字的形状,则像是一个弯着腰的人,而且是永远都直不起腰来。这是不是也就预示着“张”姓总是要受制于人,不能完全仰首呢?

所以,才会有运筹帷幄的张良,只是帮助刘邦打天下;一代名臣张居正,权倾一时,几乎连皇帝都得听他的话,可最终也只是内阁首辅;清康雍乾的三朝元老张廷玉,顶多也就是凌烟阁画像;也有不甘于人下的,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领袖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不知道他起义成功后会不会称帝,但可惜的是他病逝了,起义也被镇压了。

二、张姓的由来,以技为姓

相传,张姓源于上古黄帝之子挥。据史料记载,挥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并因此而得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另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

所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技艺、职业)为姓的。也许,这是张姓后代中出了不少以技闻名的原因。发明地动仪的“科圣”张衡、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医圣”张仲景、草书书法家张旭、画就《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太极拳术、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

历史上有没有姓张的当皇帝(姓张的为什么不能当皇帝)(7)

三、张氏家训“忍”为贵

家族的传承,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孙后代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张氏“以忍为贵”的家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张氏后代的做人、做事。

据《资治通鉴》记载,张公艺九世同居,得益于他的《百忍歌》,为此得到了历代朝廷的表彰,唐高宗更是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旌表。张旭题诗曰:“张公书百忍,唐朝著勋名。天子躬亲问,旌表悬门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脉长存。儿孙须当记,族远诗为凭。”正如《百忍歌》所言:“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以此为家训的张氏后代,距离皇帝的距离太远太远。

历史上有没有姓张的当皇帝(姓张的为什么不能当皇帝)(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