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前线客户端

从哪些层面着手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几个重点方向)(1)

2021年,我国经济顶着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国政府打压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成绩亮眼。新的一年,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必须按照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顶住新的下行压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实现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目标,以优异成绩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下降趋势明显,一、二、三、四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18.3%、7.9%、4.9%、4.0%。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除了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基数前低后高之外,主要在于需求不足。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仅增长3.9%,远远低于1979—2019年的40年年均14.5%的增速。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居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下降。居民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居民收入增速减缓带来消费增速下降和需求收缩,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根本原因。

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必须从扩大内需入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近几年来,我国出口增速下降,除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卫生用品等出口出现迅猛增长外,“十三五”时期货物出口年均增速仅为2.6%,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驱动特别是消费驱动成为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扩大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又必须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同步。所以,扩大居民消费,既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又是改变经济下行趋势,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目标。按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20年年均增速比GDP增速高3.6个百分点测算,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应达到9.1%左右。然而,2022年前两个月的同比增速为6.7%,如何促进消费增长,成为实现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关键。

住宅和汽车是百万元级、十万元级的商品,对相关消费的带动能力强,房市、车市的销售状况对消费市场具有决定性影响。促进消费增长,必须推动房市、车市繁荣。住房销售要按照“只住不炒”的原则,启动城市更新和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加快城市郊区特色小镇建设,保障房、廉租房、共有产权房建设,乡村建设,共享农庄建设等,恢复房市繁荣,扩大房地产市场对2022年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推动车市繁荣,促进汽车销售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只要购车者有停车位置证明,就允许销售,从而拉动城市地下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建设,让更多的人能够圆自己的轿车梦。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汽车需求还有很大空间。

公共服务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包括医疗、教育、法律、咨询、审计、养老、社区服务、失能老人照护体系、生态环境等,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北欧一些发达国家,社区服务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社区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0%以上。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通过立法建立起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介护体系,平均每位介护士照顾两位病人。我国有失能半失能老人5000万人,如果能通过行政法规尽快把照护体系建立起来,就可新增2500万个就业岗位,从而进一步释放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

我国农村有5亿人口,2020年,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仅为城镇居民的39.1%,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仅为城镇居民的50.8%。所以,中国最大的消费潜力在农村。如果能通过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尽快使农村居民的购买力达到城镇居民的水平,每年就可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6万亿元以上。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应成为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重点。

作者:郑新立,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编辑:申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