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现实生活离不开道德,就好像离不开穿衣吃饭一样。
或许有人说,穿衣吃饭是日常所需,不可缺少,道德也能与之相比?如细想一下,就会发现,道德伦理如日常饮食,须臾不可分离。如人类道德之基本细胞——家庭伦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归宿、寄托。家庭人伦、家庭生活,处处隐含道德。
如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既出于生命本能,更是一种道德文明。
有人说,父母之爱出于天然,因其他生命也有这种现象,如大象、猩猩、老虎、狮子等。
从生理意义上说,人类之爱和动物之情有相似之处,都和生命本能有关。但动物之爱更多出于遗传,是自然天性,即所谓虎毒不食子。
人类之爱更具文化意义,和道德伦理有关。儒家叫以礼制情,西方叫感性、理性统一。
所以人类对亲子之爱,已大部超越自然本能,上升至伦理层面,是一种社会意识,具有普遍价值。
如社会上偶尔爆出的家庭负面新闻,经常遭到人们的批评,这是道德人心的表现,已超出自然本能。像有些父母不关心孩子,或过分溺爱孩子等,皆和道德人心有关。
假如父母疏于照顾孩子,导致亲情疏远,可能引发某些家庭问题。反之,如家人过分溺爱孩子,同样不好;孩子可能不太讲规矩,和父母顶撞,甚至粗言粗语,这都是道德教育不足的表现。
家庭道德不仅仅限于亲子之爱,还包含其他层面,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相敬等。
根据儒家文化看法,道德包含理性和规范,不能随意颠倒,像人们一般不会这么说:父母“尊敬”子女或哥哥“尊敬”弟弟。
中国儒家思想家孟子特别看重道德,经常批评那些不守道德的人。
孟子指责墨子和杨朱说,墨子讲“兼爱”是无父,杨朱讲“为我”是无君,无父、无君几同于禽兽。
孟子的意思是说,墨家和杨朱学说违背纲常伦理,不足采信。孟子话语虽带封建色彩,却反映出儒家对道德人伦的极端重视。
在儒家文化看来,一个生活在家庭或社会中的人,如果没有道德涵养,是一件很可耻的事,几乎和动物无异。
故只要提及儒家文化,人们首先会想到儒家道德:仁义礼智,温良恭俭,或叫孔门”四科“(仁义忠信),或叫孟子”四端“(恻隐、恭敬、羞恶、是非)。
儒家重视道德,世人皆知,除去儒家文化外,世上其他宗教文明同样看重道德文化,如印度佛教,欧美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犹太教等。
人类道德文明和宗教信仰的关系,历来为学者们所关注,是人文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
道德文化和宗教信仰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儒家伦理和其他宗教伦理有哪些异同?
这些问题对于人们正确评价儒家道德之现代价值,以及理性看宗教道德文化,意义重大。
其中原因有:一,道德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重要成果和根基;二,道德文明和宗教文化,相生相伴,两者难以完全分离,犹如一对相生相伴的兄弟。
换言之,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道德文明和宗教信仰始终缠绕在一起,难以划分很清楚,如图腾崇拜文化,祖先崇拜伦理,天命信仰伦理,神灵祭祀伦理等。
先谈儒家道德。
一,儒家道德和宗教信仰的关系较复杂,应该区别对待,一分为二。
以前有种看法,认为儒家道德是实用主义,和宗教无关,纯属康德式的实践理性。这种看法有某些道理,但不太严谨。
如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和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都认为,儒家伦理包含宗教信仰,是一种儒教文化。
国学大师钱穆、章太炎都认为,儒家伦理是一种人文宗教,比如信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人文精神,内含宗教情感。
如果单就《论语》思想本身看,很难准确地说儒家伦理源自宗教信仰。
如孔子视”天命“为不可知因素,个人力量无法左右,故只能存而不论。
孔子的天命观近于宗教,但不同于神灵意志,只是某种神秘的外部宇宙。
孔子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这句话表明,孔子对天命一事,不置可否;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视之为道德情感寄托。
孔子伦理灵活、务实,包含中庸之道——过犹不及。“过”是指迷信神灵或天命;“不及”是什么都不信,无知者无畏。
在孔子看来,“过”与“不及”都不好,君子对待祖先或神灵,应把持中庸之道:既不要太迷信;又要讲礼法;神灵信仰是中介,借以表达生人情感,仅此而已。
所以孔子才说,未知生,焉知死?祭神如神在!
“祭神如神在”一语,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此言如同“颜回之乐”、“吾与点也”一样,已成为历代儒学公案。
根据钱穆先生解释,此一言已道出孔子道德的“中庸”之道。
孔子是想说,诚是君子德性之本,只要诚心爱人,祭神自然恭敬,无需假借外物。
孔子的话类似中国民间俗语——“心诚则灵”。这句话同时包含儒家“慎终追远”之道德,意义深远。
其次,如果简单地说儒家道德不含宗教,一样不准确,儒家后学已发展出包含宗教元素的儒学伦理。
在此需要首先排除荀子,荀子反对天命、“天志”,主张人定胜天,荀子儒学和孔孟之学差别很大。
孔子对信仰存而不论,荀子否定宗教,孟子则连接孔子思想,将儒家道德导向人文信仰,即舍生取义之说。人们常把孔孟之学称为”道统“,根源即在这里。
孟子说,四端之心人皆有之,君子应尽心知性,勤于实践。孟子思想和《中庸》哲学,同出一途。《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须臾不可理也,可离非道。
《中庸》所讲尽心、知性、知天,已接近宗教信仰,只是不强调神灵意志,如基督教上帝。《中庸》哲学是一种自然天命观,即国人常说的”天理“。
自汉代始,儒家公羊学崛起,把儒学道德神学化,立为今文经学,儒家伦理走向神化,成为严格的宗教信条,如著名的“五伦“之道(忠孝仁悌善)、三纲五常等。
汉儒董仲舒后,儒家道德和”阴阳五行“学说合二为一,成为一种特殊宗教——人文宗教。
和儒家人文宗教相比,佛教、基督教、犹太教道德,则呈现另外一些面貌。
如佛教。
严格来说,佛教不信仰神灵,信仰佛陀释迦摩尼。佛教教理也不同于一般唯物主义,最为看重心灵提升和灵魂转化。
根据佛教教义,凡人皆有佛性,只要精进修持,勤修自我,凡人也可成佛,乃至修成正果。
佛家正果不是具体东西,是一种灵魂状态或精神境界,一种特殊修持境界。佛家认为,一旦修成正果,灵魂即可超生,摆脱生死轮回,实现涅槃——一种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普遍永恒存在。
佛家之理和中国道教有些相似:都不重外力,重内修;不托神灵,信自我(主体)。这种修行思想和犹太教、基督教差别很大。
根据基督教观点,上帝是造物主和超越性存在,和现世不属于同一时空。这一点和佛教、道教有些不同。
佛祖释迦摩尼或各路道教神仙——像太上老君、陈抟老祖、吕洞宾、张果老等,原来都是凡人,后来经刻苦修炼,最终悟道成圣。
但佛教伦理和儒家”内圣“之德又有所不同,儒家道德源自人性本善,佛教伦理来自释迦教诲。
从终极意义说,佛祖释迦教诲是佛教伦理的根源所在,是一切佛教教义的最终依据,因佛祖释迦是佛教创始人,所有修行之道均来自释迦摩尼。
据佛经记载,释迦王子成佛后,将其对于宇宙人生之最终领悟,归结为佛家诸条诫命,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大乘戒、小乘戒等等,像众生平等、不卧高床,不杀生,不饮酒,不淫欲,不妄语等。
可见,佛教除强调个人修行,同时信赖佛祖教诲,两者结合,在佛理引导下,个人灵魂方得以提升。
欧美基督教则独属一路,把上帝恩典放第一位;个人信心第二位,最后才是个体德行。
基督教道德观迥然不同于儒教”内圣“道德,同时和凡人皆有佛性的佛教伦理也有所不同。
犹太教是犹太民族的宗教,先于基督教产生,是世上最古老的一神教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关系密切。
基督教源于犹太运动,是犹太教的变异形态。但基督教信仰在许多方面背离犹太教,导致和传统犹太教尖锐对立。
比如,基督教伦理和犹太教存在某些相同之处:
信仰唯一真神——上帝耶和华;同情弱者、慈悲为本;强调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
基督教道德和犹太教伦理又存在诸多重大差异:
犹太教强调割礼,基督教废除割礼;犹太教重视律法,基督教重视灵魂救赎(唯灵主义);基督教反对暴力,犹太教主张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基督教信仰上帝和耶稣,犹太教只信仰上帝。
综上所述,同儒家道德相比,佛教、基督教、犹太教,此类宗教道德有一共同点:
重视宗教权威,重视宗教情感,强调佛祖或上帝的引导、监督作用,个人修行需要借助宗教权威的助力,方能实现人格提升。这是宗教伦理情感的重要作用。
和宗教相比,儒家更重视自我人心,看重个体实践,强调个人应积极进取,努力行善。正如《周易》所言:日新之谓盛德。
儒家说,君子修身不假外物,只需发掘内在善性,即可尽人力,知天命。这是儒家内圣之德的优点。
儒家伦理也有一些局限性,如轻视宗教权威和宗教情感,不太重视外部监督,有时过于相信自我反省和自觉,故而显得有些粗疏、简单。
佛教、基督教、犹太教道德,既重视宗教权威和宗教情感,又强调道德标准之普适性、客观性;既正视人性自身的缺陷或不足(基督教的人性恶、佛教的执着之念),又强调内外两者之结合;主客观互动,一并促进道德人格提升。这是宗教道德的优势。
但宗教道德也有缺点:过于看重宗教权威的压迫性、强制性,将宗教情感放第一位,有时弱化人性的善意和能动性,这是宗教伦理的局限。
恰恰相反,儒家伦理则首先看重人之本心和主体能动性,这是儒家道德的长处。
总之,道德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灿烂花朵,尊重、服从道德,行善积德,既是人性本能,也合乎社会需求。
无论道德来源如何,无论人性善恶,无论有无外部监督,助人为乐,本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正如孟子所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此为人生之两大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