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aurence荷兰歌手(如何评价PierreBensusan的音乐)(1)

这是Sam的第1465天推送

茂知道三哥还是2013年末的时候,在那之前茂也是极度迷恋日式指弹,对于「噼里啪啦」类型的音乐风格很是着迷,后来又知道了Tommy,随后又对美式指弹有了很大的兴趣。一首《Fight》,一首《Windy and Warm》,是茂茂当时认认真真练习过的两首曲子,并且在英国的时候还出了视频。当然,后来正式开始练习三哥的音乐也是在英国留学时期,一首《So Long Michael》一首《Wu Wei》。

其实,茂的指弹历程是这样的,首先日式指弹,然后美式,最后三哥的音乐。可是随着时间的累积,对于日式美式的爱好明显少于对三哥音乐的喜爱,以至于现在茂的创作风格都是三哥一派,比如我写的《半生少年》。

与此同时,我的定调方式也由最初的标准调弦变成了DADGAD,而我的Lowden也一直维持这样的调弦方式几乎没有变过,并且创作也好改编也好都是这样的形式。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标准调弦就是DADGAD,DADGAD就是我的标准调弦,并将会一直持续下去。DADGAD的音乐形式,在国内这么做的还非常少,我不知道除了我在改编以及创作方面一直这么做还有没有其他人,但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在将来影响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这个行列里,喜欢上这样的形式。

和三哥学习的这些年里,我见证过三哥的一首作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也亲身体验过三哥对于音乐严格的要求,也深刻意识到为什么三哥可以写出如此饱满的音乐,也了解到原来一位世界级的艺术家也有自己生活的很多无奈。这些都是点点滴滴组成三哥音乐的元素。我曾问过三哥,为什么没有在巴黎居住。三哥说他想拥有自己的大的一个工作室,想拥有一个美丽的院子,想拥有一个大的可以独处的空间,而想要在巴黎拥有这些,是三十岁的他无法做到的,所以当时他和他的妻子Doatea推掉了巴黎租的房子,来到巴黎的郊区买了现在的房子。随后三哥的儿子出生,《Wu Wei》也就此诞生。

随后的日子里,三哥都一直住在那里。而当我真正第一次踏进他家大门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原来他的音乐如此广阔适合他所居住的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人们曾说,上帝把最富饶的土地给了法国。所以从三哥家步行几十米,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平原和稻田。当你开车行走在乡间,抬头仰望天窗,那种天壤相接的感觉会让你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幸福感,我想正是这样的环境,才使得三哥的音乐如此宽广,如此自由,如此饱满,如此富有情感。

duncanlaurence荷兰歌手(如何评价PierreBensusan的音乐)(2)

duncanlaurence荷兰歌手(如何评价PierreBensusan的音乐)(3)

三哥的音乐即便是在世界音乐范围看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当第一个音响起,你就会被他的音乐带入到他的世界中去,声部的交织虽让人们摸不着头脑,但却愈发让听众深陷其中,每一首作品都有专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灵魂。前段时间三哥中国巡演,最后一天回到北京我们一起在国贸那边吃饭,同行的还有几位朋友。其中一位朋友让我问三哥一个问题,"你认为天赋重要吗?"

三哥这么回答:

当然,天赋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你所创作的音乐来自于你的内心,来自于你的世界,而这些就是天赋的所在,也是不同的艺术家们能够百花齐放的决定性原因。你就是你,这就是天赋的重要意义。

我想,这恰好也回答了本文的题目:如何评价Pierre Bensusan的音乐?

这是专属于他的音乐,专属于他的天赋,这个世界因为有了Pierre Bensusan的音乐,所以不会再有Pierre Bensusan的音乐,我想这就是对一位艺术家最高的评价了吧。

PS:其实这篇文章很早之前就想写了,只是很多内心的羁绊一直没有打开,直到最近才慢慢明白。茂其实很后悔对公众讲和三哥学琴这件事,那个时候我也承认自己有些虚荣心和沾沾自喜,但慢慢的我变得不愿意提起和三哥学琴这件事,不是说这个事不好,恰恰相反是非常好,好到让人们难以置信。因为压力真的很大,仍记得那段时间很多人对我的造谣抨击,颠倒黑白到甚至已经完全刷新了我的三观,这其实也给我在那段时间造成了很大困扰,甚至在那段时间里丧失了听音的能力(如果你参加了今年三哥的大师课,三哥上课说的听音听了一节课的那个人就是我)。 事情过去两年,也想开了很多,今年在北京再次见到三哥,更加明白,做好自己,剩下交给时间。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中国喜爱吉他小伙伴可以有机会和三哥学习,因为这将是你一生的财富。

阅读原文报名特价【吉他指板速记和运用课程】

duncanlaurence荷兰歌手(如何评价PierreBensusan的音乐)(4)

我的唯一联系方式新浪微博@李森茂Sam

duncanlaurence荷兰歌手(如何评价PierreBensusan的音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