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地球的历史上,统治地球时间最长的就是恐龙了。它们早在2.2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直到今天,人类依然不知道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种说法,但是谁也不能完全说服其他人。目前比较让人信服的学说中,有板块迁移说、超级火山说、瘟疫说,而最最流行的,就是小行星(彗星)撞击说。

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有多大(即使没有小行星)(1)

这个说法认为,在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达10公里的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在了地球上,掀起来的巨大灰尘遮天蔽日,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植食恐龙没有食物被饿死,肉食恐龙进而也开始断粮而灭绝。这颗小天体的撞击点,目前被认为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凹陷下去的尤卡坦半岛的地球另一侧位置也因此隆起,也就是今天的青藏高原。

目前,这个说法受到了最多人的相信,很多科学家在介绍的时候,也选择了单一介绍这个说法,放佛这就是定论一样。

不过,即使是这个学说,也分为不同的流派。有些学者认为,恐龙的灭绝,不仅仅是这一次碰撞那么简单。

英国雷丁大学古生物学家坂本学夫(音译)认为,恐龙的灭绝虽然和小天体的撞击不无关系,但是还有些其他的因素被人们所忽略。

他在对世界各地的恐龙化石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的时候发现,早在恐龙灭绝之前的几千万年开始,恐龙的数量就在不断减少。这个现象的起始时间,至少比撞击事件早了4000万年。

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有多大(即使没有小行星)(2)

他发现,在这段时期,长脖子的蜥脚类恐龙(如巨龙、梁龙、马门溪龙等)首当其冲,而霸王龙这种兽脚类恐龙,虽然慢一些,但是也难逃种族数量锐减的命运。

它们究竟为何早早就开始减少,坂本学夫认为,这就要归因于板块迁移和火山运动了。有学者认为,原本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那就是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分裂成为了今天的7个大洲,而分裂的事件就发生在那一段时期。板块运动会带来各种地址灾难,于是就会导致恐龙遭受池鱼之殃。

另一方面,火山的喷发也会更加频繁,这就导致大量有毒气体进入到空气中,让恐龙无法承受。

根据坂本学夫的理论,仅仅是这两点原因,就足以导致恐龙的灭亡。恐龙统治了一亿多年的地球,早已经过了全盛时期,开始走下坡路了。即使是没有小行星的撞击,它们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极有可能还是会遭受灭绝的命运。而小行星的到来,不过是“快刀斩乱麻”,“长痛不如短痛”,给恐龙们来了个“痛快”。

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有多大(即使没有小行星)(3)

坂本学夫指出,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运动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这会让地球的生态圈变得越来越脆弱,更容易遭受灭顶之灾。就像恐龙一样,如果没有当初的板块运动和火山运动,小行星或许也无法让恐龙彻底灭绝。

因此,保护其他生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不要等到灾难到来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当初做得太过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