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率众与天祚帝在蒙古高原上会师后,双方对未来的战略产生分歧。

以天祚帝为代表的一方认为,我们必须得反攻。

现在辽国的子民,在金国的统治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我身为大辽皇帝,怎么能忘记解救他们的重任。

金国虽然强大,但是在他们的残暴统治下,宁死不当亡国奴的契丹子民会很多。只要我率军杀回去,肯定会有无数热爱自由的大辽人民,支持我和金国打仗。

我们现在虽然很弱,但是我们代表正义、我们代表最广大辽国人民的利益,所以我们一定会由弱变强的;金国代表邪恶,他们违背最大广大辽国人民的利益,所以他们虽然强大,但是一定无法长久。

史书对赵构的评价(耶律大石和赵构还真是相像)(1)

耶律大石等人却认为,天祚帝是在说梦话。你当年坐拥整个辽国,还让金国打得一退再退,输得一干二净,现在好不容易逃出来,你居然还想着杀回去?你靠什么打败金国,中兴辽国呢?不要做梦了。

再说了,什么叫金国统治下,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什么叫遍地都是抗金义军?这种政治宣传的陈词滥调,在大会上讲一讲是可以的,如果你把它当成决策依据,岂不是在讲笑话?

如果我们辽国在人民心中真有这样伟大,金国是靠什么打败我们的呢?他们就那么点人,是标准的少数民族,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席卷辽国,没有大量的辽奸,这根本就做不到。

换言之,现在大辽国土上,早已遍布辽奸了。

史书对赵构的评价(耶律大石和赵构还真是相像)(2)

由于我们处于第三者的位置上,所以,当我们看到辽国被金国打成那副德性之后,天祚帝竟然不懂得向西部做战略大转移,还要一个劲儿地反攻,都会认为这个老家伙的脑袋是不是有问题了。

更主要的是,我们看到天祚帝后来回此兵败被俘,更觉得,这个老家伙简直是咎由自取。因为,以当时的局势,你就应该放弃收复契丹故地的想法,率众向西发展,你却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非要与金国硬碰硬,真是可笑、可叹。

当然了,我们看到耶律大石的这种卖国言论,才会认为说得太有道理了。问题是,如果相关历史,转换到南宋的角度,人们就绝不会这样看了。

在北宋刚刚灭亡的那两三年里。南宋连一支五万编制的正规军都无法凑出来,全是一群由乌合之众聚集起来的所谓政府军、义军或流寇。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也认为,只要赵构大手一挥,就可以把金国打回老家去,他一再向南做战略转移,是贪生怕死的选择。

问题是,如果赵构当时真的大手一挥和金国决战,他和天祚帝的结果,恐怕没有任何差别。

史书对赵构的评价(耶律大石和赵构还真是相像)(3)

耶律大石与天祚会师后,因为是反攻还是退守西部,发生了战略性的分歧。最后,绝大多数的人,愿意追随耶律大石退守西部,反攻已没有希望了,我们只能向西部发展。

面对此情此景,天祚帝却依然要反攻。

因为天祚帝是一个反面人物,所以面对这种壮举,人们都说他疯了。可如果天祚帝知道稍后的历史,肯定会这样告诉反对派时。你让我学赵构?我呸!我耶律延禧岂是赵构那种缩头乌龟可以相比的?

我们国家让金国占领了,我们的人民,在金国的铁蹄下饱受蹂,你让我一路狂退到西部地区,关起门继续过小日子,我做不到。

不要说,我现在手上还有几万一心我反攻大陆的忠义之士;就是手上只有五百壮士,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和金国决战到底,你们如果怕死,尽可向西逃跑。但是,我绝不会逃走的,我就是死,也会死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

如果契丹民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民族,人们在说辽国偏安西部地区时,肯定会把耶律大石骂得狗血喷头。就是这个耶律大石惧敌如虎,所以才让辽国,永远丧失了收复家园的机会。

事实上,这个耶律大石和赵构有什么区别?

一切是显然的,耶律大石也忘记了收复契丹故地,而是退到西边过小日子去了,赵构也是忘记收复中原,而到南边过小日子去了。

从正面的意义看,他们都可以称得上中兴之主,因为耶律大石在辽国的大厦将顷之际率众西撤,让辽国又延续了百年,而赵构在北宋大厦将顷之际率众南渡,让大宋又延续了百年。

问题是,从反面的意义看,他们都可以被称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苏州作汴州”的代表人物,如果有差别,只是耶律大石一路西逃,赵构一路向南逃罢了。

史书对赵构的评价(耶律大石和赵构还真是相像)(4)

耶律大石的计划,之所以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蒙古高原的部族,一直都是以半独立的状态存在着。

所以,他们在辽国土崩瓦解之际,不趁火打劫就已经很够意思了,怎么可能帮着辽国复国呢?

因为,帮助大辽复国开始,就意味着无数蒙古高原上的优秀儿女要充当炮灰。关键是,能不能打出结果来,大家一点信心也没有。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自然支持耶律大石的西撤计划,因为面对金国这种充满野性的新生政权,惹不起咱们躲得起。

蒙古高原上的各大利益集团,并没有借机摆脱辽国的控制,主要是因为他们需要保持既有的权力分配格局。

因为,彻底扔掉辽国大旗,既有的权力格局就有可能需要重新洗牌,而在洗牌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引发混乱、战乱。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自然愿意高举辽国大旗。但是,如果辽国皇帝决意让他们去给辽国复国当炮灰,他们自然会拒绝的。

宋金可以实现和议,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扯淡时,大家都是愿意为国家、民族牺牲一切。但是,政府真要让他牺牲一切时,他肯定都会大骂政府的祖宗十八代。

既然如此,统治者哪敢一门心思地收复故土呢?因为,这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而是需要牺牲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的,牺牲谁也得有个说法吧?到时,惹得大家群情激奋,那可得不偿失了。

只是类似的内容端不上桌面,所以我们翻开历史,看到的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一切的人,只有少数几个卖国贼和汉奸是例外。

当然了,因为类似的内容端上不桌面。所以叛乱分子也绝不会说,政府一心主战,让我们当炮灰,所以我们反对它,因为这说起来好像不太占理。

所以,他们反对的理由,永远是政府太腐败、太专制,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史书对赵构的评价(耶律大石和赵构还真是相像)(5)

耶律大石西撤之后,天祚帝已经陷入了绝境,最后的努力也只是徒劳。

所以,天祚帝后来的努力,只是一种近于自杀式的努力,最后终于让金国俘虏了。

史书对赵构的评价(耶律大石和赵构还真是相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