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时间:2019年9月26日】
石岩峭壁上,
勒杜鹃肆意地绽放着,
一大片的姹紫嫣红,热烈而烂漫,
与蓝天、绿树交相辉映,朝气蓬勃。
绿荫花丛下,
一个雄奇瑰丽的洞穴跃然眼前
▼
石室洞
邻近有一诗句石刻,乃朱德元帅游七星岩所赋。诗中“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描写的就是此洞。
这是七星岩最大的溶洞——石室洞,
在七星岩诸洞之中
开发最早,景物也最多。
石室洞苍穹高大,东连龙岩水洞,西通碧霞洞,北连璇玑台莲花洞。洞壁的摩崖石刻,自唐以来各种文体、字体的诗文,琳琅满目,使人恍如置身书法艺术的宫殿。坐船探幽,更是清凉写意,惟妙惟肖的天然石景,无不称奇。
洞中龙岩水洞为主洞,洞中之水经过改造,全年保持水位,可买票乘船游览;亦可选择步行领略碧霞洞和莲花洞的奇妙。千姿百态的怪石,千变万化的地形,浮梁杭柱,配合着五彩的灯光,感觉别有洞天。
△ 图源 多彩肇庆
石室洞的神奇,如同走入神话的世界。曲栏下一泓澄碧,彩灯照耀下的钟乳石像数不尽的宝石琼花,耳畔石燕啁啾,石鼓咚咚,令人浮想联翩。
北海碑亭
石室洞口外南侧,建有一座小亭,名曰“北海碑亭”。该亭东、西、南三面用水泥柱和铁栏栅护围,里面的石刻颇为引人注目。
作为名胜区历史最长、最有名气的石刻,它就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李邕题书的《端州石室记》石刻,号称七星岩的镇岩之宝。2001年7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端州石室记》石刻高0.79米、宽1.07米,楷书,正文连同标题、落款分为十八行,共有三百八十六个字。现今,石刻能够清晰可辨的仅剩二百六十四个字。
△ 李邕像。图源 端州发布
唐开元十五年(727),在宦海沉浮多年的李邕途经端州(今广东肇庆市)州城,被七星岩石室岩下的石室洞内奇异景致所吸引。他认为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间仙境”,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气书成《端州石室记》。
↓↓↓
该石刻生动地描写了端州石室这一人间仙境的奇异景色,抒发作者游览的情怀。全文指斥仙境的虚妄,歌颂大自然的美景,鼓吹积极有为的政治。
该石刻是七星岩摩崖石刻中年代最古,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一题,是李邕留下的唯一正书碑。字里行间,保存着李邕书法体方而笔圆,力劲而气舒,纵横捭阖,风采动人的特色,属国内石刻中的瑰宝。
△ 图源 端州发布
石刻中央偏左有一马蹄形印记,宋朝时,开始又称它为“马蹄碑”。这个马蹄碑还与李绅有段故事:
距离李邕年代有100年之后,端州又来了一个唐朝大诗人李绅,他是新乐府诗《悯农》的作者。相传,长庆四年(824年)李绅被贬为端州司马,来到了肇庆。他听说七星岩很美,并有李邕的碑刻,便喜极忘形,也要到此题刻,于是策马扬鞭直奔七星岩,可是由于飞驰太快,勒不紧缰绳,马的前蹄正好踏在北海碑上,留下了马蹄印。这就是马蹄碑的缘由。
△ 李绅雕像。图源 端州发布
真假我们如今无法分辨,但李绅的题刻却真实地刻在了石室岩里——“李绅,长庆四年二月,自户部侍郎贬官至此。宝历元年二月四日将家累游。”也就是说,这石刻是他从户部侍郎降职为端州司马期间,与家人一起游石室岩时题写的。
民国二十七年(1938),为了保护《端州石室记》石刻,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李磊夫捐资建造护碑亭。1962年,肇庆市人民政府拨款为护碑亭覆盖瓦顶,使《端州石室记》石刻免受风雨的侵蚀,并予以维修。
后来,到七星岩观光的游人越来越多。为了避免人为的损坏,防止游人用手触摸《端州石室记》石刻,避免手汗的酸性对字面造成腐蚀,肇庆市政府又为护碑亭加建水泥柱和铁栏栅。
现在,游人虽然失去了与《端州石室记》石刻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却为百年后的他人能够继续欣赏石刻,创造了一份可能。
现在是九月底,即将迎来国庆黄金周,
大家可以趁此机会与亲朋好友一同到七星岩,
进石室洞欣赏岩溶奇幻景观,
在北海碑亭细味石刻艺术魅力。
石室洞(龙岩洞) 北海碑亭 小贴士
地址: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七星岩风景区内石室岩下
文字整理丨小日月
图丨小日月
编辑丨小日月
【本作品首发于“牌坊广场”公众号,已获授权转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到任何平台,转载请标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