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西南边陲,生长着云南娑罗双、盈江龙脑香等标志性热带雨林植被,还栖息着穿山甲、白眉长臂猿、犀鸟、孔雀雉等珍稀野生动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什么动物是穿山甲的天敌?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动物是穿山甲的天敌(铜壁关出现穿山甲)

什么动物是穿山甲的天敌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西南边陲,生长着云南娑罗双、盈江龙脑香等标志性热带雨林植被,还栖息着穿山甲、白眉长臂猿、犀鸟、孔雀雉等珍稀野生动物。

穿山甲是古老的哺乳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5000万年。以往在云南铜壁关记录到的穿山甲,是中华穿山甲!据央视新闻报道,前不久,在铜壁关保护区内,发现了一只马来穿山甲。

马来穿山甲是极危物种,随时有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近20年来都不曾在野外发现其踪迹,此次在铜壁关发现马来穿山甲,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01马来穿山甲在爬树,用尾巴勾住树干,伸出长舌头舔食蚂蚁

在云南铜壁关的热带雨林里,马来穿山甲就像一个低调的“隐士”,隐藏在高大茂盛的树林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树上,食物来源充足,过着惬意、滋润的生活。

红外相机拍下的视频中,一只马来穿山甲正在爬树,身上披着鳞甲,爬到一定高度,用较长的尾巴勾住树干,爪子也紧紧抓住树干,稳定身体,伸出长舌头觅食。

应该是树干上有蚂蚁,马来穿山甲伸出长长的舌头,风卷残云般将蚂蚁送入自己的胃中。同时,还用爪子在抓挠树皮,有木屑纷纷飘落。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马来穿山甲的动作,并不算粗壮的树干摇摇晃晃的。马来穿山甲的动作很灵活,一下子移到树干的背面,然后一溜烟往树上爬去。

马来穿山甲喜欢住在树上,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树洞,是它们比较理想的家。所以,马来穿山甲趁夜觅食喂饱自己的胃之后,熟门熟路地钻进一个隐蔽的树洞里睡觉。

02全身大约有1000片鳞甲,舌头长25厘米,利用爪子爬树

全球共有8种穿山甲,分别是中华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长尾穿山甲、树穿山甲、南非穿山甲、菲律宾穿山甲。分布在我国的主要是中华穿山甲,还有马来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

马来穿山甲,又叫马来亚穿山甲、爪哇穿山甲、巽他穿山甲,身形狭长,背部隆起,面部细长,就像一个有鳞片版的“食蚁兽”。

体重约9-28斤,雄性马来穿山甲通常比雌性大10-50%。尾巴呈扁平状,长约35-57厘米,明显比中华穿山甲的尾巴长,且有一处白色鳞片。

全身遍布深褐色的鳞甲,一只成年马来穿山甲大约拥有900-1000片鳞甲,体型大的个体甚至更多。一片叠着一片的鳞甲覆盖了头部、颈部、躯干、侧翼和尾部,就像穿着一件“铠甲战衣”,间杂长着硬毛。

身披鳞甲,让马来穿山甲一看就很不好惹,实际上马来穿山甲很容易受伤。面部与腹部没有鳞甲保护,很怕疼,遇到危险就会蜷曲身体,卷成圆球状,保护薄弱部位。

马来穿山甲舌头很长,可以伸长到25厘米左右,没有牙齿,耳朵小,眼睛小,四肢粗短,爪子有点弯曲,还挺锋利,能挖土能抓握树干。

03喜欢住在树洞里,昼伏夜出,用气味与同类交流

马来穿山甲栖息在热带雨林生境里,喜欢待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原生林、次生林、低地森林,免疫力低,对温度的波动很敏感。在我国云南有分布,还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中华穿山甲喜欢住在地下洞穴里,而且常常更换洞穴居住,而马来穿山甲则喜欢住在树上,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树上。

总是昼伏夜出,喜欢独来独往,偶尔会成双成对活动。白天蜷缩在高处的树洞里休息,到了夜晚才出洞觅食、活动。

爬树技能一绝!马来穿山甲借助弯曲的爪子,以及较长的尾巴,总能灵活地爬树,并在树上进行觅食、活动。虽然视力不怎么样,但拥有敏锐的嗅觉,可以精确地定位蚂蚁的位置。

虽然不爱扎堆,享受孤独,但是会与同类交替使用领地内的洞穴资源。它们会通过摩擦下颌腺体,或者喷洒液体的方式,留下自己的气味,进行标记领地,与同类交流。

04食物包含20多种蚂蚁,一天能吃1斤蚂蚁,还会吞食沙子助消化

马来穿山甲的主要食物是蚂蚁和白蚁,看似食谱不丰富,但其中包含20多种蚂蚁,偶尔也吃其他柔软的昆虫和幼虫。出于生存的本能,马来穿山甲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捕食不同种类的蚂蚁,补充不同的营养成分。看不出来吧,人家还是个小吃货呢,不仅会吃,而且还很能吃。

一只成年马来穿山甲一天能吃1斤蚂蚁!它们会抱住树干,舔食树干上的蚂蚁,还能用尾巴勾住树干,让身体悬挂在树上,像猴子一样 “荡秋千”。

每天总有许多蚂蚁,被树上的花朵、果实吸引,而马来穿山甲的目标就是这些蚂蚁。长舌头上有黏稠的物质,一碰到蚂蚁就能将其黏住,然后直接送入胃中,而不用通过嘴巴咀嚼。哪怕蚂蚁躲在树皮缝里,马来穿山甲也能吃到。

除了吃树上的蚂蚁,也会去觅食筑在地上的蚁巢,通过嗅觉找到蚁巢后,直接用自己弯曲的爪子挖开蚂蚁的城堡,长舌头一卷就是多多的蚂蚁。太好了,长舌头一伸一缩之间,就有许多蚂蚁成了马来穿山甲的食物。在觅食的同时,还会吞食一点沙子,帮助消化。

马来穿山甲的舌头比较长,平时收缩在腹腔的喉袋内,需要用时可以飞快伸出。马来穿山甲的胃部结构比较特殊,胃壁有很厚的肌层,上面有许多角蛋白组成的突起,就像鸟类的肌胃一样,能将食入的蚂蚁磨碎消化,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

所以说,马来穿山甲不仅是“蚂蚁杀手”,还是“森林卫士”!在200多亩的树林里,只要有1只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

05母穿山甲驮着幼崽外出活动,遇到危险把幼崽紧紧抱在怀中

雌性马来穿山甲1岁大,就可以繁育后代了,一般在秋季交配,冬季在洞里生产,一胎只产一仔。刚出生的小穿山甲很弱小,身上的鳞片还很柔软,从第二天开始才慢慢硬化,渐渐长大,鳞片也渐渐长成“铠甲”。

马来穿山甲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悉心照顾,带着幼崽外出时,总是驮着幼崽行走。小小的穿山甲紧紧趴在母亲的尾部,乖巧可爱,不会因为好动而离开母亲一步。

森林里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危险,马来穿山甲的天敌有老虎、云豹等猛兽。如果遭遇天敌,马来穿山甲会立刻蜷缩身体,卷成一个球状,以鳞甲作为防御武器,哪怕是咬合力极强的老虎也无从下嘴。再不行,它还可以从树上滚下来,或者滚下山坡,及时逃离危险。

幼小马来穿山甲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穿山甲妈妈会第一时间将孩子,紧紧地抱在怀中,带着孩子逃跑,就算自己受伤也不会松开。所以,自然界的天敌难以对付马来穿山甲,再说了它身上没多少肉,猛兽也犯不着在它身上浪费精力。

别说马来穿山甲了,全球的穿山甲都遭受过人类的伤害,穿山甲最大的天敌是人类!穿山甲很怕疼,一疼身体就会不受控地伸开,但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只穿山甲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经历了无情的摔打、火烤,身受重伤,都没有松开怀抱,直到死亡。

穿山甲唯一的防御武器,在人类面前毫无作用,遭到人类的偷猎、贩卖,是遭到非法贩卖最多的野生哺乳动物。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估计,在过去10年中,一共有100万只穿山甲被捕杀贩卖。全球穿山甲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06结语

过度猎捕利用,生境破坏,以及自身繁殖力低下,是穿山甲濒危的主要原因,可见野生穿山甲活得太不容易了。如今,相关专家在为保护穿山甲而努力,只可惜人工圈养的穿山甲寿命很短,有的两三年就死亡了,还无法实现野外放生。

随着环境的改善,我国各地也偶尔出现穿山甲的身影。此次,云南铜壁关发现马来穿山甲,对我国的穿山甲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动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