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介绍:孙利平,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宇航动力专业,在航天工业技术部门工作多年,后调入深圳市政府某部门,体验了政府工作的思考视角。 自然科学的训练滋养了理性能力,跨领域的职业经历积累了哲学的感悟,晚年的人生理想凝聚于对哲学的认真探讨中。第2篇 对话者 | 柯洲&孙利平
封图设计 | 泉十七 策划&责编 | 牟小姝
第 3722 篇深度好文:11698 字 | 30 分钟阅读
今天,生活在中国的年轻人,因为文化环境的混乱和伦理价值的冲突,具有各种各样的精神困顿与烦恼,他们常常为自己的人生困境而焦虑。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今天中国社会的文化混乱与冲突让他们失去了人生追求的明确目标,让他们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中没有精神依凭。
当今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非常顺利,并且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功,但这也掩盖了社会文化的散乱与冲突,使得中国人常常忽视它们。
当前中国与美国之间发生的贸易争端,看似是经济的冲突,实际上则是文明之间的竞争冲突,其根源在中美不同的文化冲突中。
理解中美的文化差异与历史观差异,才是解开中美冲突的钥匙。
一、文化的三个层次
文明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特征。
人类依据独特的精神世界构成了文明与社会环境。
文明随着人类的演化而演化。文明的演化分成四个台阶:远古的狩猎采集文明、中古的养殖栽培文明、近古的农耕畜牧文明、近现代的工业贸易文明。
在地球上,无论哪个大陆,哪种文明,都大致经历了这样的演化台阶。在这四个台阶中,越往后演化时间就越短,演化的进程就越剧烈。这来自人类的切身感受。
人类在演化中依据不同的生存环境区分为不同的文明群体,不同的文明群体大都可以按照这四个台阶的形态逐渐提高演化的层次。
也有些文明会跳过某一台阶。
例如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国文明,非洲大上的一些热带雨林文明,就可能会从养殖栽培文明直接跳到近现代的工业贸易文明。文明的台阶是人类演化的纵坐标维度,人类依据不同的文明形态区分为大群体,又构成了人类演化的横坐标维度。
在每个文明群体中又可以继续分为民族、国家、城邦部落等及其以下的各个层次的社会结构。
不同的文明形态表达了人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不同生存方式,这些生存方式的区分依据就在他们不同的公共观念与文化中。
人与动物基本的区别不在于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不同,而在于具有了独特的人类精神世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文化。
文化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公共化内涵的社会化表达。
人的精神世界发生和存在于个体的高级神经器官中,精神世界的功能由大脑的功能来承托。
人类依据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实现自己的环境生存,人类依据精神世界的特殊功能,将来自动物的群居本能改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
文化是人类社会秩序的精神依据。
人类的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微观文化
微观文化主要包括家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
微观文化表达了个体的生活方式与活动方式。
大部分文化学者所指的文化都是这种文化,但这些远不是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
2.中观文化
中观文化是人类管理社会活动、构建与维护社会秩序的技术体系,包括科技文化、政治文化、艺术文化、经济文化、法律文化。
其中的每一个文化内容都是一个庞大的观念结构体系,都可以再分成许多专业知识领域。
所有这些文化内容的功能总和,无非是人类控制与维护社会秩序的技术手段而已,还并非是建立社会制度的根本精神依据。
但这些技术手段也足以维持一个既定社会秩序的稳定存在。
3.宏观文化
宏观文化是人类常常不容易感受到但又不可或缺的,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形态。它包含了信仰文化、大伦理文化、宗教文化和哲学文化。
宏观文化常常远离了具体技术文化与工具文化,但是它却决定了人类的终极价值和终极追求,决定了人类的生存模式与社会形态,决定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基本结构。
例如,自然科学属于中观文化,但决定自然科学形态与方法的公理体系与公共价值预设,决定自然科学思考方式的科学范式数学结构,则属于宏观文化中的大伦理文化与哲学文化。自然科学文化虽然依据经验事实与数学逻辑来建立,但很多前沿的自然科学家都常常是宗教的虔诚信徒,或者是透彻的哲学思考者。
宏观的宗教文化与哲学文化,常常是他们精神的终极依凭与创造能力的思维引导。创立了现代经典物理学的基本体系的牛顿,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创立了现代量子物理学的一大批科学家,在他们讨论深层次的科学观念疑难时,也常常会回到宗教观念中去。
爱因斯坦在反对量子理论的概率模型时就说过,上帝不掷骰子!
二、中国的主流文化
当前中国散乱冲突的主流文化,就表现为互相对立的文化体系间的“三足鼎立”。但它们又共同提供了今天中国主流文化的形态与结构,它们就是: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逻辑,以儒家文化的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为土壤根基,所构成了执政党的价值观与政治伦理体系。
这个文化是现代中国的国家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核心结构,是政治制度的依据,也是一般社会秩序的最终依据。但这个文化今天还不够完善,还在发展中。
中国的政治秩序、政治道路、政治自信都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这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个基本根基。
2.西方自由主义文化
当今中国的自由主义文化主要来自西方的现代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它以现代西方经济学、现代金融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核心,以现代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价值观为根基,并向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与行政理论延伸。
它来自中国的改革开放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包容与接纳,来自这种秩序接纳中的文化输入,它受到现代市场经济为制度的核心支撑。
中国当代成功的改革开放运动,实现了中国经济与国际化的工业贸易秩序的接轨以及市场化改造,这就是接纳这种文化的重要成果。
这种文化中蕴含的人本主义价值观与科学主义世界观,以及其中挟持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都深深地嵌入了当代中国的文化环境中。
其追求人类精神与个性解放和社会自由的公共观念,曾经唤醒与激励了一大批有志改造国家的年轻人。
这些人今天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精英的主体,这些人今天占据了中国文化活动的各个层次的舞台。
但这种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立的,在基础逻辑中与基本哲学中它们是无法通约与互相包容的。
在今天的中国,西方自由主义文化几乎占据了中国主流的学术领地。国家领导人治理经济、管理国家经济活动,也常常在这种文化中寻求工具和逻辑方法,也无法回避。
3.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发端于春秋时期的孔子思想,它倡导现世事功业与道德理性,其核心观念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其核心是“仁”。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价值观体系。儒家文化又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依据与历史渊源,它贯穿了历史,蕴含着当代。
它的基本伦理形态决定了可以与社会主义文化获得基础上的价值共识,但却不能与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相通,它还没有包容西方现代文化与自然科学。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它对中华文明的延续与中国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稳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仍然是今天中国文化的基底。
在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层结构中,无不打着儒家文化的烙印。
这三种文化都是今天中国的主流文化,但它们之间的互不包容甚至互相冲突,就为中国人带来了深层次的文化困扰与精神焦虑。
在今天中国的网络舆情中激烈对立的争论中,大都可以看到这种文化冲突的影子。
今天的中国人一旦进入对中国社会秩序发展范式与前景的深刻思考,必然会陷入这种文化冲突中而不得解脱。
缺乏哲学智慧但又追求深刻思考的中国人,就常常会在冲突的焦虑中放弃对严肃理性的追求,或者遁入传统宗教中以求精神自保,或者在现实的物质消费中看破红尘而玩世不恭。
只有不具备深层次文化追求与理性修养的中国人,才会无视这种精神困境。
那么,我们如何摆脱这种困境?
今天的中国人如何重建自己的文化自信?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文化重构。文化重构的途径就是重新回到哲学。
文化是哲学问题。
哲学是文化沟通和文化重构的基础依据与工具依据。看似无解的文化对立,大都可以在哲学根基中找到通约的公共基础。
哲学研究人类精神世界的存在方式和意识活动方式,研究人类意识的功能与成果。
好的哲学对所有人都有感召力,好的哲学可以是任何人类文化的工具依据,好的哲学可以成为冲突文化的重构基础,可以成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桥梁。
但是,在今天的学术中流行的各种残破的哲学中,已经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了。
今天的很多中国人因此而认为哲学是无用的文化。这既是他们的短视,也是中国哲学的凋敝窘境。
三、探寻中西方哲学的秘密
人类在地球上至少有100万年的历史,人类的语言文化与艺术文化大致有几万年的历史,哲学则只有三五千年的历史。
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演化的周期,人类社会具有演化周期,人类文化具有演化周期,哲学也具有演化周期。
哲学的演化周期就是在不断深入理解经验观念与不断深入理解超验观念的交替中前行的。
例如,柏拉图主要强调超验观念的价值意义;亚里士多德则主要强调经验观念的价值意义。
洛克与边沁强调经验观念的价值意义;黑格尔则强调超验观念的价值意义;休谟在其中提出了综合的疑惑。
康德似乎较好地综合了经验观念与超验观念的功能。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经验观念的意义,后马克思主义则在试图恢复一些对超验观念的理解。
中国的老子庄子强调超验观念的意义,墨子、孔孟则强调经验观念的意义。
程朱强化了儒学文化体系中的超验观念功能,王夫之则又继续强化了经验观念的地位。
王阳明则提供了一种对经验与超验的融合方式。
作为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康德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的框架。他对超验和经验的综合理解,就是承认知识的经验来源,强调了经验对知识的重要性,但他又认为要将经验变成知识,必须要有一个超验的先验范畴的引导和安置,这就形成了一种二元论的阴影。
黑格尔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的逻辑结构,但这个结构又是偏重超验而忽略经验的,因此我们把他视作唯心主义大师。
黑格尔把柏拉图的绝对理念变成了宇宙精神。他认为整个精神世界是由宇宙中存在的一个绝对精神来主导的。这与上帝感召的观念是相同的。
黑格尔没有办法理解人类精神世界的来源,他只能认为精神世界是宇宙精神在经验中的展开。
这个逻辑听起来虽然很滑稽,但是至今为止,没有哪个哲学家真正打破了他的逻辑。
马克思规避了他的逻辑,但也无法取代他的逻辑。马克思仍然保留了类似宇宙精神的客观规律的概念。
在哲学史中,质疑与打破容易,能不能拿出更好的逻辑来代替它,这才是问题。
此外,至今为止的哲学对理性与感性的不同强调,也形成了另一个维度的演化周期形态。
在哲学史中,强调理性排除感性,或者强调感性排斥理性,也就构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运动。
曾经形成了西方古代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崇拜,一直延续到了基督教经院哲学中,直到文艺复兴运动需要哲学的支撑时,人本主义与感性欲望崇拜又成为新的哲学思潮。
随着人本主义公共价值的蓬勃,基督宗教对社会文化的专一统治逐渐瓦解,市民阶层的世俗生活公共价值开始释放出来。这需要一种新的哲学来表达与支撑。
这种哲学强调了人欲望的合理性,也强调了人精神世界与意识活动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这种哲学带来了人类精神的个性解放,也支撑了后来的自由主义文化潮流。
这与原来的主流哲学强调宇宙精神与理性的神圣性,强调宗教公共价值的神圣性是对立的。
由此,西方哲学变成了两个分岔流派,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一个是理性主义崇拜的逻辑实证主义,另一个是感性主义和意志主义崇拜的存在主义。
崇拜感性的存在主义和意志主义的哲学流派,今天的中国青年人与中年人比较熟悉。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是在改革开发以后由此而了解西方哲学的。
实际上,欧洲19世纪末的新启蒙运动的年轻人,也都是从存在主义哲学中获得了精神解放的。
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尼采,实际的发端是叔本华。
他们强调人类的自由意志,强调人类个体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强调理性的不完备性,甚至强调理性的荒谬性。
他们主张人类不能依靠理性,而要依赖自己的独立意志。
他们发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感性本质与情感活动是无法根本被理性所表达的,这是正确的真理。但是他们又偏狭地完全地排斥理性,又过度夸大了感性意识活动的功能作用,这是他的狭隘与愚昧。
现代西方与此对立的另一个哲学流派就是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的主导哲学形成了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流派。其中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叫罗素。
在当时自然科学如日中天的情况下,罗素认为整个哲学可以被逻辑化,他认为传统哲学讲了太多不太清楚的、模模糊糊的东西,我们把它们用逻辑连起来,就像数学逻辑把自然科学观念连起来一样,这样哲学就会简单明了。
他创造了摹状词理论。实际上摹状词就是超验的虚拟观念。
逻辑实证哲学主要是受到科学文化的拉动,并试图用科学文化形态来改造全部哲学的结果。这是一条死路。
逻辑是精神世界的内涵,而且是超验内涵,是人类理解自己精神世界的特殊超验观念,而不是外在世界的存在。
而逻辑实证主义者试图将宇宙本身的存在理解为逻辑。这是一个很大的哲学误解。这种哲学最近又杂合了生命科学,形成了有机体模式的宇宙论,这是一种现代愚昧,也是哲学家的羞耻。
美国人不太重视哲学,但又创造了出了一套实用主义哲学。
他们试图不在超验观念里纠缠,只讲人类的欲望实现与人类的本性追求,只关注人类的行为合理性与价值的实现。
当然这是对的,但也是狭隘的。
讲到最后,由于没有办法对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实现合理安置,也就只能重新回到宗教中去。这就是今天美国文化的二元分裂。
中国哲学也具有自己的演化形态。
中国的哲学跟中国的一般文化密切交融,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这使得中国哲学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化形态。
所以中国的思想家基本上都是半个哲学家。也因此,西方人常常诟病中国没有哲学。不懂哲学的中国人也在跟着学舌。
比如孔子孟子,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但一般不被称为哲学家。
但是老子和庄子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哲学家。他们为中国哲学提供了非常优美的超验结构,其高度抽象的合理性至少不比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差。
庄子对人类精神环境与意识活动功能的理解甚至超越了柏拉图。但因为西方人根本不能理解,也就使得今天以西方文化为圭臬的中国学者们也不愿去理解。
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辉煌不是假的。
但是中国大多数人都不太懂这种历史真实性的意义。西方人把它说成是假的,说成是教条,很多中国学者也跟着说。
今天我们自己的历史教育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不太自信,有多少中国人在内心中真诚热爱自己的文明和历史呢?
文化的自信来自历史的自信,不懂历史与不相信历史的人无法有文化自信。
文化的根基在历史中。
理解如何中西方哲学的区别?不同的文明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哲学表达。
“西方哲学讲逻辑,东方哲学讲顿悟”,这是一个简单的表象。
人类通过感性意识活动实现认识的顿悟与价值判断的顿悟。人类构建精神环境秩序的认识活动的本质,就是顿悟的感性过程。
逻辑是人类理解自己精神环境秩序的理性化超验成果。逻辑是认识的感性成果的外在表达工具。
没有感性顿悟的成果,讲逻辑的表达就是空洞的。能用逻辑把道理讲得好的人,必须是具有强烈的感性顿悟能力的人。
如果光学习逻辑方法,例如数学,什么智慧也得不到。只有培养了强大的感性顿悟能力,再加上逻辑方法的表达支持,才会是具有深刻思维能力的人。
西方文化中的逻辑强大来自他们的文化传统,来自他们的哲学对自然环境理解与社会环境理解的二元分化。
西方哲学一开始就形成了自然哲学与社会哲学的明确区分。自然环境秩序的简单与直接有助于深化逻辑的运用,西方数学因此很早就被自然哲学深入引入。
这既强化了自然哲学的发展,也强化了逻辑工具的发展。
自然环境的秩序简单与单纯,人类对自然环境秩序的感官感受容易公共经验化,也就使得它们容易被逻辑化安置与组织。西方自然哲学和数学由此而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基督教文化的理性化追求对西方哲学的促进是很重要的,它对教义的理性化表达追求与哲学对精神世界的理性理解追求的目标相一致,很多当时的哲学家都是宗教专业人士。
哲学跟基督宗教文化的高度融合也就产生了经院哲学。
到了近代,在工业贸易文明的经济活动拉动下,自然哲学终于被特殊的文化活动转变为自然科学。
欧洲的自然哲学是现代自然科学之母,欧洲的基督宗教是现代自然科学之父,工业贸易文明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助产士和保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少了哪个,现代自然科学都不会形成。所谓的李约瑟难题是有一个模糊不清的伪问题。
自然科学是近代西方创立的工业贸易文明中的特殊文化形态。
中国没有独立发展的自然哲学,只有丰富多彩而且水平不低的自然技术,中国没有宗教文化的理性追求拉动,也没有工业贸易文明经济的需求拉动,怎么会出现自然科学的文化形态呢?
中西方哲学可能重新融合吗?
今天看来并不容易。首先是今天还没有形成融合两种哲学的文化运动,甚至还没有哲学家敢于提出这样的学术目标。其次是如果要实现融合,必须要创立超越既有逻辑的新逻辑。现代西方逻辑工具已经不够用了,传统的中国逻辑更无法堪此重任。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如果可以实现融合,也应该出于中国哲学家之手。因为只有中国人才能既理解中国哲学又理解西方哲学,而西方人则只能理解西方哲学无法理解中国哲学。因为只有今天的中国文化重构才具有融合中西哲学的动因,西方人没有这种文化欲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只是来自一种自恋西方文化的优越感。很多看似尊重中国文化的西方学者,一旦面对今天的世界性文化竞争,就噤若寒蝉现了原形。
曾经的世界哲学家都是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今后100年中,世界的哲学家应该主要是中国人了。但今天的中国年轻人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辩证法逻辑曾经非常兴旺,它似乎可以满足一切逻辑工具的需求。
但后来因为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系统论逻辑又出现了。系统论逻辑是描述复杂秩序的合理工具,但是今天还在完善中。它的应用今天还仅局限于科学活动中,在哲学中还远没有得到普及。
看似热闹的系统论研究,从老三论到新三论,还都只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活跃。但其中很多成果都已经具备了向哲学中推广的条件。可惜今天已经没有哲学家愿意做这种事情了。
曾经的优秀学子蜂拥于自然科学中,今天的优秀学子则对经济学与金融技术趋之若鹜。哲学还是文化中的丑小鸭。
不得已,今天的哲学还在拥抱着老态龙钟的辩证法逻辑与形式逻辑。我们今天还少有哲学家愿意运用系统论逻辑。特别是中国今天的哲学学者们,大都不具备学习系统论逻辑的基本理性能力,因为他们大都是缺乏逻辑训练的文科生出身。哲学追求对精神环境的理性化理解,哲学学生一定要有深厚的逻辑训练基础,否则根本想不透哲学,更难以理解与表达形而上学。
哲学一定要文理兼修。
四、科学观念的创造者一定是半个哲学家
自然科学是现代主流文化中的主导结构,因为它是现代工业贸易文明社会赖以建立的核心工具依据。
自然科学文化是实证化的特定逻辑观念体系。
科学文化依据科学事实经验化地确立,依据现代数学逻辑构成完美的超验观念体系。
自然科学的基本依据在科学观测事实中。
所谓事实,就是人类高度公共化的经验观念,事实并非是外在环境的秩序形态。但科学事实并非一般事实。
例如,温度高的水烫手是事实,每天早上太阳都从东方升起是事实,人类由母体娩出但又在生存中走向衰老与死亡也是事实,股市期市中的价格波动还是事实。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事实丰富多彩,但只有很少的事实是科学观测事实。
科学方法选择与规范了科学事实,法理文化选择与规范了法律事实,社会伦理选择与规范了道德事实,政治秩序选择与规范了政治事实。
人类精神世界的唯一功能,就是映射与表达人类的生存环境秩序。人类因此而依据自己精神环境中的观念结构选择自己的环境实现方式。
所谓真理,就是人类精神环境秩序中合理地表达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的观念体系。
自然科学文化表达了人类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公共观念体系,因此自然科学具有真理性。
在人类文化中还有广泛的其它公共观念也可以表达人类合理的生存方式,例如曾经的宗教和不朽的艺术,他们都相对地表达了宗教真理与艺术真理。
不科学不见得不是真理。但科学也不见得都是真理,科学观念中仍然可能包含了谬误。
最新的科学哲学表明,科学不是在证实中发展,是在证伪中发展。
科学被证实不奇怪,科学被证伪实际上也常见。只不过很多证伪被各种科学方法的规范所掩盖了。
在科学史中,大量曾经被证实的科学,就在进一步的证伪中被废弃和重构了,这就是科学文化演化的方式,也是科学观念发展的方式。
正是由于科学哲学的不彰,才使得大部分人都不能了解这些,包括一些科学工作者。
在科学文化的创立活动中,形成科学假设是科学发现的第一步。
假设就是精神环境中的猜想观念。任何科学理论都由假设开始,然后再依据特定的事实经验进行验证。验证的不同层次与深度的成果,形成了由假设向理论的演化。
被经验事实初步证实的假设,就变成了初始理论。把这个理论放到不同的科学文化场景中深入应用的成功,就将初步理论变成了明确的定律。
把这个定律在广泛的科学体系中安置与应用,如果仍然没有逻辑冲突,就可以叫做原理。
由有效的数学逻辑将一系列定律与原理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稳定的科学理论体系。
牛顿体系曾经是稳定的物理学体系。
量子力学体系还在向稳定中发展,新兴物理标准模型则还在进一步证实中。
人们热衷于建立高能量子对撞设施,就是在追求对前沿猜想的证实。
科学文化并非仅仅由经验观念构成,没有超验观念,就不可能构成理论体系。
逻辑工具就是典型的超验观念。由数学逻辑整合与表达的科学观念体系,就是由超验观念对经验观念的组织化体系。
经验观念来自人类对感官信息的认识活动构建,超验观念则是认识活动形成的精神环境内在秩序形态。
认识活动表达了人类精神环境中的秩序构建的自组织过程。
任何观念中都与蕴含了超验秩序,经验观念中也不例外。任何超验观念中也都会蕴含公共信息,也都具有经验内涵。
在人类精神环境中对经验观念与超验观念的区分是相对的。
在科学文化中,经验观念处于明确的功能地位,但也蕴含了丰富的超验观念。
科学观念中的超验观念决定了科学观念的基本形态与功能,科学观念中的经验观念决定了科学观念的基本环境价值。
科学文化并非仅由经验事实构成,经验事实是科学的砖瓦,超验观念则是科学的形体依据与结构粘合剂。
科学的公理结构与范式由高层次的超验观念决定。
哲学是理解超验观念的理性工具。超验观念的理性化体系就是形而上学。科学的公理来自哲学,科学的预设前提来自哲学,科学的方法与数学工具来自哲学。
数学家是特殊领域里的哲学家。基础数学应该是特殊的哲学分类,应用数学才是科学的工具。
哲学曾经是科学的母体,欧洲的自然哲学孕育了自然科学。科学独立了以后,仍然要在母亲的怀抱中成长。
狭隘的科学主义者们因为不懂哲学,也就不懂科学形成的环境条件,他们常常漠视哲学。
不懂哲学的人,没有哲学修养的人,无法真正理解科学理论。他们的理解只能局限于科学的技术层面中,他们只会追求科学的操作,他们永远是科学的实验员与工程师,而不会成为科学家。
科学的创造者一定是半个哲学家。
个体的哲学修养与哲学能力并非可以完全用哲学理论知识来表达。
有很多人经历过专门的哲学学习和训练,也接纳了一些哲学的逻辑概念,但是如果仅此而已,这只是接纳了哲学的逻辑知识,还不一定具备了哲学的观念。
仅仅以逻辑知识形态存在的哲学概念,不会变成主导内心意识活动的观念结构,不会形成自主的审美情感,也不会形成思想的智慧。
很多人以为哲学就是哲学的逻辑概念,当这种逻辑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百无一用时,也就败坏了哲学本身的名声。
有哲学思考和哲学能力的人,实际上已经具备了理解自己精神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能力,但如果他们不擅长把这种理解用规范的哲学逻辑道理讲出来,听起来他们就好像不懂哲学。
但是一旦与他们深入交流,就会听到一些让发人深省的判断。这些判断表达了他们对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能力就是哲学的能力。
哲学能力不是哲学的理论和哲学的逻辑,而是对精神世界与意识活动的真实深刻的理解。
如何区分科学与哲学?
哲学是理解人类精神世界的存在形态与其中的意识活动方式的学问。
人类依据精神环境秩序映射与表达了全部生存环境的秩序,其中包括了自然环境秩序,精神环境秩序与社会环境秩序。
哲学也就间接涉及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科学的前身就是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在实证方法上的高度客观事实化,在逻辑工具的高度数学化以后,特别是又成为了人类现代社会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主要文化依据以后,也就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了。
自然科学仅仅表达人类对自然环境秩序的特定公共化理解。哲学活动依据意识活动的全部感受,其方法是反思。
科学活动则只能依据规范化的事实观察。哲学可以运用一切逻辑工具,甚至也要借用艺术工具,但科学只能利用现代数学工具。
如果用讲故事来树立科学理论,就变成了伪科学。
无论是在对经验的依据中还是在超验的依据中,自然科学都要比哲学狭隘得多。
尽管如此,科学仍然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因为几百年来它创造了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突出的爆发性改变,它从改根本上变了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方式,改变了人类在自然环境面前的资源紧迫状态。
人类从此有吃有喝了,从此不会大规模地被饿死被冻死了,这都是科学文化及其技术工具的功劳。
但是哲学关注的领域则要广阔得多。哲学囊括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一切领域,包括了科学,也包括了艺术与宗教。
哲学对科学有什么支持?科学需要依赖哲学吗?
科学的发现是精神活动的感性顿悟成果,而不是理性逻辑推演的结果。逻辑演绎只是为精神顿悟展开观念空间,以便衔接经验观念。
没有感性内涵的数学演绎不会具有任何科学意义。
所有的科学家都是靠感性顿悟和艺术审美来创造新的科学观念的,逻辑只是他们创造成果的表达工具。
例如,爱因斯坦突破了牛顿的哲学观念,把时间和空间相对化而创造了狭义相对论。
他是怎么想到的?这种创造并非依据有逻辑推理。
他说自己受到过某一个哲学流派的启发,认为时间和空间就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内涵,就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与需求。
爱因斯坦并非数学家,他要表达广义相对论的感性顿悟成果,要把空间弯曲化,要说明质量对空间场的影响,已有的几何逻辑早就不够用了。
他突然发现黎曼的曲面几何非常好,就专门去请教黎曼并训练自己的数学能力,前前后后差不多用了十多年,才将自己的感性顿悟表达成数学形态。
只有通过数学逻辑的表达,才能让其他物理学家理解它的观念与想法。
想通这个观念,他可能用了一个晚上,但要表达清楚,他却用了十年。
五、怎么提高哲学能力?
哲学能力人人有,只是需要把它激发出来。
第一,要用心体察自己的内心。
如果连体察自己内心的兴趣都没有,就不可能获得哲学能力。
因为哲学是要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这就需要首先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要反思自己。
体察内心是获得哲学能力的第一步。
第二,要理解人类文化与人类历史。
哲学是关注人类公共化的精神世界的。理解公共化精神世界的依据就在理解文化中。
理解人类文化的最好渠道不是去买书阅读,而是要有历史兴趣。
文化是哲学的问题,历史是哲学的例题,例题是最好的入门工具。没有历史兴趣的人不会关注人类的问题,也无法理解哲学。一旦对哲学有了兴趣,也就会逐渐产生对人类历史的兴趣。
今天中国年轻人对历史的缺乏兴趣,主要来自中国当代历史教育的狭隘与落后。
在很多历史故事中都有哲学的影子。经典的历史故事都在阐明重要的公共价值。
要去想通经典故事中说明了什么道理,也就必然会进入哲学思考中。一个没有历史兴趣的人难有哲学兴趣。
理解哲学的感性途径就是从理解自己文明的历史开始。
第三,要具备理性逻辑能力。
哲学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与表达是理性化的,哲学必须依据逻辑工具实现表达。
哲学必须讲概念,将逻辑,讲道理。仅仅讲故事就变成了宗教与文学。
要具备哲学能力,学一点数学是有好处的。具有深刻的数学修养,但又不被数学中的科学化世界观所误导,就是进入哲学天堂的入场券。
哲学需要强大的理性逻辑能力,缺乏理性逻辑能力的学者难以有深刻的哲学洞见,他们可以去当文学家。
科学活动的逻辑严谨有助于训练哲学的能力,只要这种能力不被科学方法所束缚。哲学的能力不仅仅是来自逻辑,还要有深厚文化理解形成的感悟。
感性感悟是一切人类思想的源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