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最遥远的单一恒星被发现。

哈勃望远镜拍到的星系(哈勃太空望远镜拍到最遥远的单一恒星)(1)

在这片只覆盖了1/250度天区的照片中,前景星系团的引力将遥远的“埃兰迪尔”(箭头所指处)星光增强了数万倍。NASA / ESA / Brian Welch (JHU) / Dan Coe (STScI) / Alyssa Pagan (STScI)

机缘巧合,天文学家借助一个巨型星系团产生的透镜效应,在可观测宇宙中拍到了一颗有史以来最遥远的单一恒星。

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所有单一恒星几乎都位于我们的银河系内部。即使用人类最强大的望远镜,我们也只能分辨出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系近邻内的单一恒星。那些距离我们极其遥远的星系内的恒星,它们的星光都混合在一起的,呈现为一团团模糊而黯淡的光斑。

但最近丹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宇宙黎明研究中心和丹麦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借助神奇的“引力透镜”效应,史无前例地,在连整个星系也难以看到的,极其遥远的可观测宇宙“尽头”,拍到了一颗单一的恒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质量会导致其所在的空间发生“弯曲”。当光从一个大质量的物体旁经过时,它的行进方向会受到空间曲率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假如在观测者和一个遥远的光源之间存在一个质量巨大的物体,那么这个物体就会像一个巨大的镜片,使光发生偏转和聚集,当光线到达观测者眼中后,观测者就会发现这个光源的亮度得到了增强。

天文学家通过这种方式,在遥远的宇宙中发现了许多原本看不到的星系。而这一次,天文学家发现的,竟然是一颗单一的恒星。

一个名叫WHL0137-08的星系团,将一颗遥远恒星发出的光放大了数万倍。再由哈勃太空望远镜经过9个小时的曝光后,将这颗来自“宇宙尽头”的恒星呈现在了人类的眼前。

天文学家称这颗恒星为“埃兰迪尔”,是古英语中“晨星”的意思。这是一颗质量至少为太阳50倍,最多为太阳500倍的巨星,其亮度可以达到太阳的数百万倍。

这颗恒星的光在出发时宇宙的年龄只有今天的6%,它距离当时的原始银河系只有40亿光年。由于宇宙的膨胀,这些光跋涉了130亿年才到达地球。而此时,恒星原来的位置距离我们已有280亿光年之遥——以恒星本身的质量,以及人类目前掌握的恒星演化理论,这颗恒星今天不可能还存在。

这颗恒星是有史以来天文学家发现的最遥远的单一恒星,也是其“生活”年代距离今天最遥远的古早恒星。此前发现的最远恒星所处年代,宇宙的年龄大约已相当于今天的三分之一。

这颗恒星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我们都如此遥远,这不免让人怀疑结论的可靠性。而发现者之所以确信“埃兰迪尔”是一颗单一的恒星,是因为多个引力透镜模型对这个光源本质的分析结果都保持了一致。

但理论上“埃兰迪尔”依然有可能是一个由多颗恒星组成的多星系统。这个谜底,将要由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来揭开。韦布望远镜还将测定“埃兰迪尔”的化学成分,以确定它是否属于宇宙中的第一代恒星。

哈勃望远镜拍到的星系(哈勃太空望远镜拍到最遥远的单一恒星)(2)

“埃兰迪尔”能被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巧合。它刚好出现在引力透镜系统中恰到好处的位置上。NASA / ESA / Brian Welch (JHU) / Dan Coe (STScI) / Peter Laursen (DAWN)

参考A highly magnified star at redshift 6.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449-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