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古属百越之地,东晋大兴元年在此建晋兴郡,南宁建制从此开始,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贞观六年更名邕州,设邕州都督府,南宁的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泰定元年,邕州路改名为南宁路,取南疆安宁之意,南宁得名始于此。

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首府设在南宁。壮族是南宁世代居住在本地的土著民族,汉族是秦汉以后陆续迁入,回族是元朝以后迁入,瑶族和苗族大多为清代以后迁入,其余民族多于解放后陆续从各地迁来。

江南百景图苏州府的桂花(郁水悠悠照邕容华桂)(1)

南宁别称“绿城”。邕江是郁江流经南宁市的一段,起自宋村至横州六景。邕江像盘龙般从城区蜿蜒而过,千百年来滋润着两岸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这里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物产丰富,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的美誉。

郁江的上游是右江和左江。右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云龙山,流入广西境内称驮娘江,流经西林县、田林县,到百色与澄碧河汇合,再经隆安县进入南宁市区。左江发源于越南与广西交界的枯隆山,流经凭祥、崇左等地。三江口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宋村,左江与右江在此交汇成郁江,至桂平市与黔江会合而止。从此,桂平以下为浔江,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河段。

江南百景图苏州府的桂花(郁水悠悠照邕容华桂)(2)

早在宋代,当时的文人墨客就评出了古邕州八景:望仙怀古、青山松涛、象岭烟岚、罗峰晓霞、马退远眺、弘仁晚钟、邕江春泛、花洲夜月。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建设的发展,古八景中的一些景观早已人是物非,只能从往日的图片中寻找了。据说,南宁市的新十景是:扬美古风、青山塔影、明山锦绣、望仙怀古、伊岭神宫、南湖情韵、龙虎猴趣、邕江春泛、凤江绿野、九龙戏珠。

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云: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赋中的地标虽是江西南昌,却涉及到了今天的南宁。越族分支繁多,史称“百越”,其中西瓯和骆越两个支系,就是南宁壮族的先民。

江南百景图苏州府的桂花(郁水悠悠照邕容华桂)(3)

自明代迄今,南宁籍的著名人物有:萧云举、林凤祥、李开芳、陆荣廷、雷沛鸿、雷经天、程思远、邓颖超、黄大年、莫文骅、卢绍武。另外,让人觉得有趣的是,邕州过去被称为南蛮之地,亦襟邕江、左江和右江三江;而仅市区就带南湖、民歌湖、相思湖、白龙湖、五象湖。南昌的滕王阁名扬千古,南宁的冬泳亭百世流芳。可见,邕城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能够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来形容。

悠悠邕水,溯源左右两江,在群山合围的盆地间蜿蜒盘桓,静静地流向珠三角,汇入大海。探寻南宁的前世今生,离不开这条母亲河。它孕育了这里勇敢、勤劳的人民,创造出了独特的百越文化。因此,将邕江的“邕”作为南宁的简称,既是山环水绕的象形,又是雍容熙和的通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