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证书本是为消费者把关玉石真假的最后一道关卡,但近些年来却成为了消费者上当的助力器。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璞玉就跟大家聊聊证书里的秘密。

网上新闻一大爷购置和田玉印章,花费近9万,事后让有经验的朋友看,才发现自己上了大当了,他购置的根本不是什么和田玉,而是一块大理石。

和田玉鉴定的基础知识(玩玉实战干货系列)(1)

花近十万元购置一块假玉石,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是外行购玉的一种常态。

在这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往往都是很精明的,但最后却因一张鉴定证书而压垮了理智,上当受骗。

假证书是怎么来的呢?

璞玉在淘宝上随便搜了“鉴定证书”,结果发现只要5元钱,并且无需实物邮寄就能做出来。

(淘宝上的假证书)

要知道国家正规部门的证书是需要经历【送样】---【检查】---【审核】---【出证】,是有严格程序的,价格一般也是35元一张。由此可见,证书也不一定完全可信。

那该如何识别玉石鉴定证书的真假呢?

1第一步:登陆网址。

正规证书上都有官网,消费者可以登陆官网查询。官网一般都能登陆,即便是假证书也往往会做一个真网址。

2第二步:输入查询编号。

这里面就有文章做了。假证书查询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1、显示无法查询到样品。

这时的证书一般都有问题。当消费者问起证书为何查不到时,有些不法商家会告诉你是鉴定所没有来的及上传。

当然对于刚鉴定出来的证书,的确存在未及时上传的情况,但时间段一般会较短,如果发现证书上日期距离现在日期已经几个月甚至一年多了,依旧无法查询,这种证书十有八九是假的。

2、也有网上可以查询到样品图片的,但证书上的样品图片却和你购置的玉石不符,这一般也是有问题的。正规机构的鉴定证书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极小。

3第三步:看证书上鉴定所的资质

如果前两步都满足,还要看下鉴定证书上面的资质。

证书背后一般会有下面标识中至少一个。

“CMA”(由国家或省组成的计量认证评审机构,评审通过的 计量认证单位)

“CAL”(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

“CNACL”(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

如果没有发现这三个标识中的一个,就说明这个鉴定的机构是不够资质的,或者干脆说这个鉴定证书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

和田玉鉴定的基础知识(玩玉实战干货系列)(2)

只要消费者不要怕麻烦,通过以上三步对证书进行一个考核,相信还是很容易辨别真伪的。

但以上内容仅对行外消费者实用,对真正玩玉石的人来说,玉石鉴定证书显的可有可无,因为它给不了玩家想要的信息。

那鉴定证书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又给出了哪些信息呢?先看个证书。

和田玉鉴定的基础知识(玩玉实战干货系列)(3)

上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证书。这个证书已经是比较权威的了,但是我们发现证书上只给出了三个信息:

1、这个镯子是和田玉

2、这个镯子的重量

3、这个镯子的内径

镯子的重量和内径我们自己也能测出来,也就是说这个证书只能说明这是个和田玉。

或者更准确的说,鉴定证书只能说明这是个透闪石(和田玉的主要组成成分)玉,其他什么都不能说明。

而对我们玩家来说,我们想要知道的却是下面的信息:

1、玉石的产地信息

2、玉石的肉质是否细腻

3、玉石的油份是否突出

4、玉石的内部是否有杂质、绵点、水线等

5、玉石雕工怎么样

6、玉石的皮色真假

而这些信息是鉴定证书给不了的。所以对于真正玩玉的人来说是不看鉴定证书的。

和田玉鉴定的基础知识(玩玉实战干货系列)(4)

其实是消费者自己把鉴定证书的分量看重了,鉴定证书在玉石市场只是一个标签的功能。

怎么理解这个标签,以购买衣服为例。

和田玉鉴定的基础知识(玩玉实战干货系列)(5)

看衣服标签,消费者一般会关心面料中棉花的含量,大家都知道棉的含量越多越好。

但是:消费者却不会因为只要是纯棉就会购买,消费者最关心的是款式、大小、颜色、舒适度等,棉花含量是否多,只是一个参考。

同理,和田玉的证书同衣服的标签类似,只能说明一些最基本的元信息,甚至连玉石的皮色真假都不能判别。

和田玉鉴定的基础知识(玩玉实战干货系列)(6)

玉石鉴定证书的流行,璞玉认为是外行和新手们拥有玉石知识的匮乏所致,从而希望通过证书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或者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