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怎么写得好(记叙文文体知识简明梳理及考点解题方法指导)(1)

第一部分 文体知识

1.记叙文的要素 【例:莫怀戚《散步》】

时间

初春

起因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地点

南方的田野上

经过

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人物

“我”、母亲、儿子、妻子

结果

“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一起走小路。

2.记叙文线索

物线

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如《台阶》以“台阶”为线索组织材料。

事线

以一个具体事件为线索。如《社戏》始终围绕“社戏”这件事展开:盼社戏——看社戏——忆社戏。

人线

以人物为线索。包括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所见所闻等。如《孔乙己》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出孔乙己的性格和遭遇。

地线

以地点转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题目可看出文章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

时线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伟大的悲剧》以时间的推移(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到了第二天——3月29日)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及覆灭。

感情线

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阿长与(山海经》》以“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憎恶、讨厌——敬重、爱戴)为线索。

:1.有时一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如《藤野先生》明线是藤野先生(见藤野先生的原因——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与藤野先生惜别一一别后忆藤野先生),暗线是鲁迅的爱国情感。统编教材中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如《一棵小桃树》明线是小桃树的成长经历,暗线是“我”的成长经历。

2.线索的作用;①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分明;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使行文富于变化;④突出文章中心或烘托人物形象。

3.记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我、我们

作用;①作为文中的线索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作为事件的见证人,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 直接抒情和表现主题;③显得亲切、自然,适用于心理描写。

:《最后一课》以“我”(小弗朗士)的口吻来写,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间接地写出了阿尔萨斯人民内 心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

(2)第二人称你、你们

作 用: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亲切感;便于直接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3)第三人称他/她、他/她们

作用: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4.记叙文顺序

(1)顺叙

特点:按事件发生、发展、结果的先后顺序来写。包括时间先后、空间或地点转换和事件发展过程。

作用: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让人印象深刻。

(2)倒叙

特点:先写事件结果,或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顺叙写出整个过程。

作用:①造成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的……事件或人物。

(3)插叙

特点:由于表达方式、情节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的叙述,而插入有关的事情片段,以使读者对事理有更全面的了解,插叙后再接着主线继续叙述。

作用:①写出了……内容,交代了……原因;②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③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④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有的文章是多种记叙顺序同时使用的,以《驿路梨花》为例,从全文整体结构看,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线索,以一早一晚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解放军盖小屋,梨花姐妹照管小茅屋又是插叙;从小茅屋建造和维护的过程来看,课文采用的是倒叙。

5.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

作用:①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②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易于理解、接受。: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

答题模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绘了……的情景(特点),抒发(或托)了人物……的心情。

(2)拟人

作用:①将物人格化,描写形象逼真;②表意丰富,表达生动有趣。

:天,拎着村庄;村,踩着云端;云,罩着崖顶。)

答题模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人化,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的情(或特点),抒发了……的情感。

(3)排比

作用:①句式整齐,增强气势;②便于抒情,更有气魄。

: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

答题模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力地写出了……的特点。

(4)反复

作用:①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

答题模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心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反问

作用:①态度鲜明;②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白杨礼赞》)

答题模式: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6.表达方式

记叙: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环境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具体的事物客观、清楚地呈现出来,使抽象的事物或道理清楚明白,易于理解和接受。

抒情: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议论: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或看法。

七、常见的描写方法

(一)按描写对象分:

1.人物描写

(1)外貌描写

特点:对人物的容貌、体态、身材、服饰等进行描写。

作用:以“形”传“神”,揭示人物的思想质、精神风貌、性格特征、身份、社会地位等。

举 例:《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凸显了孔乙己的懒惰以及穷困、时常遭欺辱的境况。

(2)神态描写

特点及作用:对人物面部神情的描写。

作用:更加凸显人物个性,给读者以真实感,使人物形象栩栩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举 例:《孔乙己》:“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揭示了乙己的自尊被戳痛时的痛苦不安。

(3)心理描写

特点: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作用: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感情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举 例:《走一步,再走一步》:“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细腻、真实地刻画了“我”处在进退网难、孤立无援的境地时内心强烈的恐惧与焦躁不安。

(4)动作描写

特点:对人物个性化的举止动作的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推动情节的发展。

举例:《孔乙己》:“(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活画出孔乙己摆阔气、炫耀的神气,也从深层揭示出他的穷酸本相。

(5)语言描写

特点:对人物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进行描写。

作用: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活,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举 例:《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写出了孔乙己的迂腐,也表现了他自尊心受伤害时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的窘态。

答题基本模式: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形象)。

2.环境描写

(1)自然环描写

特 点: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

作 用:①表现地域风光或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气候等;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基调;③烘托人物心境,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④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⑤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⑥突出、深化主题,

举 例:《社戏》:“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背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描写了用夜行船时的自然环境,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

(2)社会环境描写

特点: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作用:①交代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揭示社会本质特征,点明主题:③渲染环境氛围,衬托人物心情:④交代人物身份,侧面表现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的因素,

举例:《变色龙》中“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真实地再现了沙皇统治的社会一片萧条败落的景象,反映出19世纪80年代俄国社会阴森可怖的黑暗面貌,

(二)按描写角度分

1.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

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作用:①写出(或表现)人物的特点(如:性格、心理、情感等);②表现文章主题。

2.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特点: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

作用:①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②使主题更加深刻含蓄。

举例:《社戏》中写“我“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我”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 员的脸在“我“眼中变得模糊了。

3.细节描写

特点: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进行细微而具体的刻画。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于微小之处表现事物特 征或情感态度,能够给予读者深刻印象的描写才可称为细节描写。

作用:①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②推进故事情节发展;③深化作品主题;④创设环境。

八、常见的表现手法

1.铺垫

特点:铺垫是“显性”的,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唯恐读者看不见。

作用: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举例:《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为后文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 以致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做铺垫。

2.伏笔

特点:①伏笔是“隐性”的。埋下的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应笔”之前,貌似“闲笔”;②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

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举例:《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

3.衬托

特点:文章为了突出主要事物,会运用类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作用: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举例:《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

3.对比

特点: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对立的两面作比较。

作用:①突出被表现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②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③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举例:《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对比,揭示出他们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

4.象征(托物言志)

特点: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举例:《荷叶·母亲》中,作者发现在雨中荷叶掩盖莲花,从而联想到以荷叶象征母亲,红莲象征被母亲庇护的孩子,表达对母亲的赞颂和感激。

5.烘托、渲染

特点:用衬托和夸张结合的艺术手法使事物鲜明。

作用:①浓墨重彩,营造氛围;②情景相生,深化主题。_

举例:《昆明的雨》中,“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一句看似写“我”喜爱“带雨珠的花”,实则烘托了“我”对昆明雨季生活的喜爱。

6.抑扬

(1)欲扬先抑

特点: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用: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举例:《猫》写到收养的第三只猫时,它不好看,也不活泼,导致大家都对它不大喜欢,若有若无,后来,因芙蓉鸟被咬死,嚷着要惩罚它,这是“抑”,后来才发现第三只猫乖巧温顺,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不堪,甚至不是偷吃芙蓉鸟的坏猫,这是“扬”,前后反差,更加突出了人物心理。

(2)欲抑先扬

特点:指本要批评指责的对象,却在开头以赞美颂扬的笔调来写。

作用:①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对比鲜明;②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恍然大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举例:《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刚知道狗咬人之事时,一个廉洁公正、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警察形象似乎呼之欲出,然而之后的“多变”则是对他之前行为的极大讽刺。

第二部分 记叙文考点例析与指导

考点1 人物形象分析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九下《孔乙己》“思考探究”)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需从“概括人物形象”和“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方面人手,缺一不可。首先梳理与人物有关的情节(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同时注意人物与周围人的交流以及周围人对人物的评价,根据具体事件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注意答案要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孔乙己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是众人眼中的笑料。他的悲惨命运是他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所致,更是整个社会环境逼迫的结果。他好吃懒做,又迂腐可笑,只能挣扎在社会底层。但打心眼里他又不认同短衣帮,不肯与他们为伍。不管孔乙己本人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连加入“短衣帮”的本钱与资格都已丧失,成了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而他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屡次碰壁,越是受到人们的取笑和嘲弄,就越是渴望在“高人一等”的幻想中得到心理支撑与平衡。而咸亨酒店里的所有人,都在有意无意地把孔乙己作为嘲弄与取笑的对象,专以揭开他的心灵伤疤为乐。孔乙己唯一被人记起的理由,就是他还拖欠了酒店老板的十九个铜钱。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由此可见一斑。

2.(统编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考探究”)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参考答案】示例:他很严厉,但严中有爱,对学生包容;他有学问,但往往却表现出迂腐。总体上仍不失为一位可敬的老先生。

【方法指导】

第一步,审清题干。如果题干要求分析人物形象,需从“概括人物形象”和“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方面入手,缺一不可。如果题干只要求概括人物形象,则答案不需呈现具体的分析,只需体现出人物特点即可。

第二步,梳理与人物相关的情节。

①抓住主要事件。根据事件提炼人物的感情、性格。

②分析描写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具体描写中总结人物形象。

③关注侧面烘托。在对其他人物及环境的描写中,常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这对主要人物的定位起重要作用。

④关注人物的年龄、身份和职业等要素。如孩子的天真活泼、顽皮可爱,农民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

第三步,具体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并结合全文进行相应分析。从原文中找关键词句。文本中通常含有明示或暗示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的词句。若没有,需概括,一般用二字或四字。切记分析概括时要多方面进行,不可笼统含糊,要保证人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有理有据。

第四步,标清序号,使答案条理化。要注意分点概括和分析,有条理性。

答题基本模式:分析人物形象:文中的×××做了……(或表现……)+表现了他……的特点,说明他是一个……的人。

考点2 词语的理解及表达效果

题型1 词语的含义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七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思考探究”)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解题思路】品析词语(表层意思+深层含义),“双层的悲哀”本义即双倍的悲哀。然后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语境义及其中的感情色彩。细读相关文字,就知道叶圣陶的逝世不幸,是在本应欢乐的除夕,用心体会自然能感受到这乐景让“哀”加重了分量。

【参考答案】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另外,也可以认为“双层的悲哀”表示两方面的悲哀,一是老年人(作者当时近八十)对岁月逝去的伤感,二是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哀伤。

2.(统编七下《伟大的悲剧》“思考探究”)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伟大”又指什么?

【方法指导】

(1)揣摩词语的本义。

(2)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语境义(特殊义、临时义):某个词语在某种语境中的特定含义,或许换一个语境就不存在了。

(3)把握词语的修辞义:比喻、借代、拟人等,都要结合语境,寻找本体意思;双关,要注意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4)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有些词语在具体语境中有褒义词贬用或贬义词褒用的现象,可从中挖掘作者的情感倾向。

题型2 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九下《孔乙己》“思考探究”)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境况?)

②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捞”字表现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出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判断词性,看是动词、形容词,还是副词等,然后解释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词语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征,表达了……的情感。

【参考答案】①“排”字有摆的意思,活画出孔乙己摆阔气、炫耀的神气,却从深层揭示出他的穷酸本相。“摸”字有从袋里往外掏出的意思,孔乙己被打断腿后生活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与前文“排”字对照,鲜明地表现出孔乙己后来的生活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②秀才本来是考取的,这里的看客们却用了一个“捞”字,显示出问话人鄙视和嘲笑的口吻。“笼”字则揭示出孔乙己的自尊被戳痛时痛苦不安的表情。

2.(统编七下《老王》“思考探究”)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①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一般什么情况下说“当然”?“当然”用在这里,流露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

②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

【方法指导】

思路一:①理解词语的本义→②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③表达的情感

思路二:①判断词性→②词语反映的情形→③表现出的作用,即人物(事物)形象、品质。

A.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特征(情感、形象)。

B.副词:准确贴切,××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限制)了……,贴切形象地体现了……特征,表达了……的情感。

思路三:①运用的修辞手法→②修辞的作用→③表达的情感。

考点3 句子的理解和赏析

题型1 句子理解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七上《散步》“思考探究”)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解题思路】理解句子含义,需由浅入深,由表层含义到深层含义。首先观察句子有没有使用写作手法,比如修辞、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然后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再联系本文的中心、时代背景、作者态度与感情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参考答案】作者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从深层理解来说,这句话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慢慢地”“稳稳地”行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稳重:“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

2.(统编八上《白杨礼赞》“思考探究”)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方法指导】

理解句子,需做到“一依三联”:

一依:依托手法,包括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

三联:①联系所给句子在文中的位置。

②联系上下文的相关内容,通过把握段意来理解所给句子所写的具体内容。

③联系本文的中心、时代背景、作者态度与感情来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的含义要把握两点:一是句子本身所表现的事物特征以及它所表现的内在含义;二是要注意由此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和看法。

题型2 句子赏析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七上《猫》“积累拓展”)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各句的表达效果。

①(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②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

③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④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解题思路】首先考虑句子赏析应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然后仔细分析句子,从运用的修辞或者用词特色等角度,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最后结合有关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上下文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①比喻。将小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②比喻。将猫比喻为人的伙伴,强调我们全家对这只小猫的深厚感情。③拟人。把用于人身上的词语用在猫身上,形象生动。④比喻。强调我的悔恨和遗憾程度之深,生动形象。

2.(统编七下《紫藤萝瀑布》“思考探究”)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搞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参考答案】“张满了的帆“船轮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方法指导】

(1)寻找赏析角度。从修辞方面入手。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作用)。

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①动词、形容词:运用……等一系列动词(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②叠词:运用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语句富于音韵美。③拟声词: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态美,流露出……的情感。

从句子的表现手法入手(见第一部分,八、常见的表现手法)

从句子的描写方法入手。(见第一部分,七、常见的描写手法)

从句子的句式特点人手。陈述句语气平缓,不温不火;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

(2)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3)找出该句和文章主旨的联系或指出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4 原因分析(内容理解)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七上《猫》“思考探究”)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

【解题思路】首先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中的关键词入手,明确要求,寻找答题区域。然后通读原文,寻找与题干相关的信息点,勾画关键内容,结合背景,分析其原因,明确作者的情感倾向。最后整合内容,按条理简要作答。

【参考答案】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主观臆断,认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却无法辩诉,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不仅仅因为“我”冤枉了它,还因为从这件事情中,“我”意识到光凭个人的好恶,带着私人的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是不公平的,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

2.(统编七上《济南的冬天》“思考探究”)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跟同学做一点儿探究。

【参考答案】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方法指导】

(1)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中的关键词入手,明确要求,寻找答题区域。先看题干有无点明作答区域,再提取关键词。若点明作答区域,则根据关键词仔细分析该区域内容;若没有点明,则先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词句或内容。

(2)回归原文,寻找与题干相关的信息点,联系上下文分析其原因。根据提示点,对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比如题干中提到“××”“××”,在原文中找到这两个词所在的位置,然后在其前后句子中寻找与之相关的内容,并联系前后文内容分析其前因后果。

(3)整合内容,按条理简要作答。尽量从原文中提取概括,结合分值,逐条作答即可。

注意:此类题答案一般来自原文,需要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且阐述原因时还应让自己融入对应的情境中去作答。

考点5 体会情感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七下《阿长与(山海经)》“思考探究”)在“童年的感受”中,作者对阿长的印象和态度是有变化的。试简要说明。

【解题思路】细读文本,先摘录出文中关于描写阿长的语段,再勾画出体现了作者对阿长情感变化的词语。作答时要写清楚作者因阿长的何种行为,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首先,对阿长粗俗率性的行为习惯“实在不大佩服”,对“她懂得许多规矩”表示“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之后,对她能抵挡枪炮的“伟大的神力”“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却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后完全消失;后来,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儿”,由此“我”对她又“发生新的敬意了”。

2.(统编八上《回忆我的母亲》“积累拓展”)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①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②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参考答案】①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

②“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3.(统编七下《紫藤萝瀑布》“思考探究”)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花的辉煌茂盛吸引,驻足观看;结尾“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振奋鼓舞。

【方法指导】

(1)概括情感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从文章标题入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使读者获得总体的印象。有的文章题目不仅能表明文章的主要内容,也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从文章关键句入手。一般情况下,文章中的议论句以及抒情句都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作者常常会在这些句子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情感。

③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入手。一些文章会有时代的烙印,可从作品的写作背景人手来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解读鲁迅的文章就需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④从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入手。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分析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就可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阅读题干,标注关键提示。如题干中的“联系上下文”,可以作为重点分析概括的范围,在分析时要联系所给句子的前后语境,了解这个句子出现的位置,以及所涉及的情节、环境。然后分析情节,体会人物情感及心理。抓住关键句子以及其中的关键词语,对上下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情节进行概括。同时结合全文主旨,联系所要分析的人物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对事件的态度,体会人物情感及心理。

考点6 段落作用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考探究”)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首先表明态度,一般都是不多余的,然后阐明理由。明确这个故事所在的段落,即开头、中间还是结尾段,确定之后,看故事所述内容在文章章中所起的作用,看其是否能够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否为文章的中心服务。最后,摆出自己的观点,阐述该内容不多余的理由,即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不同意。美女蛇的故事虽然与百草园的赤练蛇没有关系,作者却由此开始生发出联想。先由百草园的草联想到草中的赤练蛇,再由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故事。很明显,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而这故事让“我”产生了“做人之险”的感受,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所以多年以后“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一段看似闲笔,却写出了儿童的心理,写出了童年的“我”的心目中世界奇特的色彩,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

2.(统编八上《白杨礼赞》“思考探究”)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方法指导】

1.开头段:

内容上:①总领全文,引出下文;②照应标题;③吸引读者。

结构上:①概括具体内容;②开篇点题。

注意:开头段如果有环境描写,则有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等作用。

2.中间段:

内容上:①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②照应标题、前文;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结构上:①概括具体内容;②表达情感,点明中心。

注意:考虑是否有环境描写,是否考查插叙的作用。

3.结尾段:

内容上:①总结上文(或全文);②照应标题、前文;③留下悬念,引发思考。

结构上:①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②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考点7 标题的分析理解

题型1 标题作用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八上《背影》“思考探究”)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作用可从内容角度、结构角度和修辞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作答。

【参考答案】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

2.(统编七下《驿路梨花》“思考探究”)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参考答案】“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方法指导】

标题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①内容角度。标题和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点出写作对象,突出人物形象;确定文章描写对象;可以更好地表现主题;确定文章感情基调;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

②结构角度。标题和文章结构关联:设置悬念;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③修辞角度。标题运用修辞,富有哲理,引人思考;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兴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

题型2 标题分析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七上《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解题思路】问以此为标题的原因,即要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回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表层含之然后再回答其深层含义,回答深层含义时要结合文章主旨或作者感情进行分析。标题的作用则可从内容角度、结构角度和修辞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作答。

【参考答案】题目的表层意义是,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深层意义是,“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这个标题点出了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感悟的主旨。

【方法指导】

标题的分析,需要从其含义和作用两方面分析。

(1)标题的含义分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指标题的字面义和指代义。

(2)深层含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①分析标题和文章主旨的关系。(可结合文章表达的情感思考)

②分析标题与人物情感态度的关系。

③分析标题在结构上的作用。

④分析标题的修辞义。首先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然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⑤分析标题的双关义。

(3)标题作用则可根据“题型1 标题的作用”后所给方法分析并作答。

考点8 写作手法

题型1 表现手法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七上《纪念白求恩》“思考探究”)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试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首先需明确将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然后结合对比的作用(突出强调了什么),并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参考答案】本文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向白求恩学习,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2.(统编七下《驿路梨花》“思考探究”)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

【方法指导】

第一步:仔细审题,弄清答题方向。看题干中是否提到具体的表现手法,或者给出具体的提示性句子。

第二步:若是提到具体的表现手法,则根据该表现手法的特点及题干要求作答即可。若是没有给出,则需要根据提示性的句子进行判断,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1)看上下文的联系,从联系中分析文章所用的技巧。对比、铺垫、衬托、照应等技巧,都讲究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判断时,必须通读全篇,才能体会出作者构思的妙处。

(2)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提示句特点;全文是否结构严谨;看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应;看是否做到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等。

题型2 叙事角度的好处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九上《我的叔叔于勒》“思考探究”)这篇小说是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妨试着变换一下叙事视角,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应该先熟悉每种人称或者其他叙事角度的一般作用,然后联系上下文,结合其一般作用综合作答。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便于直接抒发感情,读来亲切自然,使文章脉络清楚,真切生动。

【参考答案】小说以“我”回忆往事的角度来讲述故事,既有利于拉开适当的距离,为小说思想主题的展开留下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避免多余的解释说明。

2.(统编九下《孔乙己》“问题探究”)这篇小说是从什么视角来讲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方法指导】

1.第一人称“我”:①贯穿全文,使文章情节集中,脉络清楚;②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情感;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读来亲切自然,真切生动。

2.第二人称“你”:①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②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便于抒情。

3.第三人称“他(她)”:①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形式比较灵活自由。

考点9 文章线索、拓展感悟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九上《智取生辰纲》“思考探究”)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同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解题思路】首先明确文章的线索分类都有哪些,其次分清明线与暗线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判断是哪一种,并阐述其安排的好处。

【参考答案】这篇小说存在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明线是杨志押运生辰纲,写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暗线是晁盖吴用一行智取生辰纲,写团结智取。明、暗双线交织点在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人物性格塑造和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2.(统编七下《老王》“思考探究”)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试着找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方法指导】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人物情感、心理等等;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线索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文章线索分为以下几类:以人物为线索、以事情为线索、以物品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等。其中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的常常是明线。而暗线则是与明线共同贯穿全文,为所需抒发的感情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点。但有时会有双线索,即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既处处相关联,又看似毫无关系,它们平行交叉,由一个人物引出又一个人物,由一个故事引出又一个故事,不仅使两个人物、两个故事发生密切的关系,而且可以不断丰富人物性格,推动主题思想深化。

考点10 拓展感悟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七下《老王》“思考探究”)读完这篇课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穷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人道关怀……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吗?

【解题思路】首先明确要围绕什么问题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概括提出观点,接着从文章中选取材料作为论据以证明观点,最后指出自己由此获得的感悟。

【参考答案】人道关怀的体现是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个体生命、个体人格、个体价值,尊重和保障法律赋予的个体权利、个体尊严。作者一家关心老王的生计,尽可能地照顾老王的生意,尊重老王,让他有尊严地挣钱;而老王知恩图报,在作者一家最狼狈的时候,不避风险,倾力相助。善良之心互相传递、互相支撑,正是基于平等意识的“人道关怀”。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让“人道关怀”照耀社会的每个角落,保障每个个体的合法权益,让忠厚善良、吃苦耐劳的“老王”们,能够凭借诚实劳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2.(统编七上《皇帝的新装》“积累拓展”)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思考一下,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会怎样做?

【方法指导】

(1)明确探究方向。题干中一般都给定探究的对象和内容,一定要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把握探究的方向,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2)提取有效信息。任何感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需要从文本中捕捉有效的提示性信息,这就要求我们仔细阅读,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并根据文中所给的提示性内容,及时迅速地捕捉相关信息。

(3)联系课外知识。探究题考查的是考生的分析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只有储备了较为丰富的课外知识,能够对探究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认识,才能对所探究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印证,使答案更加严密准确。

考点11 信息提取与概括

【教材例题回放】

1.(统编九下《孔乙己》“思考探究”)小说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找出具体语句,看看人们每次都是为什么而笑的。

【解题思路】审清题干要求,找出原文写到了人们“笑”的内容,理清事件,把与题干相关的有效信息勾画出来;根据勾画出来的内容,提取关键词或句子,再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概括答案。

【参考答案】小说有四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一处是第4段,一处是第6段,一处是第8段,一处是倒数第3段。四次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快活。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者的践踏由此可见一斑。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2.(统编七上《植树的牧羊人》“思考探究”)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参考答案】①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同时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②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③身体更矫健了;减少了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④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种草木开始复现。⑤87岁,年事已高;住在自己凭一己之力建成的乡间。⑥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散发出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貌。

3.(统编八上《回忆我的母亲》“思考探究”)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参考答案】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方法指导】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找出关键字。题干中出现“文章第×段”表明答题方向,“几次”“哪里”表明记叙的事件不止一件,出现“主要”“一件”等表明记叙了一件事,若是已经给出部分内容则需根据提示词进行概括。

第二步,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根据题干提示,可在所提示段落附近寻找信息。

第三步,抓住暗示信息,力争要点全面。根据所寻找的信息分条提取概括答案。

题干提示为全文/某一段:首先,通读全文/某一段的前后内容,理清事件,梳理结构层次,把每段中与题干相关的有效信息勾画出来;其次,根据勾画出来的内容,提取关键词或句子;再次,根据要求整理答案,列序号,求规范;最后,根据题干赋分验证答案要点是否全面,要树立“答案就在文中”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