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关于山水的诗词(唐代李白北上行古诗欣赏及解析)(1)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初年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当时安禄山攻占洛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北上行注释: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

缘:沿着。太行:山名,在今山两与河北之间。北起拒马河谷南至黄河北岸,绵延千里。

磴(dèng)道盘且峻,巉(chán)岩凌穹苍。

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

瞪道:有石阶的山道。

马足蹶(jué)侧石,车轮摧高冈。

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蹶:跌倒。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shuò)方。

况且从幽州到朔方,战尘不断,峰火连天。

幽州:地名,在今北京市一带,为安禄山三镇节度使府所在地。朔方:地名,在今山西西北部朔县一带。

杀气毒剑戟(jǐ),严风裂衣裳。

剑戟闪耀着杀气,寒风吹裂了衣裳。

毒:凝成。严风:严冬的寒风。

奔鲸(jīng)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安史叛军像奔鲸一样夹着黄河,像凿齿一样屯居着洛阳。

奔鲸:奔驰的长鲸,喻指安禄山叛军。鲸,古喻不义之人。凿齿: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安禄山。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前行无有归日,回首眷思故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在冰天雪地中挣扎,哭天悲地,痛绝肝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身上衣不掩体,皮肤粗如枯桑。

剧:甚。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lǒng)坂(bǎn)长。

想去汲些水来,又被洞谷所阻;想去采些柴来烧,又苦于山高路远。

陇坂:本指陇山,此指山之陇冈坡坂。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hào)秋霜。

更何况在山中还可能遇到磨牙掉尾的老虎,时时有生命之危。

掉尾:摇尾。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山上仅有草木,打不到吃的东西,饥渴之时,唯有饮些麟水。

零露浆:树上滴下的露水。

叹此北上苦,停骖(cān)为之伤。

叹此北上之苦,只有停车为之悲伤。

骖: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何时才能天下太平,使人一消愁颜,重见天光啊?

王道平:谓天下太平。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赠汪伦、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夜宿山寺、静夜思、古朗月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独坐敬亭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峨眉山月歌、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公无渡河、送友人、白马篇、春日醉起言志、流夜郎赠辛判官、白头吟、临江王节士歌、怨歌行、蜀道难、行路难·其一、山中与幽人对酌、赠新平少年、幽涧泉、枯鱼过河泣、宣城见杜鹃花等。

《北上行》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