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轻松育儿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最近在“大J趣成长”的小程序里和大家一起坚持打卡读英文绘本,第一周的绘本是大家非常熟悉的《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我自己在第四天的打卡时顺手把英文中各种动物的叫声都写了一下,很多朋友都留言说,为什么动物叫声中英文会不同呢?

外国的狗叫什么(什么外国狗竟然不是)(1)

这个的确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小D也问过我。记得我当年出国留学时,和澳洲的同学们玩“你说我猜”的游戏。

当时我抽到“猪”,我就一个劲在那里拱鼻子发出“哼哼哼”的声音,直接把澳洲同学看傻了。答案公布那一刻,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国外的猪叫“Oink“。

为什么不同国家的动物叫声不一样?

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些动物的叫声就是拟声词(Onomatopoeia),它源于希腊语,意思就是“用声音模仿一个物体”。那为什么同一个动物,各个国家的拟声词不一样呢?

一方面是语素感知的不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某个拟声词我如果提前告知你它发什么音,之后你越听就越像这个音。可见拟声词是受我们听力影响的,而我们的辨音能力很大程度受我们的语言影响。

另外一方面就是语言本身了,比如在英语里是没有"ang“这个发音的,自然狗就无法发音”wang“,再比如日语中是没有”L“这个发音的,因此他们的鸡是“koke”,而不是英语的“cluck”。

如果你也喜欢这种“无聊”冷知识,那么一定要推荐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无聊”人,James Chapman,他用漫画的形式把全世界各地的动物的叫声都汇集在一起了,我在他的官网上选择了一张狗的漫画。

官网地址:chapmangamo.tumblr/

外国的狗叫什么(什么外国狗竟然不是)(2)

要不要进行英文的拟声词启蒙呢?

这是在我的打卡下面有好几位妈妈同时的留言,有的说,她在进行英语绘本阅读时会故意回避这些英文的拟声词,觉得这样会让孩子混淆。

其实这样的顾虑完全没有必要的,这就和我们顾虑“中文还不会说,再学一门英文会不会混淆”本质是一样的(戳->有用没用?如何进行?关于宝宝双语启蒙那些事)。

语言是个“习得”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这些发音本身也反应了文化差异,而语言就是文化的折射。

如果你仔细留意,不难发现,英语作为母语国家的语言启蒙,第一步就是引导孩子发很多动物的叫声,很多儿歌绘本都会有这些动物叫声。

这其实是有用意的,拟声词不仅会让孩子更感兴趣,同时拟声词的发音规则是这门语言最基础的语素,掌握这些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学会发音。

外国的狗叫什么(什么外国狗竟然不是)(3)

英文动物叫声汇总

叨叨了那么多,最后也把一些动物的常见英文叫声写一下吧,这些叫声不仅是非常好的语言启蒙。

在绘本阅读时加入也能很好地调动孩子的吸引力,也是我经常在亲子阅读中给自己“加戏”的素材。

  1. 猫:大部分情况下的猫meow,开心的猫purr,不开心的猫hiss

  2. 狗:大部分情况下的狗woof或者ruff,生气的狗growl,小狗也会yip或者yap

  3. 马:neigh

  4. 羊:绵羊baa,山羊maa

  5. 猪:oink

  6. 牛:moo

  7. 鸡:母鸡cluck,小鸡cheep,公鸡cock-a-doodle-do

  8. 青蛙:ribbit

  9. 鸭子:quack

  10. 鸟:tweet或者chirp

我和小D说过,“外国的狗叫dog,它们叫起来是woof;中国狗叫起来是汪汪汪。你看,语言多有意思啊,学一门语言不仅可以说话,还能了解很多背后的故事“。

这些从阅读绘本延伸出来的小知识,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当我们饶有趣味地去和孩子说说,一起发出那些傻乎乎的声音,对我来说这才是启蒙最有用的关键。

记得当时我和小D说起拟声词时,我们两个人还一起学习发音Onomatopoeia,/ˌänəˌmadəˈpēə/。我说了好几次都没发对,小D却一学就会,最后还矫正了我。

这样的互相提问,一起调研,教学相长,对我来说才是启蒙的高光时刻。

启蒙是什么?启蒙就是去点亮孩子内心的那把火,去激发孩子自身的求知欲。

启蒙不是单向的,而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是亲子之间一次又一次的思维探索。

参考资料:

en.wikipedia/wiki/Onomatopoeia

chapmangamo.tumblr/

en.wikipedia/wiki/List_of_animal_sounds

fluentu/blog/english/animal-sounds-in-english/

boredpanda/animal-sounds-different-languages-james-chap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