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芈月传》中的赢夫人最后死得很惨,是在自己的北郊行宫被活生生的“火化”了。而操作这一切的,就是已经成为惠后的芈姝。

此时的芈姝已经掌权,她的儿子嬴荡是大秦国的国君,所以,芈姝此刻的权力处于巅峰时代无人能及。有足够的能力“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了。

赢夫人为什么帮芈月(赢夫人曾对芈姝做过一件事)(1)

赢夫人是秦惠文王的亲姐姐,也是秦惠文王最信赖的人。按照辈分与家庭关系,她应该是芈姝的“大姑姐”。俗话说,爱屋及乌,既然赢夫人是自己夫君的姐姐,那么,现夫君已亡故,就算看在死者的面上,也该对赢夫人网开一面,何苦要赶尽杀绝呢?

虽然传说中,赢夫人藏匿了秦惠文王的另一份诏书,但传言毕竟是传言,谁也未曾亲眼见过,更不知晓其内容,芈姝为何宁愿信其有?对赢夫人苦苦相逼、百般刻毒?

赢夫人为什么帮芈月(赢夫人曾对芈姝做过一件事)(2)

其实,是芈姝对赢夫人有成见在先,所以才找个由头对赢夫人“找后账”即便赢夫人没有那封诏书,芈姝照样会对赢夫人欲加之罪、打击报复的。因为芈姝有一个心结,一直打不开。

1、并非芈姝妄恶毒,恩怨原本有出处

芈姝对赢夫人的恨,其实很早就种下了。芈姝刚嫁到秦国不久,与魏夫人两虎相争,僵持不下,各自都想在秦国的后宫立威掌权。而赢夫人却在两股势力的较量僵持中,明显站到了“魏氏势力”阵营,还当众给芈姝“一记其响亮的耳光。”令芈姝颜面受损、威仪全无。

赢夫人为什么帮芈月(赢夫人曾对芈姝做过一件事)(3)

起因是:芈月揭发魏夫人宫中的女婢曾在芈姝出嫁途中下毒,看见魏夫人宫中的女婢“桑儿”后,当场指认。并说葵姑当日曾在那个下毒厨娘手上留下咬伤印记。

谁料,这个婢女却并非是桑儿,而是她的双胞胎妹妹“葚儿”。俩人虽然一模一样,葚儿手上却并没有伤。指征失败后,秦王大怒,为惩罚芈月,让芈月打扫后宫庭院。

赢夫人为什么帮芈月(赢夫人曾对芈姝做过一件事)(4)

结果,魏夫人的几个心腹党羽:虢美人、魏少使、樊少使等人就前来嘲笑羞辱芈月。双方言语不和顶撞起来,虢美人就以芈月“以下犯上”之罪,命人掌掴芈月。

恰好芈姝路过,目睹了此事后,及时制止,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命虢美人自己掌嘴,以治她“以下犯上、对王后不敬”之罪。

赢夫人为什么帮芈月(赢夫人曾对芈姝做过一件事)(5)

虢美人刚刚自扇了两巴掌,赢夫人就从假山上走了下来,不但未经芈姝允许就命令虢美人等人站起来,还对芈姝揶揄道:“王后火气不要太盛,这还没入伏呢,火气太旺对身体不好。身为王后,要宽宏待人、以德服众才好。别动不动就罚跪掌掴,这岂是一个王后应有的度量?”

赢夫人为什么帮芈月(赢夫人曾对芈姝做过一件事)(6)

不得不说,赢夫人的手实在伸得太长了。这是后宫家务事,是嫔妃们的内部矛盾,你作为一个已经出嫁的大姑姐,有什么资格和立场插手这件事?

而且,还是公然站队魏夫人阵营,助长魏氏党派的气焰,却当众打压、羞辱王后,让芈姝当众威严受损,以后还怎么在宫中立威立足?

赢夫人为什么帮芈月(赢夫人曾对芈姝做过一件事)(7)

2、因果轮回罪自赎,赢夫人并非真无辜

赢夫人让芈姝当众受辱,无异于当着魏氏党派们的面狠狠地打脸芈姝。这口恶气芈姝怎么咽得下?只不过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已隐忍下来而已。但芈姝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难以释然。

赢夫人这件事的确做得欠妥,而且,并非是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处理此事的。有明显的偏袒行为,而且还是基于私心。

赢夫人为什么帮芈月(赢夫人曾对芈姝做过一件事)(8)

因魏夫人是魏国人,而赢夫人曾是魏王遗孀,也就是说:魏夫人是赢夫人的“婆家人”,在赢夫人心里,还是有点向着“婆家人的。”

最主要的是:在两股势力剑拔弩张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你偏袒其中一方,就必然会得罪另一方。

而赢夫人却偏要彰显自己在宫中的“分量”,“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非要强出头。结果呢,最终落到了芈姝手里,被芈姝百般苛责凌辱,下场惨烈。说到底,也算是她咎由自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