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三大职人剧中,刑事推理、医疗、美食料理,其中美食料理剧虽然并不是最难拍制,但却是作品产量相对较少的,可是反过来,料理的动漫却又非常多,这是因为美食其实很难仅透过画面拍摄就能让观众感受到究竟有多好吃美味,而动漫藉由对食材与烹饪过程的生动绘图解说,便会让读者藉由视觉产生味觉的自行联想。

由日剧天王木村拓哉所领军的戏剧《东京大饭店》,肯定是19年度秋季档中最有诚意的一部作品,除了在法国大使馆以及远赴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厅实景拍摄之外,更号称每一集的制作成本皆耗资超过一亿日圆!

本剧请来了真正的米其林三星主厨设计了每一道菜,每一道餐点都有名堂,丝毫不马虎,的确是让本剧的超高质感完全凌驾于其他美食剧的档次之上。

日剧东京大饭店电视剧(一部有诚意的日剧作品)(1)

除了非常罕见的米其林餐厅题材之外,本剧也有别于一般的料理剧。绝大部分的料理剧都是以初出茅庐的菜鸟厨师做为故事视角,剧本不外乎讲述菜鸟的成长、挑战、突破,终于独当一面……这样千篇一律的SOP,然而本剧里的小鲜肉全部靠边站去做小配角,重要角色都是大叔和阿姨来担当,也不走成长励志的那一套路线,直接就是用米其林料理来进行硬碰硬对决,这部分算是颇有突破,剧情节奏倒也俐落不少。

万人迷木村拓哉

木村拓哉是日本艺能界最传奇的人物,他改变了日本人的电视收视习惯、他的周边商品和代言商品产值带动日本的经济发展、他饰演日本首相造成隔年大选政党轮替……无怪乎他被尊为木村大神,他的确犹如神一样的存在。

然而木村拓哉最为被人诟病的就是他的演技,他的演技可说是公认的「不优」。有人整理了他所扮演过的角色,计有23种职业(若再加上电影,估计超过30种),他遭受最大的批评就是,木村拓哉不管演什么都会演得很「木村拓哉」。

日剧东京大饭店电视剧(一部有诚意的日剧作品)(2)

说来讽刺,木村拓哉曾经得过日剧学院赏最佳男主角,10次,如果说这一类的日剧大赏,颁发给得奖人的重点不在于演技,但木村拓哉可是得过电影男主角奖,那又该如何解释?所以木村拓哉到底有没有演技呢?

其实这一类的问题,并不值得花时间去探讨。首先,许多观众挑剔木村拓哉不管演什么,演来演去都很像、都是那样的调调,的确是这样没错,可是除了少数的演员,比如堺雅人跟神木隆之介,真的能够驾驭戏路宽广的不同角色之外,本来大部分的演员演来演去都会很像,即便一线大咖明星也是如此,比如石原聪美、筱原凉子、竹野内丰、藤木直人……

并不是说演技不重要,只是木村拓哉确实相当努力和敬业,对于自我表现亦非常要求,从他这几年来的作品足以明显看见,他饰演AI机器人、看不见妻子小孩脸孔的失忆人、打斗激烈的保镖……都与他过去的作品风格迥异,比之大部分的演员,在演技的琢磨上,相信他是勇于力求突破的。

对于一个成功的戏剧作品,主角是不是可以演很多种戏路并非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剧本,以及制作团队的水平,比如汤姆克鲁斯演来演去都是情报特务,有人会诟病他怎么都演得很像吗? 所以一个巨星的风采,不在于他的演技是否能诠释很多种角色,而是来自于他能否拥有吸引大众的独特魅力才对。

日剧东京大饭店电视剧(一部有诚意的日剧作品)(3)

宝可梦模式

在《宝可梦》卡通里,每一集主人翁小智都会收服一只神奇宝贝,因此顾名思义,日剧的宝可梦模式就是主角在每一集会收服一个配角,也就是每一集都会轮流以剧中某一个配角当作该集的主要故事发展人物。这在日剧中极其常见,几乎各种类型的日剧都会套用宝可梦模式。

日剧东京大饭店电视剧(一部有诚意的日剧作品)(4)

为何宝可梦模式会如此广泛的应用在日剧呢?有何作用吗?

1.剧本的编写可聚焦: 如果已经有现成的配角群,却还要再设计出现其他更多的新角色,剧情会发散太多支线。

2.让观众方便投射: 熟悉的演员有助于观众容易入戏,反之如果人物的角色过多且杂乱,观众就要多花力气进入状况。

3.深入探讨: 藉由一个团队或一个群体,每一个配角可以带出一个问题来解决处理,让观众更加了解这一个故事背景环境有哪些议题或现象,也算是教育观众,满足大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日本才会有那么多职人剧。

木村拓哉的日剧作品可说是充斥着宝可梦模式,比如《HERO》、《HERO 2》、《急速引擎》,当然还有本剧(故事过程就是逐一收服四处散落的伙伴,组成团队,往目标前进)。透过知名度高的主角,有母鸡带小鸡的提携效应之外,如果配角表现发挥得当,未来也有翻红的机会,比如HERO里面的阿部宽(代表作为2006年《不能结婚的男人》)、飙风引擎里面的上树野里(代表作为2006年《交响情人梦》),后来都炙手可热的爆红。

日剧东京大饭店电视剧(一部有诚意的日剧作品)(5)

虽然宝可梦模式是万用公式,但并非等于不败公式,原因就在于这个公式的本身过于公式。

1.观众很快就会猜到接下来的剧情将怎么发展。

2.容易预测人物会有哪些情绪反应跟决策行为。

3.每一集最后都会带有说教的意味。

近年来并没见到采用宝可梦模式,而收视率表现较为突出的日剧。本剧中的配角演员,都已经是日剧中的熟面孔,甚至早已扛担过主役的位置,在本剧中的角色分量也可与主角分庭抗礼,为的就是弱化这个公式的窠臼,并从中求新求变。

日剧东京大饭店电视剧(一部有诚意的日剧作品)(6)

开始debug

本剧有个相当莫名其妙的安排,与感情有关,就是乱点鸳鸯谱!

首先是男主角尾花(木村拓哉饰)与美食主编琳达(富永爱饰)这一对已经分手的前恋人,说来实在怪得可以,两人之间只有冷漠对立,而毫无任何矛盾与情愫,编剧根本不需要安排他们曾经交往过,毫无意义可言;再来是主厨伦子(铃木京香饰)与餐厅侍者京野(泽村一树饰),这两人并没有交往,只是京野突如其来的告白,但也没有造成剧情上往前推进或任何人物互动上的力道改变。既然以上两段感情都是拿掉也没差,又何必着墨呢?实在多余且看得奇怪。

日剧东京大饭店电视剧(一部有诚意的日剧作品)(7)

最后本剧最大的一个争议点,是职场问题。由于食物中毒事件引发日本与法国的外交危机,导致一间夙负盛名的米其林二星餐厅关店,身为主厨的尾花扛下全责,身败名裂,后来事件的真正肇事者终于被揭发,其实是尾花的徒弟祥平(玉森裕太饰)个人的疏忽所造成。

尾花为了帮属下承担罪过、隐瞒事实、自己甘愿遭受世人误解责怪、代为承受很大的委屈、尾花的心胸真是好伟大、好棒的主管......可是若好好再把前后想一想,却是颇为荒谬的。

1.这是两大国之间的国际外交危机事件,甚至怀疑是恐怖攻击(而尾花竟然还为此情绪失控殴打法国调查人员,明明是因为自己的人犯错在先所以被质询),怎么能不用最严格的态度来究责处置,这可是国安危机。

​2.就因为揽罪的尾花是主厨,所以造成一间享誉盛名的米其林餐厅关门大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厨师团队也只好被迫解散。隐匿实情,包屁下属,付出这样的代价是应该的吗?是值得的吗?

3.祥平不仅没有承认犯错,更责骂尾花是人渣,身为祥平的指导教育者,尾花的姑息纵容对祥平的身教言教是好的吗?是正确的吗?

总之,既然剧本要把层次拉到国际外交的国安等级,那么即使尾花可以是一位不够尽责尽职的管理者、祥平也可以是一位不够成熟勇敢的员工,但剧本编写的合理性却不能不够严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