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注解 孔子世家七(1)

《孔子世家》原文: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於陈蔡之间,於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上一集我们说了,孔子贫且贱的事,后来孔子稍微年长,曾经在季氏手下做过小官,这也解释了,孔子为啥要去参加季氏的宴请,虽然被阳虎挡在门外,但是最终还是去季氏那里讨生活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事来苛责孔子,因为在一个父母都去世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但是从这里就能看出孔子和常人不一样的地方!

“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是什么意思?还是接孟子的话来理解。《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季氏史即委吏,掌管委藏,具体工作就是保管、出纳。所以说,“料量平”就是计量准确、收支平衡。孔子被称为圣人是有原因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把出库入库的事弄得明明白白,能够收支平衡可不简单。有人说这有什么难的?我也行!那我问几个问题你想想看。

第一,收新粮的时候,你计不计算湿度,收的粮食如果湿度大,存起来干燥后缩不缩水?你觉着那我多收点不就可以了?这你就想当然了,收税你敢想怎么收就怎么收,你的命也太不值钱了!

第二,收到仓库虫吃鼠咬,有没有损耗?仓库怎么管理?你以为就仅仅是收支算账?这也是门学问,我们无法理解的是这些学问孔子跟谁学的?

第三,在古代能够管理仓库的,一定是自己的亲信,这就是后勤, 打仗的时候敌人如果知道你的军需粮草数量,估计你离失败就不远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就相当于季氏把自己的家底都让你知道了,你说重要不重要,就现代来说,公司的财务一定是自己的老婆,不然就是亲戚。

因为孔子年纪小,季氏估计为了锻炼孔子又让他去做司职吏,孟子说是乘田吏,这是啥职务?根据后文,畜蕃息,就明白了,牛羊茁壮生长的意思,孔子出来能在管理仓库上有建树,管理放牧那也是有一套的。

管理牲畜这个职位就更重要了,现代的人可能不理解,在古代牛和马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战车是坦克的话,马就是发动机了,由于在仓库管理的突出表现,孔子升职了,开始管理活物了,记得我奶奶说过: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啥意思?养殖行业的人都明白,管理不好那是一死一片的,你哭都不管用。

孔子能够做到畜蕃息,就充分说明圣人就是圣人,那孔子怎么管理呢?司马迁没说,但是你读儒家经典,就能有感觉,

《论语·阳货篇》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论》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莫知其所以成,夫是之谓天。”

《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春秋繁露·立元神》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啥意思?没看明白,总结就是“天人合一”。只有真正理解了天道那什么都不是事,一通百通,孔子对天道了理解,从小时候就明白了,天纵之才,说得点都不错!

正是孔子的出色表现,后来又当上了司空,开始管理人,从这里你就能看出,孔子也是一步一步地升级的,从开始管理物品,再到管理活物,再到管理人,难度是逐步的上升,也说明是金子总是要放光的,不要抱怨自己为啥没有升职,先想想自己做到位没有?

再说一下季氏,从孔子的升迁,说明三桓之一的季氏,还是有能力的,知人善用,层层考核,可惜的是孔子的格局太高了,走到了季氏的对面立,如果孔子稍微屈就一点,生活绝不会那么困顿,那样就少了一位圣人了!

孔子世家注解 孔子世家七(2)

这段还是比较乱,如果不注意,就会以为孔子是因为这个就当上了司空,其实中间隔了几十年,孔子当司空是当了中都宰以后的事。既然这里写了我们也就简单说一下,司空是啥职位?管理土建的官员,就是盖楼,修道,修陵园,水利之类的事。这比管理仓库,放牧个牛马复杂多了,其中还涉及到礼的事,

《孔子家语 相鲁第一》:

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 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沟而合诸墓焉,谓季桓子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今合之,所以揜夫子之不臣。”

估计大家看了还是一头雾水,在解释一下,因为鲁昭公死在国外,加上和季氏有仇,下文再说仇的事,所以季平子就把鲁昭公葬在了家族墓地的外面,意思是说鲁昭公不配享有国君的待遇,但是孔子不认同,就修了一条沟把鲁昭公的墓地和其他鲁国国君的墓地圈在了一起,还和季桓子说,我是为你着想,掩盖你爹的不守臣道的罪名。就把这事忽悠过去了!

季氏也不是傻子,但又不好发作,这仇估计就结下了,孔子为啥要这么做?张公室吗?可能有点,但是孔子格局没这么小,张的是天道,张的是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