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熟的GLONASS(格洛纳斯),为何无法打破GPS垄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北斗卫星导航有多厉害?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斗卫星导航有多厉害(北斗究竟能排第几)

北斗卫星导航有多厉害

—技术成熟的GLONASS(格洛纳斯),为何无法打破GPS垄断!

—与GPS处于同一时代的GLONASS(格洛纳斯)命运坎坷,竟一度处于半瘫痪状态,谁该负责?

—GPS要兼容伽利略?欧盟能否实现全球卫星导航服务!

我们熟悉的四巨头

之前我们聊了聊GPS的强大功能,和高精度,还将GPS与北斗,GLONASS相比,GPS确实在某些方面要略胜一筹。前一篇我们说到北斗的出现打破了GPS全球垄断的地位,可我们知道,GLONASS是比北斗要早很多年,是和GPS属于同一个年代的产品,早在1996年GLONASS就已经投入使用,而北斗在2000年才发射完两个北斗一号导航实验卫星,用于实验。为什么GLONASS没有打破GPS的垄断地位呢?下面我们来聊一聊。

GLONASS全球导航系统

GLONASS由前苏联建造,于1976年项目启动,与美国开始着手建造GPS只相差三年,那时候也是美苏冷战时期,1982开始发射第二代GLONASS导航卫星,1996年整体运行,卫星高度大约在19100千米的高度,分布在三个椭圆形的轨道面内,每个轨道8颗卫星,与GPS不同的是,虽然二者都是可以军民两用,但GPS一经运营,就占据了各大市场,可谓独领风骚,GLONASS建成后一度处于半瘫痪状态,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看,GLONASS是1996年投入使用,可能很多朋友已经看出来了,1996年,苏联早已解体,这时候,实际运营GLONASS的是当时连吃饭都成问题的俄罗斯。一颗卫星就是两三亿美元,还不算火箭发射费用,地面站建造费用,饭都吃不起,还把几个亿往天上撒,当时能完成GLONASS的组网,已经很不容易了,然而很快,俄罗斯的经济支撑不住了,导致无法替换到寿的卫星,正常一颗卫星的设计寿命都是8到10年,等你将所有卫星发完,其实最早发的那几颗卫星已经不能用了,还需要补发,而且,这是个永无止境的循环,只要你想让这个系统运行下去,你就得不停的发发发,北斗就一个发射了55颗卫星。嗯?有人说不是30颗吗,对我们正在使用的北斗三号是三十颗,最初的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的一部分卫星已经到寿,实际真正用的是北斗三号系统的30颗卫星(包涵了北斗二号的一些卫星),2000年北斗一号,到2020年组网成功,我们花了二十年!一颗卫星寿命8到10年,大概算算我们也发了不少卫星。而反观当时的苏联,本来电子技术的水平不如美国,导致他的一颗卫星只有4年的寿命,最早的时候甚至有的只有两年寿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手GLONASS的时候,大部分卫星已经是已经到寿或者快到寿的状态(俄罗斯:那这是烧钱的废物啊)。我可以想象到,当时的俄罗斯有多么的纠结。我是吃饭重要,还是往天上扔卫星重要,最终俄罗斯本着吃饱肚子才能干活的道理,诶,我不管了,爱谁谁,骗完感情又骗钱的东西。由于这些种种原因,可怜的GLONASS一度只有五六颗卫星能正常工作,无法形成四星定位,更无法实现导航功能,并且GLONASS采用的是频分多址技术,也就是一颗卫星采用一段频谱中的一到两个频率,只要知道了这个卫星的频率,就可以正常使用,而且和军用的精度是一样的,为了保密需要,所以这样就造成了俄罗斯国防部对GLONASS的严格控制,无法像美国GPS那样开放,这就是为什么GLONASS无法打破同一时期美国GPS垄断的原因。

正如马卡洛夫同志说的一样:我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将脚下的船造完!

那有人会问,为什么美国的GPS可以大量的普及民用?难道美国不怕GPS泄密吗,别说,美国就真不怕,别说美国,我们的北斗也不怕,包括伽利略也是。

GLONASS采用的是频分多址技术,前面已经提到,这样也是考虑了当时的苏联经济水平,虽然频分多址有很多缺点,不过经济实惠是一大亮点,这也很符合前苏联—俄罗斯的装备特点,把一堆简单粗糙的东西拼一块,一样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但即便是这样,也让当时的俄罗斯难以承受卫星维护的费用!而GPS,北斗,伽利略采用的是码分多址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我就不在一一阐述(美国:我美丽国用的技术必须是最高端的!),码分多址技术中很重要一点就是他可以根据他使用的伪随机码来改变卫星导航的精度,所以就有了军码和民码。军码毫无疑问用的精度是最高的,民码是可调的,甚至可以直接给你改的都无法实现导航功能,所以目前的卫星导航系统都用的是码分多址技术。

说实话,有用的图真不好找

到了2001年,俄罗斯才决定全面恢复GLONASS的组网。那个时候,俄罗斯开始重新站了起来,但是他再次面对的已经不是老对手GPS,而是冉冉升起的北斗(北斗:我有55个兄弟等着你),和....额,伽利略(伽利略:什么意思,看不起我?),可能当时欧盟还在为谁出这个钱而争吵着(德国:法国你应该起到带头作用。法国:为什么不是英国。英国:我听美国的)。

四巨头轨道高度,从高到底分别是:伽利略—北斗—GPS—GLONASS

啊,由于时间原因,关于伽利略的要等到下一篇了,不好意思哈,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GPS兼容伽利略,欧盟独自建造的卫星导航系统意义何在?

—北斗的艰难创业,为中国航天人致敬!

—三哥,日本也要建立全球导航系统,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