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25章)

【注释】

曰:叫做。

逝:(时间、水流等)过去,是运动的过程。

远: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长(跟“近”相对),如远处、远古。

人从出生到死去道德经的解释(老子诠真120大曰逝)(1)

反:颠倒的,方向相背的;(对立面)转换;回,还;还是类推。

【直译】

大也叫做逝,逝也叫做远,远也叫做反。

【解析】

命名是根据事物的属性。

“逝”是(时间、水流等)过去,代表了时间,同时也是运动的过程,表明道的运动特性。

人从出生到死去道德经的解释(老子诠真120大曰逝)(2)

“远”是道的时空特性。既体现了道在时间上的久远,又体现了道在空间上的无边。

“反”是颠倒的,方向相背的;是(对立面)转换;是回,还;还有类推之义。

【意译】

由于(世界本源)大是运动的,所以也可以叫它“逝”;由于它在存在时间上非常久远,在占有空间上无边无际,所以也可以叫它“远”;由于它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可以转换、反复、回还,还可以由此及彼地类推,所以又可以叫它“反”。

【闲聊吧】

由于语言有局限性,事物有不确定性,给世界本源的命名是很困难的。

人从出生到死去道德经的解释(老子诠真120大曰逝)(3)

仅凭一个表字——“道”和一个名字——“大”无法把世界本源的属性完全概括。所以老子除了给世界本源起了表字“道”和一个名字“大”之外,又根据其它属性取了别名“逝”、“远”、“反”。除此之外,在《道德经》中,道还有很多别名,比如“大道”、“大象”、“朴”等等。这充分说明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如果光子和道确实是一个东西的话,那世界本源又多了一个别名。

我对于“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解释是反常规、反大众的。常规的解释把“曰”当作“而”或“则”来释义,把“逝”、“远”、“反”解释为道的运动,而不是当作别名。我查了手中的三本古汉语方面的字词典,“曰”都没有“而”或“则”的释义,所以认为他们的解释是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