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1)

这是一个流转千年的故事。

杜甫,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公元759年冬,杜甫初次迈入成都。

彼时,他被生活所累,辗转入蜀。

踱过1200多年的时间轴,

杜甫,再回成都。

初见是惊艳,是慰藉,是生活,是希望。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再见是何样?

所闻所见大不同,其中之妙难以言。

各位看官请入画。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2)

飞鸟和雪山,繁花和喜雨,千年杜诗一诵至今。

时光荏苒,已是公元2020年。

依然不变的,是推窗见山、细闻鸟鸣。

站在阳台上,举目远望,绵延的雪山映入眼帘。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3)

西岭雪山最高峰大雪塘 @丘寒 摄

家门口的惬意小道,延伸至远处。那正在编织的近1.7万公里绿道,蜿蜒又旖旎。坦迤的山,起伏的脉,远衬着眼前林立的高楼。绿水青山,是温暖的风、徜徉的鸟、城里的人,是美好的共生、自然的共享、和谐的共处。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4)

锦江公园

“相比千年之前,更喜欢她如今的模样,什么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再入成都的杜甫,依然难舍难离。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5)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6)

在“扬一益二”的唐代,成都甚是繁荣。

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街市商铺接踵而立。

这样的繁华,延续千年。

今朝锦官城,盛景更盛。

繁盛的商圈和浓缩的文化共融共长,生活变得丰盛、消费更加便捷,国际品牌当街可买,文创产品玲琅满目。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7)

▲成都文旅携手世界品牌500强迪卡侬,打造的世警会限量联名产品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8)

成都文旅集团联合熊非熊团队设计的 “ 硬核滚滚天团 ”文创品

杜甫暗喜:“总听人说我这身衣帽穿了一千年,早该换换了,放在今天来看,这可不就是文创嘛,应当更珍贵了!”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看到眼前的一切,这般繁华更甚。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9)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10)

“成都,还有我没有去过的地方?”

一封突如其来的邀请函,让杜甫飞身上“马”,向东疾驰而去。

水村山郭、茂林修竹呼啸而过。

突然一座巨大的观景台出现在他面前,“这是何处?!骑马不喝酒,喝酒不骑马,早知就不该贪杯了。”杜甫有些疑惑。

“欢迎来到未来之城!欢迎来到成都东部新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一个AI机器人迎上来向他介绍道,“这里将会建起现代高端产业园、城市公园等等,是天府之国的发展新高地!”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我老杜今天又开眼了!”杜甫感慨。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11)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12)

从前车马慢。

一首诗,要多少年,才得以传诵后世。

千年之后,一首诗,几秒之间便可引爆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助推着时代的进步。

5G网络、VR眼镜,这是从前无法想象的高科技。

体温侦查卫星、小护士机器人……上百项成都造“硬核武器”运用于战“疫”中,杜甫点头叹道,“科技改变生活,此言不虚。”

古往,诗以言志,而今,直播也未尝不能抒情言志,拿出5G手机,摆好直播装备,杜甫决定也来“fashion”一回,用时下最前沿的方式会会友。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13)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14)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曾因自己的爱马逝去,杜甫心意难平,那是他心中的“独角兽”。

当喜阅书籍的杜甫,翻到《成都独角兽志》,书中道:成都之南,有一岛,名曰“独角兽”。世间真有“独角兽”?

决定一行,探寻究竟。

杜甫抵达成都天府新区,眼前是一个水域面积4500亩的人工湖,“独角兽岛”就在湖边。

杜甫:“何为‘独角兽’?”

老翁:“独角兽的本质,就是新和快。独角兽企业现在可是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呢!”

杜甫:“那此独角兽,必是这座城市心中的‘爱马’啊!”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15)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16)

蜀道何其难。

曾经,乘舟东下。在杜甫的眼中,茫无边际的木叶萧萧而下,奔流不息的江水滚滚而来。

蜀道何其易。

坐上成渝高铁,1个时辰不到,成都直抵重庆。

从太古里到解放碑、宽窄巷子到磁器口、安顺廊桥到洪崖洞……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17)

▲宽窄巷子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18)

▲洪崖洞

有米面可享用,有驴马可代步,当时已觉此中丰盈无可比。现在,不仅多是人间风味、饕餮畅享,人们都买了私家车,成渝两地随意旅游玩耍。

杜甫乘坐在成渝高铁上不禁感叹,远行数里,竟不用一朝一夕。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19)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20)

绿树成荫,白鹭翩飞。

杜甫回到了记忆中令己心安的地方,如画般的绿,串联着过去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的记忆。

沿河前行,熟悉的浣花溪,与记忆中大不一样。早时邻里之间以酒会友,几盏浊酒下肚,关系便近三分。而今大家或围在一处跳舞,或围在一处吟唱……emmm,唱得竟有些好听,邻里之间,生活方式变得纷繁多彩。

超市、医院、学校、书吧……一两盏茶的时间,杜甫依次走过社区生活服务圈,这里,是与记忆中不同了,丰富便捷的生活方式,拓宽时空界限;这里,又与记忆中相同,还是“邻舍喜我归”。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21)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2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过往生活拮据,杜甫如今却感叹道,一张“蓉城人才绿卡”,便可在成都安家,“妙哉、妙哉!”

上个月,成都首个面向人才进行租售的新建人才公寓项目安排首批购房蓉漂人才进行选房,来自各地的蓉漂,在此安家。

成都,许你一个安放身心的家。

站高处眺望,房屋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回忆也跟着飞驰而过。

安定的生活、心灵的慰藉,虽然后来离开此地,却一直难舍。而今再回,终于可以生活于此、亲历于此。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23)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24)

高楼、华服、绿树、丝竹……

城中林立,即便时属寒冬腊月。

树木苍苍,穿越时节葱翠郁郁。

这样的景象,安慰了杜甫颠沛流离的心。这是在中原数十年郁郁不得志且饱受战乱之苦的他,难以想象的美好之地。

时光流转,2020年的今天,壮阔的天际线延展而开,把城市昼夜的美一分为二,直到目之尽头。

锦江流绕于前,妙音声乐从音乐坊深处传出,与绿道上的身影相依相绕,这是与杜甫记忆中既同又异的成都。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25)

▲锦江公园“夜游锦江”

千年前杜甫生活过的此地,千年后传承回忆的此地——

“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26)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27)

杜甫,成都。

尽管,他在这里生活的时间并不多,却与这座城市相融一体。

城市给予杜甫温暖与心安,杜甫给予城市文化与底蕴。

石犀、石笋、石镜、琴台皆入诗,千年前的杜甫,笔下满是成都悠久灿烂的文化。吟咏司马相如——“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凭吊诸葛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千年后杜甫重温自己的诗作和故地,惊叹:当年“八月秋高风怒号”,都能“卷我屋上三重茅”。现如今草堂修葺一新,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络绎不绝。草堂里甚至立起了“杜甫千诗碑”。

原来,自己竟成了这个城市最浓墨重彩的文化符号。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28)

居于草堂的四年,杜甫赋诗二百四十余首。“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这里美景美食,亲朋浊酒,是谓心安。

而今再回成都。

变的,是迅猛进步的科技,时尚前沿的城市发展,绵延天际的城市边际线。

不变的,是绿道串联,“舍南舍北皆春水”;是商圈繁华,“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生于何处殁于何处,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世人如此评判杜甫和成都的关系。

杜甫已经和这座城市融为一体,成为标志性符号。

杜甫家的阳台,

早时,是草堂。

而今,是成都。

杜甫的巷子在哪里(杜甫家的阳台)(29)

转自:成都文旅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