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人最高级的精神需求对吗(感情里的精神控制)(1)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扰:

你努力改变自己,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好伴侣,好同事,好儿女,却始终无法获得肯定;

你是否总在向父母、朋友、伴侣道歉,觉得自己不够好?

你的父母数落你的衣品,你的伴侣抨击你的言行,你的上司质疑你的能力,你却觉得,“或许我真的像ta们说的那样,没有任何优点,总是很愚蠢?”

你是否很难做出决定,常常感觉不到快乐;

你知道出了严重的问题,但你就是没办法表达清楚,甚至连自己也搞不清原因;

......

如果你拥有以上这些感觉,就要小心了:

你可能是被“煤气灯效应”操纵了。

01 什么是煤气灯效应?

惊悚电影《煤气灯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内心脆弱敏感的女主宝拉,继承了姨妈的一大笔遗产。

心怀鬼胎的安东知道以后,随即对宝拉展开了追求,最终成功让宝拉爱上自己并和自己结婚,然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恶魔行为——

他故意藏起宝拉的胸针,等宝拉找不到时,便一直暗示是她记性不好,记忆力有问题;

情感是人最高级的精神需求对吗(感情里的精神控制)(2)

他和女佣调情,却告诉生气的宝拉,是她自己想多了,自己只是为了拉近和女佣的距离;

情感是人最高级的精神需求对吗(感情里的精神控制)(3)

他限制宝拉社交,故意调暗煤气灯,等宝拉觉得煤气灯变暗,他又说煤气灯没问题,是宝拉自己疑神疑鬼。

渐渐地,宝拉真的觉得自己的精神出了问题,安东更是变本加厉,当众诬陷她是精神病患者,差点逼疯宝拉。

这就是煤气灯效应,一种常见却又不易被发现的心理操控手段。

操控者会对受害者施加情感虐待,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自我怀疑,最终无法逃脱。

它像一剂慢性毒药,神不知鬼不觉的毁掉一个人。

但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煤气灯效应的操纵者,可能往往是我们最信任的人。

02 一场双人的探戈

在《煤气灯效应》一书中,作者罗宾·斯特恩写道:

这种精神控制,广泛存在于婚姻、职场和家庭中。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米切尔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研究生。一天,女朋友委婉地指出他的衣着还像个小男孩,这让他感到难堪。

于是他去了当地一家百货商店,让店员从头到脚选了一套新衣服。

换上新衣服的米切尔对自己的衣着很满意,也意外发现自己的回头率高了很多。但当他自信的穿着新衣服去父母家吃饭时,母亲忍不住笑了出来:

“米切尔,这身衣服完全不适合你,看起来太搞笑了。拜托,下次去购物的时候,让我帮你挑吧。”

米切尔感到很受伤,要求母亲道歉。母亲却难过地摇摇头,说:

“我只不过想帮你,你却用这种无礼的态度跟我说话,应该道歉的人是你。”

米切尔觉得很困惑。是不是他真的对母亲有些过分了呢?

情感是人最高级的精神需求对吗(感情里的精神控制)(4)

这种人际关系里模糊不清的场景,常常让很多人倍感折磨。但真相是,煤气灯效应是双方共同打造的一种关系,必须通过两个人才能实现。

一方是煤气灯操纵者,他需要扮演那个凡事都正确的角色,这样他才能保持自己的身份认知,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握有实际的权力。

另一方是被操纵者,ta们总让操纵者来定义ta们的现实世界,总是把操纵者过度理想化,并极其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同。

所以,操纵者可能是你的伴侣、你的亲人、甚至是父母。

当我们信任的、尊重的或爱的人以非常确信的方式说话——尤其当他的话有些许道理,又或者触及了我们对爱的渴求时,我们很难不去相信他。

情感是人最高级的精神需求对吗(感情里的精神控制)(5)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某人进行情感操纵」并非大多数操纵者的本意。毕竟,大家都很忙,也没有太多精力处心积虑地折磨别人。

然而,陷于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人们,多从初期的「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为你付出」,逐渐形成打着关心的旗号不断进行要求和索取。

最终演变成「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我爱你,所以你应该听我的」。

以刚刚书里的例子为例。米切尔的母亲坚持认为她有权对儿子说任何话,如果他反对,就是对她无礼的表现。

米切尔希望把母亲看成一个善良的人,而并非一个刻薄的人,于是当她伤害了自己的感情时,他责怪的是自己。

他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母亲是对的,米切尔是错的。就这样,两人共同制造了煤气灯效应。

所以,煤气灯效应是一场双人的探戈。它的操纵非常隐蔽,其实它是利用了我们最深的恐惧以及内心深处对被理解、被欣赏和被爱的渴望。

而在煤气灯效应里,很多被操纵者通常是“讨好型人格”。

他们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内心深处害怕失去自己爱的人,因此选择无底线委屈求全。

长期陷入被操纵、自我怀疑、无助、自责的自我反省中,会让一个原本坚强、充满活力的人陷入抑郁,甚至厌世。

03 如何应对煤气灯效应

2019年,“北大女生自杀事件”轰动全国,引起了广泛讨论。

在这起案子中,北大法学院女生包丽在北京市某宾馆服药自杀。相关聊天记录显示,包丽自杀前,其男友牟林翰曾向包丽提出过拍裸照、先怀孕再流产并留下病历单等一系列要求。

牟林翰告诉她,“我这样做是因为爱你”“因为你把第一次给了别人,所以现在你要向我证明,你是爱我的。”

情感是人最高级的精神需求对吗(感情里的精神控制)(6)

这一切,包丽都没有反抗。甚至还自称是“垃圾”,“毫无价值的女孩”,是“一切不好的源头”。

虽然期间,对于这种莫名的冒犯和虐待倾向,包丽也曾提出分手,但在牟林翰多次以自杀为威胁的情况下,最终未能与牟林翰摆脱关系。

最后,包丽服下安眠药,再也没能醒过来。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煤气灯效应不分学历高低。甚至智商高、家教好的人更易被操纵,因为这类人往往希望比别人更出色。

但当他们对事物的好坏缺乏判断力时,悲剧也容易因此酿成。

那么,如何应对煤气灯效应呢?

首先,一定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评价自我时,坚定自己的立场。

如果对自己不够了解,可以尝试拿一支笔,在纸上分别写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得出一个清晰的判断。

其次,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大多数被操纵的人,都是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看法的人,容易过于依赖他人的判断和评价。

那么,很重要的一点——认识到是人都会犯错,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从小事开始,为自己做决定。

最后,一口气听一遍《煤气灯效应》这本书。

在你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人,为何会让你如此痛苦?全面解读婚姻、职场、家庭中无所不在的精神操控;6点计划5种方法,教你快速识别并摆脱毒性关系。

这部重量级心理学作品,有很多干货和心理指导。全面解读婚姻、职场、家庭中无所不在的精神操控,教你认清并摆脱他人对你生活的隐性控制。

无论如何,请记住一点: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都是值得被爱的人,完全不需要别人给自己下定义!

关注@ 新语听书APP,带你听到更多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