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辽远点心爱科普,科普之路不迷路!接下来本号会推出“《恐龙全书》恐龙大百科”系列科普文章;恐龙爱好者们一定不要错过哦!
在已发现的最早的恐龙化石中,始盗龙的化石可追溯至约2.28 亿年前。1991年在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脚下,由当地人和来自芝加哥大学的人员组成的小组发掘出了这些化石,并在两年后由该大学的保罗· 塞雷诺(Paul Sereno)和他的同事命名。伴随化石的火山灰层提供了相对精确的定年。
始盗龙是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食肉恐龙类群中的一员。它在身体比例上与许多年之后的食肉恐龙相似,有着长而纤细的头和颈,长长的逐渐变细的尾巴,短小的前肢和长而有力的后肢,双足可以进行行走和奔跑。但是,它颌部前端的牙齿是不常见的叶片状,而非典型的食肉恐龙那种具有锋利边缘的匕首状或矛状。
始盗龙可被看作是一种小型早期原始兽脚类,其形象符合人们对兽脚类恐龙演化分支部分最早出现的小分支之一的预期。它具有轻质且空心的骨骼,与稍晚些出现的、更知名的腔骨龙类似。始盗龙是一种轻盈、迅速、敏捷的捕食者,可能会猎杀蜥蜴和其他小型爬行类等各种小型动物,也可能会吃大型的虫子或蠕虫。它的每条前肢上各有5 个趾——这是种早期特征,因为在之后的兽脚类中趾的数量降至3 个甚至2 个。
始盗龙的趾拥有锋利的爪,用于在土壤里翻找或抓取猎物。另一种可能性较小的推测是始盗龙会吃濒死或死亡的大型爬行类的尸体,因为它的牙齿形态并不适合用于处理坚韧的食物。相对地,它们的牙齿小而锋利并且后弯,更适合抓取和切割小型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