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于里

表面上看,这是对女性的宠溺,究其根本,也可能是对女性的贬低和错误引导——你什么能力都可以不用具备,爹系男友可以帮你包办一切。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 ,爹系男友的隐藏价值观。

吐槽爹系男友(爹是爹男友是男友)(1)

(IC photo / 图)

近日,跨国企业高管鲍毓明涉嫌性侵养女案引发全民关注和愤慨。事实真相尚未大白,又有网友发现#影视剧里的爹系男友#这个词条登上热搜,再次引起对这类亲密关系的热议。

这给我们提了个醒:应对“爹系男友”这样的流行词汇保持高度警惕。

偶像剧的新造男神

谁是爹系男友?

他是偶像剧男神的新进化。以前观众常说的是白马王子、霸道总裁、小奶狗、小狼狗等,爹系男友不过是男神的一个新演变。

爹系男友的主要特征是,把女友当女儿来宠。爹系男友们既有暖男的特征,成熟稳重、可以依靠,能够包办女友的一切,给女友足够的甜与宠;同时,他也有霸道总裁的特征,可能表面上不苟言笑、罗里吧嗦,实际上内心柔软、深深爱你。

爹系男友并不一定说,他年纪比你大多少,只是他把你当女儿宠了。

爹系男友的走红,与这一两年甜宠剧的热播有关。在女粉丝的眼里,《亲爱的,热爱的》中的韩商言,《下一站是幸福》中的贺灿阳,《锦衣之下》中的陆绎,都是爹系男友的代言人。

甜宠剧是偶像剧的一个新进化。以前偶像剧的模式常常是从虐到甜、甜中带虐,甜宠剧就是“甜而不虐”,剧情充斥的是男女主角的“互撩”和各种“高糖情节”。哪怕两人爱情有阶层、家庭背景、个性差异等阻力——这往往会构成偶像剧的分手原因,在甜宠剧中都会被轻松化解,并且阻力的存在是为了验证爱情的纯粹,消除阻力后的甜蜜会来得更为猛烈。

没必要一概否定女性观众对于甜宠剧的热爱,以及对完美男性的痴迷。幻想是一种权利,甜宠剧构成一种想象的解脱。尤其是身心疲惫之余,女性或许会希望有一个懂她、爱她、呵护她,每次看着她时眼睛里只有她,眼神总是炽烈又深情的“二十四孝男友”。

观众在观看偶像剧时,并不觉得这些“男友”有什么问题,相反,韩商言和陆绎都是万人迷。因此,这里需要做一个重要的区分,存在严重问题的并不是剧中的角色,而是对“爹系男友”的鼓吹做法。

吐槽爹系男友(爹是爹男友是男友)(2)

(IC photo / 图)

隐藏的价值观

有人辩解道,爹系男友不过是一个命名而已,观众看剧时是能够区分理想和现实的。

这一辩解,一方面错估了观众的整体认知能力。并不是只有成年人在上网在看剧,也有许多社会经验不足、教育程度有限的未成年在上网在看剧,她们不免受到这些词条的影响,认为找一个像爹一样的男友没什么大不了。把“像爹一样年纪的男友”误读为“爹系男友”。

之前媒体就曾报道,有高一的女生执意要退学打工等待白马王子。妈妈带她去就诊,她急切又坚定地对医生说:“我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我在学校里读书,肯定碰不到白马王子的。韩剧女主角,都是在咖啡馆、花店、甜品店打工,才碰到意中人的。那样的生活,才是我要的。我再在学校里读书的话,就是浪费时间了。”

另一方面,观众也低估了传媒对个体价值观的隐形塑造和影响。你以为自己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看一百部甜宠剧都能心如止水,殊不知,潜移默化之间,甜宠剧可能已经改变了你的择偶标准,改变你对男性群体的认知。

就比如不少女性看着甜宠剧中的小奶狗、小狼狗,又高又帅又温柔又体贴又有腹肌,对女友全心全意有求必应,回过头来,看看身边的男性不免就觉得“面目可憎”了。有人称,甜宠剧是女性的“造梦工厂”,因为它会在不知不觉间提升女性的情感“阈值”,降低她们对现实中两性关系的满意度。

更危险的地方在于,“爹系”其实是将女性 “巨婴化”了。

表面上看,这是对女性的宠溺,究其根本,也可能是对女性的贬低和错误引导——你什么能力都可以不用具备,爹系男友可以帮你包办一切;你可以不必学习、不必有事业,只要每天乖乖在家里等着就行了。当女性的价值只剩下“被宠”,当女性拥有的只剩爱情,那么当男性“不爱”了,拍拍屁股走人,女性手中将一无所有。

爹系男友的鼓吹深藏的是一套传统的农耕价值观,是暗示女性可以丧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找一个完美男人做依靠,成为男性的附庸。

就像戴锦华教授说的,“事实上,资本结构本身就是父权制的;它一定是垄断的、暴戾的、贪婪的、实用性的、权威性的。”爹系男友本质上是父权和资本的媾和。表面上看,爹系男友是爱情至上,实际上,爱情的逻辑背后是男性占据金钱、资源和话语权的优势。当他爱你时可能是爱情,不爱你时就是父权-资本对女性的物化、碾压和践踏。

观众偶尔看甜宠剧做做梦,未尝不可,这也是个体权利。但切勿忘记,健康的男女关系应该是双方都是平等的、独立的、自主的,哪怕再甜腻再宠爱,都不应损害这个前提。

因此对鼓吹“爹系男友”的说法与做法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它可能传递的是一种不健康的价值观,并遮掩了一些掌握资源的男性对女性的伤害和掠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