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这是古人赞美我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所写的诗句。连汉代有名的美女赵飞燕与之相比都还得仰仗华丽的衣裳。可见杨玉环美到什么程度了。难怪一代明君唐玄宗李隆基会因之而社稷一度难保。这也正应了一句俗语:红颜祸水。

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1)

其实,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早期还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手上开创了“开元盛世”,唐朝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若不是后来遇上杨贵妃,李隆基的政绩在后来会更加辉煌。然而,英雄难过美人关,或者,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万恶淫为首。女人长得漂亮并没有错,错的是贪色的男人为了占有她,心生了恶意和邪念!

其实杨玉环在被李隆基占有之前本来还是李隆基的儿媳妇儿。也就是说杨贵妃的前夫是寿王李瑁,那么李瑁在被父亲抢走妃子后,最终结局如何呢?这在平常百姓家,可是赤裸裸的乱伦之举,所以对于李瑁来说,当时受的打击肯定不会小,但他又能怎样呢?“小三”可是自己的父亲,同时还是掌管天下的皇上。

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2)

说到李瑁,他本是李隆基与武惠妃所生。武惠妃本来是武则天的侄孙女,长得很像武则天,所以被唐玄宗李隆基看上,并深受皇上宠爱。但李瑁可是李隆基的第18位皇子,按理说,皇位怎么弄都不会轮到他了。可武惠妃却遗传了武则天那种对皇权的狂热性。于是她利用李隆基对自己的娇宠设计害死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企图让儿子李瑁做太子。

这可是三条人命呢!可见古人常说“最毒妇人心”是很有道理的。可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吧!武惠妃害死了三位皇子后也得了疑心病,总梦见三位皇子向她索命。最终也不治身亡。为此,当时朝野议论纷纷,都私下指责武惠妃。但李瑁至始至终在生活中都保持低调,因此,世人倒是对他也没有妄加议论。

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3)

但是,俗话说得好:父债子还。李瑁倒好,母亲所造的恶孽,自己以死偿命也偿还不了。竟然“报应”到他头上来了。当时李瑁已娶了杨玉环为妃,在外,他与世无争,安心地过日子,按理说应该不会惹麻烦了吧!但是,殊不知“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李隆基自从武惠妃死后,久无新欢。经奸臣介绍,竟然看上了儿媳杨玉环!

倘若武惠妃不挖空心思去害人性命,自己就不会因疑心病而亡。李隆基也就不会另寻新欢。那么儿媳就不会遭公公的“毒手”了。所以对武惠妃来说,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能怪谁呢?对李瑁而言,她母亲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李瑁当太子,因此,李瑁才是那笔血债的“祸源”。

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4)

所以,我们民间有句俗话:满了的马桶自己倒。李瑁的妃子被父王所夺或许也是一种“报应”吧!因此李瑁在父王夺走自己的妃子后,心态很平静,对自己的“夫人后妈”是以礼相待,没有任何不满的情绪。让李隆基放过了他,从而救了自己一命。

后来的李隆基沉迷于杨贵妃的美色,以致于朝政荒废,终于在公元755年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最终逼迫李隆基赐死杨玉环而告终。这期间李瑁亲临现场,亲眼目睹了杨玉环之死,然而他表现仍十分平静。过自己的日子,不卷入政治风云。后来,其兄长自立为帝,带领唐军才彻底平叛。

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5)

由于李享自立为帝,称唐肃宗,所以他与李隆基的关系也变得有些“微妙”了。李隆基身边的一些旧臣受到了李享的冷遇,但李瑁仍然是“默默无闻”地低调生活,这使得李享对自己的这位弟弟印象很好。所以李瑁最终竟然在那样纷争的乱世得以善终。这不正应了一句古语“大智若愚”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