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0年,著名的政治家狄仁杰病逝于任上,武则天痛苦不已!他放声痛哭说:“朝堂空矣!”并罢朝三日。以后凡是朝廷有大事不能决断,武则天都会仰天长叹:“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早夺走我的阁老”。
一代女皇武则天骄横无比,杀人如麻,却唯对狄仁杰敬重有加,尊称其为“国老”,从不直呼其名,要知道武则天是皇帝,年龄比狄仁杰还要大6岁。狄仁杰的退休申请被武则天一概不准,并不不让狄仁杰行跪拜之礼,称狄仁杰跪拜她会心痛,还免除了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班的义务,声称:“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大事,就不要打扰狄公”
武则天
性格暴虐的武则天杀人不眨眼,她是踩着无数人的血肉登基的,甚至自己的亲儿女杀了都在所不惜,他的酷吏政治使很多忠臣被杀,作为唐朝旧臣,狄仁杰何以能够保全,并且受到武则天的如此器重尊重呢?
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黑胖子狄仁杰神机妙算,断案如神,并且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时刻挂在嘴边。如果你把狄仁杰看得这么简单,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咱们先看几件狄仁杰漫长政治生涯中的几件事。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年-679年),狄仁杰调任大理丞。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他就将以往司法官员们积压数年,而无法探究真相的疑案一一审判完结,判刑一万七千人,无诉冤者,展示出狄仁杰杰出的审讯和判案能力。这或许也是后世将他誉为破案神人、“东方的福尔摩斯”的主要缘由所在。
虽然一年判刑一万七千人,就是不休息一天也要判500多人有点夸张,但是足见狄仁杰的反应灵敏,工作卖命。
狄仁杰
唐高宗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无意中错砍伐了昭陵内的两棵柏树,高宗怒不可遏,要治权善才死罪。虽然事不关己,但狄仁杰依然上奏,提出了按罪当予以免职的处分。唐高宗不同意,认为这样惊扰了父母的神灵,自己会落下不孝骂名,下令诛杀权善才。狄仁杰坚持认为,权善才罪不当死,他据理力争,举出了汉朝时廷尉张释之劝说汉文帝的故事,小偷偷了汉高祖庙里的玉环,张释之判了小偷斩首,汉文帝勃然大怒,要诛灭这个小偷九族。张释之坚持说:如果偷了玉环诛灭九族,那么在高祖陵上动土该怎么判呢,文帝无言以对。狄仁杰又捎带关赞美唐太宗李世民仁爱如尧舜一样,唐高宗最终同意了狄仁杰的建议。
狄仁杰可以说反驳的有理有据,还巧妙的用了拍马屁技术,既正直,又睿智啊!如果是一味地梗着脖子跟皇帝闹,恐怕救不了人,自己也会被牵扯进去。
狄仁杰在并州督都府任司法官员时,父母远在河南河阳,他每每思念父母,便登上太行山,伫立南望,看到片片飘飞的白云,便说,父母就在白云的下面,往往怅然若失。后人便用“白云孤飞”、“白云亲舍”来寄托对父母的思念之苦。
百善孝为先,在封建礼制下,人们便极为重视孝的行为,狄仁杰的登山南望便是表达自己“孝”的绝佳诠释。
96年,契丹领作乱,攻陷冀州,一时间河北震动。武则天知道犹太仁杰善于处理民族关系,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当时,前任刺史为了抵御契丹进攻,让老百姓全部撤退入城,缮修守城器具。但狄仁杰到任后,立即让百姓返田耕作。因为狄仁杰在宁州刺史的英名,契丹孙万荣闻听狄仁杰被起复,自知不是对手,便不战而退。
狄仁杰
狄仁杰可不是只会断案,其军事天才令契丹心寒,为此,武则天还赐紫袍、龟带,并亲自在紫袍上写下“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金字。
692年,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谋反,狄仁杰被下狱中。当时法律规定,只要招供便可免去死罪。狄仁杰立即招供,却在狱中向狱卒借来笔墨,在被子上撕下一块布,写下自己的冤曲,辗转送到武则天手上。当武则天亲自过问是否招认谋反时,狄仁杰回答说:“我当时如果不招供,就会被活活打死。”
虽然狄仁杰堂堂正正,却懂得走直路转活弯,他并不是痛骂酷吏,而是非常灵活的完成自救。例如,武则天晚年宠幸薛怀义、沈南揆和二张兄弟中,很是荒唐,这些面首们无法无天,历史记载中却没有狄仁杰劝说进谏,因为狄仁杰知道是徒劳,他知道做自己能做的该做的事。武则天自然也知道。
如果对国家和皇帝双重忠诚,对老百姓爱护,又有军事才能,办事能力极强,武则天怎能不敬重于他。这就如同宋真宗时期的包拯一样,没有任何私心,一心为国,一家为百姓,皇帝自然不是傻帽,自然就是敬重。反之,如果是首鼠两端的忠诚,耍小聪明,办事能力不强,不能以一贯之,又怎能躲过武则天的目光如炬。
武则天晚年还政于李家,也正是因为狄仁杰为首的大臣劝谏,他别出心裁,既劝说武则天要审时度势,要以母子情着手,终于武则天下决心,招来了三儿子李显,立为太子。
正是由于狄仁杰一生忠心耿耿,忠孝两全,一心为国,能力出众,灵活机智,才取得武则天的信任和敬重。武则天一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实现这些成就,也需要大批的人才,武则天政治上手段驾轻就熟,用酷吏政治铲除异己,但对真正的忠于国家的人才怎么会杀呢,狄仁杰这样的越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