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那么,我们常说的金属热处理“四把火”是哪四把火呢?告诉大家,就是正火、淬火、退火、回火。我们分别简单介绍如下:

金属力学性能在哪里(金属的力学性能状态)(1)

1、正火

将钢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30-50度,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又叫空冷。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金属力学性能在哪里(金属的力学性能状态)(2)

2、淬火

将工件加热至淬火温度(临界点以上)30-50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投入淬火剂中冷却。

45#钢淬火温度一般为840-860度,工具钢为760-780度。

淬火的目的是获得马氏体或者贝氏体组织。

金属力学性能在哪里(金属的力学性能状态)(3)

3、退火

将工件放在炉中慢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慢冷却下来。

分为球化退火、完全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完全退火的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消除钢中不均匀组织和内应力;

球化退火的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主要用于高碳钢;通常是先加热到750度,然后缓慢冷却到500度以下,再放在空气中冷却。

去应力退火过程中组织不发生变化,主要消除金属的内应力。又叫低温退火,先把钢加热至500-600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慢冷却至300度以下,再室温冷却。

金属力学性能在哪里(金属的力学性能状态)(4)

4、回火

将工件淬火后进行较低温度的加热与冷却。主要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低温回火:150-250度,目的降低内应力、脆性,保持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

中温回火:350-500度,提高弹性、强度。

高温回火:500-650度,具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