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章,字之钟,1893年出生在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他秉性正直,骁勇善战。

七七事变爆发后,王铭章任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带领军队请缨作战,他发誓要保卫祖国。1937年底,南京沦陷后,日军为了沟通南北战场,就从南北对打,想拿下徐州,韩复榘在津浦路北的济南等地失守,津浦路南日军被阻,敌我两军在隔河对峙。

李宗仁 蒋介石(蒋介石和李宗仁为什么都说他的牺牲重于泰山)(1)

之后,重新调整部署,王铭章被任命为第四十一军的总指挥,1938年3月14日,日军命令第十师团,攻打滕县外的四十五军,一天的激战下来,四十五军驻守的一线阵地纹丝未动。王铭章为了防止日本鬼子从滕县左右方进行包围,赶紧调遣在滕县担任城防的部队,最终在王铭章的正确指挥下守住了防线。日军在几次交战中大大受挫,于15日,日军派遣万名士兵,想撇开正面攻击,从龙山往东向滕县右翼迂回,直接攻打滕县县城。这时候的滕县兵力非常薄弱,四十一军和四十五军的大部分兵力都在第一线,还有一个团离得太远了,滕县危在旦夕,于是,王铭章向总部请求派兵相助,孙震命令营长刘止戎带领3个步兵连连夜赶到滕县,到15日夜里,加上警察和保安队才3000人,而真正参战的也就2000人。滕县保卫战迫在眉睫,王铭章连夜部署战地。一个漫长煎熬的晚上过去了,16日早上,日军集中炮火攻打滕县,同时,还有10来架战机轰炸滕县。此时,摆在王铭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死守滕城;二是出城作战。向上级请示得到命令说,蒋委员长让王铭章死守滕县,等待后续部队的支援。王铭章下定决心:城在我在,城亡人亡!下午两点,日军的尸体遍地,守军的伤亡也很惨重。滕县正面的四十五军经过三天的浴血奋战,伤亡也已经过半了,在16日中午,正面阵地也被突破了。援军王仲廉军得知滕县正在被大量日军围攻,以机动作战为由,去了滕县东北地区,此时的滕县已经完全被日本鬼子包围了。

日军也觉得里面的部队不好对付,于是,连夜调遣了10余辆坦克和精锐部队,对滕县狂轰乱炸,王铭章得知援军无望后,致电张震:决心死拼,以报国家!王铭章亲自来到城中心指挥作战,身中数弹,当场就殉国了。

滕县之战,王铭章指挥的第四十一军,为徐州军队赢得了宝贵时间,也大大挫败了日军,徐州会战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说:“如果没有王铭章苦守滕县,就没有后来的台儿庄大捷!”。后来,王铭章被国民政府追封为陆军上将。毛主席还说:“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军人本色。”

李宗仁 蒋介石(蒋介石和李宗仁为什么都说他的牺牲重于泰山)(2)

其实,王铭章早知道滕县保卫战役重大意义,也特别明白敌强我弱的形势,但是他一点都不畏惧,他曾经也说过。我们身为军人,牺牲是天职,只有牺牲一切才能完成任务,即使是一兵一卒都不剩,也是值得的。如果不这样做,没脸面对国家。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想想,如果没有这些英雄先烈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和平年代的到来,我们都该向英雄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