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助从来上所嘉,新春不忍见新花。

君王念旧怜遗族,常使无权保厥家。

————欧阳修《春帖子词二十首·五温成皇后合四首》

《清平乐》中的张贵妃下线了,嗑帝后CP的观众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盼走了这个时时刻刻想着谋夺曹皇后后位的奸妃,帝后终于可以放心地过上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了。

在《清平乐》中,张贵妃死后,宋仁宗将其追封为温成皇后,盖棺定论,对她做了一个总结:她嚣张霸道、任性偏执、睚眦必报、唯独从不作伪。如果没有最后半句,我会以为宋仁宗说的是一个他憎恶无比的女人。

宋史学家谈宋仁宗张贵妃(奈何被编剧写作了)(1)

众所周知,电视剧《清平乐》中张贵妃的原型是宋仁宗追封为温成皇后的张贵妃。电视剧的编剧总是不走寻常路,一辈子不相爱却相杀的宋仁宗和曹皇后硬生生地被编剧用金手指掰成了玩暗恋的CP。那么剧中的张贵妃呢?她真的如剧中宋仁宗口中所说的那样吗?编剧有没有对她"动手脚"?

出身低微、身世悲惨,在宫廷教坊中长大的舞女成功逆袭为皇贵妃

结合《宋史·列传第一》、《涑水记闻》、《资治通鉴长编》三部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张贵妃出身低微,祖父是一个县令,父亲是一个州的推官(相当于地级市的司法局 公安局长)。张贵妃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改嫁前夕把她卖到了宫廷教坊(宫廷歌舞集训地),如"母卖后于大长公主家为歌舞者,而适蹇氏,生男守和。大长公主纳后于禁中仙韶部,宫人贾氏母养之。"(《涑水记闻》)

宋史学家谈宋仁宗张贵妃(奈何被编剧写作了)(2)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命运凄苦的张贵妃早慧,很早就知道谁是了后宫中女人们最大的靠山,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歌舞才华吸引宋仁宗,一路从才人、美人成功逆袭为宋仁宗后宫中最尊贵的女人之一,死后更被封为温成皇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张贵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史书中是这么写的:

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的张贵妃

《宋史》中曰:"妃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说张贵妃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逢迎别人尤其是宋仁宗,所以慢慢地在后宫被仁宗宠幸,进而成为后宫中最尊贵的女人之一,连曹皇后都要避其锋芒,甚至有时还位居下风。张贵妃的这种性格跟她从小的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在尔虞我诈、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不懂得察言观色又怎么能够活下来?

宋史学家谈宋仁宗张贵妃(奈何被编剧写作了)(3)

擅长谋划、懂得以退为进、足智多谋的张贵妃

张氏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女性。她从才人开始做起,因为宋仁宗的宠幸,一下子就升到了二等修媛。升迁虽快,但是修媛还不足以让她在后宫中有足够自保的能力,而且很容易让她成为出头鸟遭人嫉恨和陷害。于是张氏干脆以退为进,假托自己福薄,担不起修媛这样重要的位份,所以才生了重病,请求仁宗将自己连降九级,降为才人之上的美人,成功地消除了后宫对她的嫉妒与敌意,也赢得了宋仁宗的欢心。

宋仁宗又怎么会亏待这么知情达意的张美人呢?没过两年,在宫乱中立功的张氏就被升为贵妃,这时张氏没再以福薄推辞了,因为贵妃位份之尊已经足够她自保了。

宋史学家谈宋仁宗张贵妃(奈何被编剧写作了)(4)

张贵妃在仁宗后宫的日子也不是一帆风顺,曹皇后为了打击张贵妃,决定用自己的养女来诱惑仁宗,削弱仁宗对张贵妃的宠爱,张贵妃非常惊恐。"皇后养女范观音得幸仁宗,温成患之。"(《闻见近録》)张贵妃想了一个办法,"一岁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香以祷。宫人内珰皆左右然之,祈雨之术备尽,天意弗答,上心忧惧。温成养母贾氏,宫中谓之贾婆婆,威动六宫,时相认之以为其姑。乃阴谓丞相,请出宫人以弭灾变,上从之。温成乃白上,非出所亲厚者莫能感天意,首出其养女以率六宫,范氏遂被出。"(《闻见近録》)张贵妃自断其臂,率先将自己的养女送出宫中,迫使曹皇后也不得不随其后将范观音送出宫外,解除了自己的危机,成功固宠。

生活节俭的张贵妃

张贵妃知道宋仁宗崇尚节俭,所以对自己一直要求很严格,也很节俭。旧书《邵氏闻见录》记载:京城南愍贤寺,温成张妃坟院也。寺中有温成宫中故物:素朱漆床,黄绢缘席,黄隔织褥。帝御飞白书温成影帐牌,才二尺许,朱漆金字而已。以温成宠冠六宫,服用止此,呜呼,恭俭之德不在此乎!"

苏轼在《香说》中也说:"温成皇后阁中香,用松子膜、荔枝皮、苦楝花之类;沉、檀、龙、麝皆不用。"足见张贵妃的节俭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善于笼络人心的张贵妃

张贵妃出身低微,虽然在后宫之中深得宠爱,但在前朝却孤立无援。但是她善于笼络人心,很快就收获了几个铁杆支持者,其中最重要的支持者有宰相文彦博和起居舍人、直史馆、知谏院、天章阁待制王贽。张贵妃和王贽的关系非常亲厚,曾多次对着外人直呼王贽为"我家谏官也"。

专宠骄纵、谋夺后位的张贵妃甘愿做宋仁宗手中刺向曹皇后的刀

可能有看客会说,既然史书把张贵妃说得这么好,可是史书里也说张贵妃"专宠骄恣"。(《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啊,一向聪明善谋的张贵妃怎么会敢冒着得罪当朝高门望族第一真定曹氏的危险去和曹皇后作对呢?

张贵妃非常善于察言观色,她了解宋仁宗对曹皇后及其家族的忌惮,也知道了宋仁宗屡有废掉曹皇后的打算,而且,在后宫前朝她真正的依仗只有宋仁宗一个人。把握住了宋仁宗的心理,想要得到宋仁宗更多的支持,再加上自己也有更进一步的野望的张贵妃于是就甘愿做了宋仁宗手中刺向曹皇后的一把刀。

宋史学家谈宋仁宗张贵妃(奈何被编剧写作了)(5)

她不仅多次明目张胆羞辱曹皇后,还屡屡谋划夺取曹皇后的后位。"妃数侵侮后,且危中之。""妃饮膳供给皆逾于曹皇后,几夺其位数矣。"因为,旗帜鲜明、明目张胆地跟曹皇后作对的张贵妃自然会被宋仁宗更加钟爱。

可惜,张贵妃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单门小户出身的她又怎么斗得过连宋仁宗都无法擅专的曹皇后及真定曹氏?所以,这朵娇花在后宫中很快就枯萎了,英年早逝。张贵妃成也宋仁宗,败也宋仁宗。《清平乐》中张贵妃最后的灰心绝望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因此,电视剧中那个嚣张霸道、任性偏执、睚眦必报的张贵妃并不是史书中真正的张贵妃。为了给曹皇后开金手指,编剧还是对张贵妃动了手脚。可叹一代佳人,却在剧中被丑化如此,真的让人不得不感叹:为了收视率,编剧真的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参考文献:

【1】(宋)王巩,闻见近录(文渊阁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宋)司马光,涑水记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元)脱脱;阿鲁图,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