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曾国藩的书获益良多,不管在做人或处事方面都深受启发我们都知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但更多的人只想着如何“发光”,却很少人会想过如何变成“金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去当金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去当金子(如何变成金子)

如何去当金子

  最近看曾国藩的书获益良多,不管在做人或处事方面都深受启发。我们都知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但更多的人只想着如何“发光”,却很少人会想过如何变成“金子”。

曾国藩有很多嘉言懿行都值得去我们学习领悟,以下是对我启发较深的几点与之分享: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至巧

曾国潘16岁就开始考秀才,六次落榜。到23岁第七次秀才考试才入围,排名倒数第二。在他看法是:人笨不要紧,只要努力坚持,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做,总有一天能成功的。

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肯下笨劲。现今社会人们相信技巧,四两拨千斤。总想以极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所以各种生活技巧,学习技巧,大行其道。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在踏踏实实地下着笨功夫,他们从来不喜欢取巧的东西,不会浮躁的选择捷径。而是沉下心来,勤勤勉勉的学习,踏踏实实的做事,诚诚恳恳地做人,以笨拙的方式,豁达的心境应对一切。​

笨鸟不一定会先飞,但只要能坚持一定可以在天空翱翔…

“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功者居其半”

这句话是曾国藩对容闳说的。容闳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生,曾国藩让容闳在上海建一座机器厂,这也是中国第一间机器厂。在晚清时期,内忧外患,朝政无能腐败,国库空虚等等…在这种大环境下建一座从未有过的机器厂可想而知有多么困难。

容闳在办事的过程中,深感处处棘手,步步难行,找曾国潘诉苦。曾国藩对容闳说,“老夫活了五十多岁,经事不少,知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困难之处,正可看作是激励和逼迫。”就是这些话激励了容闳,他硬着头皮把责任承担起来。

回首过往,试问谁没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谁没有遇到棘手的事情?你是迎难而上还是随风而去!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人就是在困难中成长的,时势造英雄,当然也可能会造出狗熊…

成功的人敢于面对困难,所以成功;失败的人只会逃避困难,必然失败。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这也是我教导孩子最常用的话:有志,有识,有恒。

做人首先要有目标和方向,她是一盏明灯为你指引方向。如果没有这盏灯,你就像大海里的小帆船随泼逐流,漫无目的;

有了目标才知道如何前进,前进的道路无比崎岖,你必须要有开阔的视野,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有些知识在书本上可以获得,有些经验就必须在路途上成长…所以要有知识也要有见识,这样才能在大脑的神经元编织一张属于你的独立思维网;

最后也是必须要具备的毅力和恒心,坚持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个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这个坚持不是口头上的必须要知行合一。许多人都是说天下无敌,做却无能为力…包括我自己。

性格确定命运,但什么确定性格呢?

习惯确定性格,那什么确定习惯呢?

行为确定习惯,那什么确定行为呢?

思想确定行为…

要有恒就要从每天的行动做起,每天改变一点点,长此以往就能坚持一个好的习惯。

最后以曾国潘的十六字箴言结束,以此共勉!

物来顺应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既过不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