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口令韵律操(气压带风带的韵律操)(1)

《红楼梦》里有句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我们送别朋友时,也常说“祝你一路顺风”。可见,把握风向很重要。

从地理学来看,风是一种强大的自然力,它带动着水汽循环,也参与塑造着地形地貌。要了解某个地区的气候,必须了解该地区的风。

说到风,你会想到很多形容词,譬如冷风、热风、温柔的风等等。

但风的本质特征来自于两点:一个是方向,一个是季节。即:风从哪方来?风在何时刮?

我们在上期讲过,风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而全球气压带的分布很有规律:从赤道到两极,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对称。就像是地球穿了一件“条纹衫”。

这样看来,各气压带之间的风向似乎就明确了,但事实没这么简单。

首先,风向会因地球自转而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这种影响力叫作“地转偏向力”。它不仅影响风向,对水流、洋流都有影响,长距离发射炮弹也要考虑这个影响。地转偏向力只影响物体运动方向,而不会影响运动速度。

带口令韵律操(气压带风带的韵律操)(2)

它的原理要用物理知识来解释,我们此处就不细讲了。我们只需记住: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气流、水流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纬度越高,偏向越显著,赤道上没有偏转。

由此,地球上各个风带的风向就明确了:

从北纬30度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到“赤道低气压带”,风自北向南,偏转为东北信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到北纬60度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风自南向北,偏转为西南信风,习惯称作“盛行西风”。从“极地高气压带”到“副极地低气压带”,北风向右偏转更显著,称作“极地东风”。

带口令韵律操(气压带风带的韵律操)(3)

南半球风带与北半球对称:从低纬到到高纬,分别是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结合气压带的宽度可知,每个风带的跨度大约为20个纬度。

风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风的流动带动着水汽循环。

当地面温度升高时,空气膨胀而形成低气压。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高空,遇冷凝结为雨滴,从空中降落。这就是对流雨。

带口令韵律操(气压带风带的韵律操)(4)

当风带着水汽吹向山的迎风坡,气流被地形抬升,从而凝结降雨,这就是地形雨。当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受冷气团抬升而形成降雨,这就是锋面雨。

带口令韵律操(气压带风带的韵律操)(5)

由此可见,最常见的几种降雨,都离不开的风的流动。

我们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能大致判断出:全球哪些地方是多雨带,哪些地方是少雨带。

多雨带

首先,赤道地区终年高温,空气对流强烈,所以是多雨带。

第二,南北纬60度附近,是冷暖气流交汇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也是多雨带,而且多为锋面雨。

第三,盛行西风是从低纬吹向高纬,也就是说,西风气流从较热地带吹向较冷地带,容易凝结降雨。所以,盛行西风带也是多雨地带。

再看少雨地带

南北纬30度附近,盛行下沉气流,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干燥少雨地带。

南北两极附近是“极地高气压带”,也是少雨地带。南北极冰雪覆盖,是因为地面蒸发极少,积累了成千上万年的降雪,并不是因为降雪多。

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理论上都是少雨带。因为气流是从中低纬吹向赤道,越走越热,不易凝结降雨。同样道理,从高纬吹向中纬的“极地东风带”,也是少雨带。

换句话说:两个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是多雨地带,其它地带都是少雨带。

当然,这是总体判断。具体到某个地方,还需要分析该地的地形和冷暖气流活动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看到:给地球穿上气压带风带的“条纹衫”,全球各地的风向、降水、干湿都显得很有规律。但是,这件“条纹衫”不是静止的,而是踩着四季的节拍南北摆动。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地球倾斜着公转。这使得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也带来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举例来说:当北半球由春入夏时,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大约要移动5个纬度。

春分时,北半球副高在北纬25度至35度,东北信风是从北纬25度到北纬5度。夏至时,北半球副高移至北纬30度到40度,东北信风带也移至北纬30度到10度。秋分过后,则是向南半球偏移,幅度也是5度左右。

气压带风带移动,会带来两个显著影响:

首先,靠近气压带与风带分界线的地区,会受到两种气候条件的交替控制,使当地气候呈现显著的季节性。

譬如北纬30到40度的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朗少雨;冬天受盛行西风控制,湿润多雨。

第二,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会季节性“过界”。

夏季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吹过赤道后向右偏转,成为西南风,从而对北半球低纬地区带来一定影响。冬季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也会造成类似情况。

总体而言,气压带风带是地球气候的基础模型;它的季节性移动,使地球上的气候类型更加丰富。

然而,与这个动态“条纹衫”模型相比,地球的实际气候更加复杂多样。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气候,那就是地表本身的状况,最主要包括:海陆位置分布与地形特点。下一期,我们将结合海陆位置分布,聊一聊典型的气候类型。

这两期读起来比较枯燥,因为这属于自然地理的原理部分。掌握了原理,我们才能解读各种各样有趣的地理现象。

感谢您阅读收听!我们下期接着聊。

声明: 原创文章,作者老铁,系列推出中。欢迎关注、转发,转载请注明“知识棒棒堂”ID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