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历史学者说,柴荣的死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分界点,对此你们怎么看#

【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宇2022年6月2日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1)

一、器貌英奇擅骑射,姑父郭威收养子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本姓柴,后曾改姓郭。邢州尧山县(今河北隆尧)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柴荣出身邢州望族,自少“器貌英奇”,擅长骑射,略通书史及黄老之术,且为人谨慎笃厚,因而被姑父郭威收为养子。我认为,他励精图治,是早年曾随商人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就是明白老百姓的疾苦。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2)

后汉时期,随郭威赴邺都,任天雄牙内指挥使。广顺元年(951年),后周建立,郭威委任柴荣治理澶州。他为政清肃,使盗不犯境。广顺三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我们从郭威对柴荣的态度,可以看出,柴荣确实是人中龙凤。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3)

二、尽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克三关

在位期间,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我们知道,确实不负众望,对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史家称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4)

柴荣即位之初,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决心遵照养父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他曾向精究术数的左谏议大夫王朴发问:“朕当得几年?”王朴答道:“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柴荣听后十分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为实现这一目标,柴荣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可见他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好皇帝。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5)

三、柴荣慧眼识英雄,十分看好赵匡胤

我认为,柴荣慧眼识英雄,对赵匡胤十分看好。显德元年(954年)十月,柴荣吸取高平之战周军将不用命、士不能战的教训,命赵匡胤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将禁军整顿为一支威震邻国的军队。显德二年(955年)三月,柴荣先派士兵及民夫疏浚深州和冀州之间的胡卢河,又夹胡卢河而建城垒于李晏口,派重兵戍守。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6)

四月,他令近臣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各一篇,柴荣亲览之。并采纳王朴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在商议攻取幽州时突发疾病,不久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在位六年。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庆陵。我们都惋惜,天妒英才,事与愿违,柴荣当三十年皇帝的心愿,化为泡影。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7)

四、陈桥驿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次子,母为杜氏。我认为,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是后来发展的前提。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军旅,受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是他能够一呼百应的基础。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8)

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我们知道,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久无战事的边境忽然传来了辽国大举进犯的消息,原来是北汉联合辽国,趁着世宗柴荣新丧的时候想要灭掉后周。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9)

五、老谋深算赵匡胤,兵少将寡不出战

接替柴荣即位的是七岁的恭帝,垂帘听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问计宰相范质,范质思来想去只有朝内赵匡胤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不料赵匡胤老谋深算,却托言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升任殿前都点检统帅全国兵马,这是关键。初二点兵,初三出发,大军行进到一个叫陈桥的驿站,安营扎寨,一晚相安无事。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10)

第二天一早,大军哗变,兵将们拥到了帅府的寝帐门口。异口同声地向里面高声大叫:“诸将无主,愿册太尉为天子!”并冲进屋里来,把一件黄袍,强行套在了赵匡胤的身上。然后大军开拔,辽军也不打了,就此返回京城。一路畅行无阻,守卫都城的石守信听闻赵匡胤返京,居然直接打开城门接应。我认为,这是表面现象,实际应该是蓄谋已久。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11)

六、周世宗柴荣死,古代历史分界点

我们知道,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赵匡胤通过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12)

赵匡胤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宋朝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过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我认为,说柴荣之死是历史的分界点,相当于是说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是历史的分界点。把后周世宗柴荣之死,说成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分界点,这是对于赵匡胤建立的大宋王朝的一种变相的夸赞。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13)

七、就是说柴荣不死,赵匡胤没有机会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这个观点,就会发现,所谓柴荣之死,实际上就是直接导致赵匡胤有机可乘,然后大宋王朝得以建立。我认为,柴荣确实是一个英雄一世的人物,他从义父郭威那里接过后周天下,也是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如果他多活几年,让他接着搞下去,中原大地,必然是一番繁荣的景象。也就是说,柴荣不死,赵匡胤根本就没有机会。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14)

再比如说,如果柴荣的儿子不是七岁,太后也和武则天一样,整个中华文明的走向,非常有可能是另一种情形了。如果柴荣不死,那么,后周就不会出现一个七岁的娃娃皇帝,那么就不会有垂帘听政,如果励精图治,国富民强,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是子虚乌有,不会有大宋王朝,再往后,也就不会有后来大宋的鼎盛。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15)

八、只有女婿张永德,还有外甥李重进

关于郭威传位给柴荣的具体情况,我们这里不多说了。我们只需要知道,郭威本来有两个亲儿子,算上柴荣,就是三个儿子,柴荣是郭威的义子,也是老大。可惜,郭威的亲儿子在政治斗争中,全部被杀害。我认为,等到郭威做皇帝以后,郭威身边的亲属已经所剩无几,只有个女婿张永德,还有个外甥李重进。而这两个亲属,在郭威眼中,都不及柴荣,这是郭威把皇位传给了义子柴荣的根本原因。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16)

有许多学者都认为宋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顶峰,这不仅是说封建统治达到了巅峰,更是说经济文化科技等等方方面面,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我们津津乐道的古代科技发明,我们引以为傲的宋词,清明上河图里面城市的繁荣景象,这些都是大宋王朝带给历史的一份珍贵礼物。但不应该忘记柴荣,否则就有失偏颇。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17)

九、郭威喜爱收养子,后周江山给柴荣

不过,我们当然要问,假如柴荣不死,天下大势会不会偏向于柴荣呢?或者说白了,柴荣能不能像赵匡胤那样统一天下?柴荣能不能像赵匡胤那样奠定一个百年不倒的基业?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一番分析对比与研究。我认为,柴荣一样会统一天下,因为柴荣的雄心壮志,会让他功成名就,可以说,他为后来的大宋王朝奠定了基础。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18)

首先我们看,柴荣出身邢州望族,老柴家祖先也是显赫一时,只不过到了柴荣时期,家道中落,不得已才投奔了他的姑姑,认郭威为义父。结果是,自少“器貌英奇”,擅长骑射,略通书史及黄老之术,且为人谨慎笃厚,因而郭威十分喜爱,不仅收为养子,还在临终前把后周江山全盘交付给了柴荣。郭威这样的大公无私,心胸开阔,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19)

十、真命天子赵匡胤,一统江山建大宋

正是有了这些方方面面的繁荣昌盛,许多人才觉得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情,于是,再往上推,很自然就推倒了柴荣那里。所以我认为,按照这种说法,赵匡胤还应该感谢郭威,感谢郭威创建了后周天下,感谢郭威传位给了柴荣。也可以是这是天意,赵匡胤就是真命天子。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20)

说了这么多,归结到一点,也就是说,柴荣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人,不仅郭威看重他的能力,后来的历史事件也证明了他的能力。我大概说一说,为什么说柴荣之死,造成了中国历史的分界呢?这是因为柴荣死后,儿子年幼,太后毫无主见,赵匡胤很有实力,众望所归,才有了后来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一统江山,把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带向了巅峰的历史。

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真命天子赵匡胤)(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