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炼成圣人的成功之路

王廷信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历代至圣先师,也是全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首。当然,孔子既是伟大的人、又是平凡的人,是在平凡中显现其伟大而受人敬仰。孔子就是从平民到圣人走出的一条极不平凡的曲折路程。

孔子人生的十大要义(论语中孔子自述人生修养智慧)(1)

孔子从平民到圣人之路: ①谋生之路。孔子从小家境贫寒,3岁喪父,随母流住街巷,靠母亲打工维持生活,孔子从小一边学习,一边打零工,做一些别人不愿做的下等活,以贴补家用。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②立志求学。孔子少年立志学习,发愤读书。孔子17岁丧母,增强了谋仕求学的信心,先后在鲁国和宋国刻苦学习六艺知识,精通礼、乐、射、御、書、数,取得了入仕的各种扎实知识和技能。③安民之业。孔子30岁学有所成,开始收徒办学,创办了第一所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为百姓子弟争得了学习权,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51一55岁从政,做鲁国中都宰,然后做鲁国大司寇(主管公检法代理国相),为百姓谋事功成名就。④为道而行。孔子的仕途沒有实现自已以仁为已任的宿愿,开始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14年,为宣传和推行仁道思想而不懈努力,虽然各诸侯国设有采纳孔子的仁道思想,但是孔子已经完成了崇高的圣人之路,创立了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

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孔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孔子创立的儒学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时代,随着儒学的不断创新发展,孔子思想与儒学文化必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现代诗句为证:

圣人先师永存念,

伟大之中有平凡,

儒学文化通四海,

永世流芳为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