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马克思主义从书本走向走向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运用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为给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的方便,本头条号即日起推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代表作品摘录,对每篇著作进行简要的概括,并摘取了精华语句。囿于篇幅限制,此处选取的引用频率较高的语段。

因编者学识和精力有限,内容的选取和编排定有不当之处,如发现错讹,请读者朋友积极留言提出修改意见。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著作和历史贡献(经典真理的力量)(1)

内容提要:

《英国状况。十八世纪》是恩格斯写于1843-1844年间的三篇有关英国状况文章中的第二篇(其余两篇分别是《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和《英国状况。英国宪法》)。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从唯物主义、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历史前进趋势,阐明了无产阶级在工业革命中诞生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论述了科学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著作和历史贡献(经典真理的力量)(2)

经典摘录:

1、英国的革命是社会革命,因此比任何其他一种革命都更广泛,更有深远影响。人类知识和人类生活关系中的任何领域,哪怕是最生僻的领域,无不对社会革命发生作用,同时也无不在这一革命的影响下发生某些变化。P87


2、百科全书思想是18世纪的特征;这种思想的根据是意识到以上所有这些科学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可是这种思想还不能够使各门科学彼此沟通,所以只能够把它们简单地并列起来。P88


3、因此,18世纪没有解决巨大的对立,即实体和主体、自然和精神、必然性和自由的对立,这种对立是历史从一开始就具有的,而且这种对立的发展贯穿于整个历史之中,但是,18世纪使对立的双方在针锋相对中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使消灭这种对立成为必不可免的事。由于对立的这种明显的、极端的发展,结果产生了普遍的革命,这个革命散见于各个不同的民族,而且它在不久的将来的实现,同时就是迄今历史上的对立得到解决。P89


4、只要国家和教会还是实现人的本质的普遍规定性的唯一形式,就根本谈不到社会的历史。P93


5、抽象的内在性变成了抽象的外在性,即人的贬低和外在化,这一新原则造成的第一个后果,就是奴隶制以另一种形式即农奴制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形式不像奴隶制那样令人厌恶,却因此而更虚伪和不合乎人性。废除封建制度,实行政治改革,也就是说,表面上承认理性从而使非理性真正达到顶点,从表面上看这是消灭了农奴制,实际上只是使它变得更不合乎人性和更普遍。P93-94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著作和历史贡献(经典真理的力量)(3)

6、人已经不再是人的奴隶,而变成了物的奴隶;人的关系的颠倒完成了;现代生意经世界的奴役,即一种完善、发达而普遍的出卖,比封建时代的农奴制更不合乎人性、更无所不包;卖淫比初夜权更不道德、更残暴。——基督教世界秩序再也不能向前发展了;它必然要在自身内部崩溃并让位给合乎人性、合平理性的制度。P94-95


7、人类分解为一大堆孤立的、互相排斥的原子,这种情况本身就是一切同业公会利益、民族利益以及一切特殊利益的消灭,是人类走向自由的自主联合以前必经的最后阶段。P95


8、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牛顿的学说和洛克的学说同样是唯物主义的前提)、启蒙运动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P97


9、利益霸占了新创造出来的各种工业力量并利用它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由于私有制的作用,这些理应属于全人类的力量便成为少数富有的资本家的垄断物,成为他们奴役群众的工具。P105


10、18世纪在英国所引起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由于工业革命,产生了无产阶级。P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