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孤烟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下简称"三大")这首歌堪称我军的第二军歌,论其影响力之大,在全球军歌之中也是罕有其匹。不过关于这首歌一直有个令人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歌曲的旋律听上去有欧洲风格,怎么听也不像是一首中国歌。
战士们在学唱歌曲
这一现象该如何解释呢?多年来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说这首歌的曲调是源自一首19世纪的普鲁士军歌。至于这首歌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呢?那是因为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时请的是德国教官,把德军的一套原封不动搬了来,这首普鲁士军歌也就从此传入中国。
袁世凯的新军在练兵
这一说法没有可靠的依据,因为这首传说中的普鲁士军歌找不到最初的词曲版本,因此有人怀疑根本就没有这首歌。再者,我们现在听到的"三大"是五声音阶旋律,而欧洲古典音乐的作曲法则都是十二平均律,从音乐专业角度讲,这一点很难解释。
民国时代的歌曲,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比如北伐军所唱的《国民革命歌》,歌词出自北伐军宣传科长邝鄘之手,旋律照搬法国儿歌《雅克兄弟》。从音乐风格来看,"三大"也曲调洋气新潮,一听就不是中国民歌,必定出自国外,但究竟是不是来自所谓的普鲁士军歌,目前还不好下结论。
按照《中国音乐词典》这一权威资料的记载,"三大"这首歌诞生自1935年,是由红15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编写的歌词,曲子则套用了在鄂豫皖根据流传的歌曲《土地革命成功了》。另外,在编写这首歌的过程中,军团宣传科长刘华清也起到了协助作用。
程坦,湖北红安人,参加过黄麻起义,建国后曾任监察部副部长等职务
当初红25军到达陕北之后,和陕北红军会师,组建了红15军团。兵员扩大了,队伍中多了不少俘虏和新兵,写这首歌的目的就是为了搞教育。程坦原创的歌词和今天的版本有所不一,而1959年将军大合唱的《红军纪律歌》,用的却是老词:红色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的注意……
红25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的留影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首歌的词作者都被认定是集体创作,1972年程坦给总政写信,表明自己是歌词编写者。后经过多方调查,认同了这一说法。程坦逝世后,程子华在追悼会上致悼词时就证实了这一点。
刘华清在回忆录中也说,写歌主要是程坦倡议的,他只是做了个"媒人","把苏区现成的曲调往歌词上嫁接了一下"。
战争年代的刘华清
刘华清所说的"苏区现成的曲调",就是民歌《土地革命成功了》。这首歌怎么唱的现在无从知晓,一般认为和奉系军歌《大帅练兵歌》十分相似,这里的大帅,自然就是张作霖了。
奉系军歌在东北流传很广,解放后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唱,曲调和现在的"三大"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在结尾的几个音上有一点变化。这首歌最迟在1925年就已经在奉军中传唱,这比鄂豫皖根据地传唱的《土地革命成功了》早了十年。但张作霖的军歌也肯定不是原创,因为在此之前,袁世凯的兵也唱《大帅练兵歌》,歌词出自袁世凯的挚友——翰林徐世昌,内容无非是忠君保国的那一套陈词滥调。
北洋军在训练中
袁兵所唱的军歌后来流传到湖北,张之洞的湖北新军也唱,歌词和徐世昌的版本基本一致。这首歌很可能是在这一时期流传到湖北民间的,鄂豫皖苏区的民众在欢庆土地革命胜利时借用了这段朗朗上口的旋律,也是顺理成章的。
除了清军和北洋军,革命色彩较为浓烈的冯玉祥部也唱《练兵歌》(没有大帅二字),歌词和奉军的版本大同小异,其中突出了保家卫国的从军意义,和徐世昌的版本相比显然更具进步性。
在冯玉祥的西北军里,大刀和军歌是两大标志
由此可见,"三大"这首歌的曲调必然来自某首外国歌曲,至于是不是普鲁士军歌,目前看来是证实不了的。程坦和刘华清在编这首歌时,用的是《土地革命成功了》的曲子,而这首歌的来源,则很有可能来自张之洞新军所唱的军歌。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军队都对同一首曲子如此着迷,那是因为节奏感太强了,曲调简易上口,循环反复,即便五音不全的人也能学会,再也没有比这个曲子更适合做队列进行曲的了。【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