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曾说:这本书读三遍都不够!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伟人究竟从中读出了什么呢?都知道伟人一生酷爱读书,对四大名著,伟人最喜欢读的就是《三国演义》,甚至只要一有时间,伟人就会拿出来读一读,作为新中国的领袖,伟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将书中的用兵之道和用人之道,结合实际来分析,于是便有人不禁好奇,伟人究竟从《三国演义》中,读出了什么呢?为何伟人说这本书读三遍都不够?感兴趣的小伙伴记得点赞关注。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1)

伟人读书

读三遍都不够!

可以说没有人比伟人,对《三国演义》更情有独钟的了,伟人的一生读过无数遍《三国演义》,其读三国持续的时间之长,评价的涉及范围之广,都是世所罕见的。

伟人读三国评论三国,都不仅仅是讨论其中的精彩故事,还会有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并能结合实际,给出引人深思的论点

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经典的战例,比如以小打大、以少胜多、攻守进退等,都有非常多的借鉴之处。

通过读三国,伟人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的战争知识,和军事知识,之后在伟人的诸多讲话和文章中,都能看到伟人引用三国中的一些事例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2)

三国演义

那么伟人到底从三国中读到了什么呢?又是如何联系实际的呢?比如从刘备入成都,同当地的文武百官一起建立蜀国这件事中,伟人就从中读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

伟人经常引用这个事例告诫外来的干部,如果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工作,一定要与当地的干部打成一片,搞好团结。只有这样才能齐心协力,共同干出一番事业。

在谈到提拔年轻有为的干部时,伟人的思想也十分超前,他认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某些事情上,不是党龄越长工作的时间越久,就能更好地胜任工作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3)

;刘备入成都

因为在三国中就有这样的案例,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挂帅的就是只有20多岁的周瑜,40多岁的程普虽然是名老将,但实力却不如周瑜。

而最后周瑜用实力也证明了自己,年轻有能力一样能担当得起重任,群英会上的英雄,大多都是年轻有为的年轻人,当时的诸葛亮仅27岁,孙策初干事时也才不到20出头,而孙权的年纪则更小。

所以在1957年,伟人在省委书记思想工作的座谈会上,就关于提拔年轻有为的干部时指出,在用人方面要大胆的提拔,古人都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伟人从来不单纯的,或从政治角度评论古典小说,而是以小说喻政治,把小说活读活用,提炼出其中新的真理,并应用到实际当中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4)

三国演义:群英会

比如在谈及整风审干问题时,伟人就借鉴了三国中关羽的事例,伟人说关羽违背了原则性,在形式上关羽投降了曹操,并帮曹操杀了颜良、文丑,虽然是迫于无奈,但张飞在对待关羽回来的事情上,就十分具有严肃性,当然太过火也是不行的。

通过《三国演义》,伟人从中悟出了不少道理,从中总结出来的真理,也被伟人活用到了实际生活当中,因为其具有的重要借鉴意义,和深刻的道理,所以伟人才会说,读上三遍都不够!

那么你知道,在《三国演义》众多英雄中,伟人最喜欢哪个呢?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5)

曹操

其实在《三国演义》里,伟人最推崇的人物之一就是曹操,都知道在戏曲当中,曹操的形象就是个大白脸,而伟人认为这是对曹操的冤枉,曹操其实是很了不起的,从伟人的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中,也能看得出,伟人对曹操是持有肯定态度的,是十分欣赏曹操的,伟人为什么如此推崇曹操呢?又是如何为他翻案的呢?

推崇曹操,为其翻案

1957年,伟人在同《人民日报》的负责人谈话时,就曾说过,其实曹操并不坏,并不是小说里所说的奸雄,按现在的角度看,那个时候的曹操代表的是“进步的一方”。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6)

曹操

伟人喜欢读三国,从少年时代到人生结束,伟人至少读了70年《三国演义》,足以看出伟人对三国,对曹操的喜欢。

在伟人的眼中,曹操是中国古代少见的一位,集军事、政治、文化为一身的人才,因此在很多场合,伟人都喜欢用曹操的事例作说明。

这也是伟人从《三国演义》中,从曹操的身上读到的东西。比如在1952年,伟人视察河南安阳时就曾感慨过,说安阳漳河这个地方,曹操曾在这里操练水兵,还说曹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当年曹操就是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实行屯田制,让百姓的生活丰衣足食,后来曹操积蓄了力量,逐渐统一了北方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7)

曹操

后来伟人还拿曹操骂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故事,来告诫领导干部,让干部们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只有和劳动人民在一起,才能感同身受人民的疾苦,了解了中国的现状,才能真正沉下心来办实事。

这都是伟人从曹操身上学到的东西,所以在传统观念里把曹操当作奸臣,伟人是不认同的,而且在史书《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本就是位正面的人物。

但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人物故事,更通俗生动,因此在旧戏当中,人们都会选择按《三国演义》的蓝本来创作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8)

这就导致在戏曲当中,我们看到的曹操的形象,就是个白脸奸臣,把曹操看作是坏人,这是不正确的。

于是在1958年的郑州会议上,当谈及这个问题时,伟人决定为曹操“翻案”,既然我党凡是错案冤案都会解决,那在曹操是奸臣的问题上,也一定要还曹操“清白”。从那之后,被人们骂了1000多年的曹操,终于不再被人说是奸臣了。

而为了在戏曲中有所体现,用了上千年白脸的曹操形象,通过在眉心添加了一个红点的方式,来以示曹操是好人,以此证明曹操的“清白”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9)

曹操影视剧中的形象

通过伟人为曹操“翻案”这件事,也足以看得出伟人对曹操的喜爱程度,伟人钦佩和推崇曹操,但也并不是以偏概全的全盘肯定,虽然十分敬佩曹操,但伟人认为曹操的身上也是有缺点的。

曹操是伟人心目中最喜欢的人之一,在读《三国演义》的70年时间里,伟人最推崇的就是曹操,但再优秀的人身上也是有缺点的,在伟人看来,曹操身上就有两大缺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除了曹操外,在《三国演义》里伟人还比较欣赏谁呢?而从他们的身上,伟人又读出了什么?对我们又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呢?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10)

三国演义

辩证看待,融会贯通

曹操身上的第一个缺点,就是不够果断,1966年伟人在杭州的一次谈话中就提到,当年曹操在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的,但因为他的优柔寡断,仅仅一个多月后,曹操自己的后悔了,因为他错失了攻打四川的最好时机

而曹操的第二个缺点,就是不能严于律己,曹操这个人在执法上对他人十分严苛,但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却十分宽容自己,这一点也是十分不可取的。

除了对曹操的喜爱外,《三国演义》中伟人还有很多欣赏的人物,比如诸葛亮,在伟人的一生当中,提及最多的一位之一就有诸葛亮

伟人敬佩诸葛亮身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认为人们都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除此之外,伟人还十分敬佩诸葛亮,宣传鼓动的技巧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11)

诸葛亮(影视剧中 的形象)

诸葛亮重视学习文化和历史,也是值得人们去学习借鉴,而诸葛亮对兵器的改革,更体现了他的聪慧过人。

但在伟人看来,诸葛亮身上最值得肯定的,就是他对民族关系的处理,诸葛亮的“七擒七纵”,就大受伟人的赞赏,这不失为处理民族矛盾的一种好方法,值得人们推敲。

除了诸葛亮,善于用人有极强组织能力的刘备,忠心耿耿胆识过人的赵云,“粗中有细”勇猛善战,又有着高度原则性的张飞,以及不论资排辈选拔人才的孙权,都是伟人赞赏的人物和地方。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人生启示(伟人读三遍都不够)(12)

诸葛亮(影视剧中的形象)

当然人非圣贤,人也并不都是完美的,即便是最推崇的曹操,身上也有他的缺点,但伟人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从这些故事和人物当中,看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能从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当中

作为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也蕴含着很多的道理和人生哲理,所以伟人才会说,读三遍都不够,而伟人更是将这本书读了一辈子,足以看出伟人对三国的认可,以及三国对伟人的影响,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提倡所有人能重拾起这些历史名著,让文字和知识来充盈我们的生活,所以今天的你读书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