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面有二个常用的补气药,一个叫做黄芪,一个叫做红芪。那么,这两种补气药是颜色有差别吗?红芪就是红色的黄芪吗?功效上有什么区别呢?

黄芪和红芪的区别(一文读懂黄芪和红芪的区别)(1)

黄芪

根据中国药典的记载,

由此可知,黄芪和红芪是同科不同属的药用植物。

那么,黄芪和红芪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是颜色的差别吗?

根据中国药典的记载,黄芪的性状特征如下:

黄芪和红芪的区别(一文读懂黄芪和红芪的区别)(2)

中国药典对于黄芪的性状描述

根据中国药典的记载,红芪的性状特征如下:

黄芪和红芪的区别(一文读懂黄芪和红芪的区别)(3)

中国药典对红芪的性状描述

对比两段文字可知,黄芪和红芪在性状上大体是非常相似的,只有些许不同,其中较为明显的不同在于黄芪“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直径1-3.5cm”。而红芪“表面灰红棕色”、“直径0.6-2cm”。也就是说,从颜色来看,黄芪的外皮是淡黄褐色的,而红芪的外皮是灰红色的。从大小来看,在一堆黄芪和一堆红芪里,黄芪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大的片。

黄芪和红芪的区别(一文读懂黄芪和红芪的区别)(4)

红芪(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黄芪和红芪有什么功效差异呢?

根据中国药典对黄芪的记载,

“甘,微温。归肺、脾经。能够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每天用量为9〜30g。”

同样,中国药典对红芪的记载,

“甘,微温。归肺、脾经。能够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每天用量9〜30g。”

由此可知,黄芪与红芪的功效记载,从药性到功能主治,完全相同。实际上,历代本草记载红芪多在黄芪项下,在临床治疗上两者是通用的。不过,也有研究发现,从有效成分角度看,红芪与黄芪的相似性并不高。一般来看,红芪中的总黄酮类、总皂苷类成分的含量低于黄芪,而总多糖类成分的含量高于黄芪,二者不宜替代使用。也有观点认为,临床常规处方用药以黄芪为主,但在治疗气虚、血瘀、精亏等以自由基为诱因的疾病及提高患者免疫力时,可以优先选用红芪哦。

【小金药师说药事】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